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今天,我看到了一個故事,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位中國爸爸為了讓兒子見見世面,把自己13歲的孩子送到澳洲的一個朋友瑪麗家,請瑪麗代為照顧。

剛從機場接回孩子,瑪麗就對孩子說了一番話:「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你要自己做早飯,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總之,你要盡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因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一個月後回到北京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

讀了故事,感觸頗深。理念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呈現的結果也不同。

這不由得想起剛剛過去的一周。因輪到值周,站得多,走得多,看得多,聽得多。現選典型事例如實記錄如下:

周一

8:11學校大門已關閉,小門也關上了。一位奶奶著急地扶著小門,請求保安讓她進門為孫女送作業本。一副非常自責的表情。

8:13另一位奶奶牽著孫子喘著粗氣趕來。說是到校門囗才記起語文書忘了,返回家裡拿書就遲到了。她一邊喘氣一邊不停地解釋「都是我的錯,年紀大了,老糊塗了!」這時,站在旁邊的一位老爺爺實在看不過去了,不停地說:「孩子不能寵的,要教育的。否則是害他。」

周二

8:08一位爸爸匆匆拿著剛買的紅領巾,一邊為站在旁邊蛋糕店等候的兒子戴上,一邊拉長著臉用嵊州方言嘮叨著:「嘎尋事作樂啦!」兒子面無表情地說:「又不是我的錯。」

周三

8:09 一對爺孫倆在較勁。爺爺不停地勸孫子趕快進校門,否則要遲到了。孫子怎麼也不挪步。原來孫子忘了帶抹布,非要爺爺馬上買。最後爺爺無奈投降了,轉身朝商業城跑去。背後孫子大聲叫:「快點,遲到要你賠!」(我看得心酸酸的,心中默念:老人家,慢點,這裡來往車輛多,注意安全。)

周四

8:15一男孩撲在父親懷裡哭,說什麼都不肯進教室。一打聽,原來因返回家拿校牌遲到了。跟爸爸較勁呢。

周五

晚7:35一位父親匆匆趕來要求去教室拿家作記錄本。我剛想問問是哪個班的,旁邊的保安師傅搶話了:「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家長來校幫孩子拿東西的,有的晚上9點還來敲門??」

細細觀察、分析以上事例,有兩點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

一是孩子一副事不關已的表現。忘記作業本了,紅領巾了,或是遲到了,都不是自己的事,不是自己的錯,統統推給了大人。

二是大人一副自責不已的表現。本是孩子的事卻攬在自己身上不說,還把孩子的錯也認了。

久而久之的結果呢?孩子是非不分,不敢擔當,不會感恩。

曾經有人總結出中國人著名的四大寬容定律:「人都死了」「來都來了」「大過年的」,第四個就是不少人反感的」孩子還小「。

正因為「孩子還小」,所以我們大人對孩子的事大包大攬,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養成了孩子的惰性,缺失了應有的責任感。

發現每天接送孩子的大潮中,大約80%是祖輩。祖輩承擔教育之責有其短板和難言的苦衷。

祖輩們年紀大了,對孩子的愛是」溺愛式「的,對孩子的教育是」溫飽式「的,這就是所謂的」隔輩親「。這是任何理由都無法講清的,是人之常情,是中國式的」代代相傳「,我們無可厚非。面對可愛的孫輩,面對自己血緣之情,總有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我們應該理解。或許過幾年我也會陷入這種溫柔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但爸爸媽媽們可以做的是,摒棄「孩子小,給誰帶都一樣」的觀念,「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 多與自己的父母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父母的素養……

」熊孩子「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袒護熊孩子的父母或祖輩。

周四下班回家,工會路上親見一位奶奶和小孫女的「戰爭」。遠遠看見一老一少在激烈地爭吵著什麼。可以看出,奶奶非常生氣,已把手高高地舉起。但當看到我走近時,馬上把手放下了(這是位很有教育理念的奶奶,懂得不能在人前打孩子,傷孩子自尊。)。我剛走過,孩子的聲音更響了。沒走幾步,就聽到了「叭叭」兩聲,是打在孩子屁股上的聲音。緊接著,就聽到了孩子驚天動地的哭聲:「壞奶奶,我不喜歡你!」「爸爸媽媽快來,我要爸爸媽媽!」「壞奶奶,我要告訴媽媽,讓媽媽打死你!」我轉過頭看看,這位還算年輕的奶奶已氣得臉色鐵青,呼啦呼啦喘著粗氣。雖說童言無忌,但聽了這種話,不生氣才怪呢。

所以爸爸媽媽們需要做的是,多與父母溝通,做到步調一致;樹立祖輩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的百依百順。」

所以,父母們還可以嘗試的是:

一是學會拒絕:「孩子,我不欠你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需要有個度。作業本忘在學校?紅領巾落在家裡?第一次可以原諒,但要教給孩子不會遺忘的方法。第二次不能原諒,可以提前跟老師打個電話,故意讓老師好好批評一通。相信不會有第三次了。

好的父母,心都有點硬。

二是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整理」的習慣。我曾經向全校老師推薦過一本書,題目是《別再說你沒時間》。建議父母們也可看看,然後把一些合適的方法教給孩子,學會了「整理」,省出了「時間」,效果會更好。

黛安-念經曼斯有一首小詩寫到:

如果我能再次養大我的孩子,我會先建立自尊,再決定蓋房子。

我會多用手指來畫圖,少用手指來指。

我會少教訓多溝通。

我會少用眼睛看錶,多用眼睛看世界。我會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可惜,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不能迴轉,更不能重來。

願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解放家長,解放老師,解救孩子,迎來我們共同的春天!

進去看看,「有點繹思」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繹同 的精彩文章:

TAG:繹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