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雲流水、氣韻飄逸,賞王羲之《秋月帖》

行雲流水、氣韻飄逸,賞王羲之《秋月帖》

王羲之《秋月帖》,又稱《七月帖》,草書,刻本見北宋《淳化閣帖》法帖第七,唐有臨本,共6行,計50字。刻本與臨本略有出入,紙本縱27.7厘米、橫25.8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有南宋高宗「紹興」朱文聯璽、金章宗「明昌寶玩」印,以及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印等。不論是刻帖還是墨跡,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法度嚴謹,氣韻飄逸。

王羲之(303-361,亦有一稱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王羲之辭官後遊歷名山大川,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兼撮眾法,備成一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釋文: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嘆。信反,得去月七日書,知足下故羸疾問。觸暑遠涉,憂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處世 的精彩文章:

端莊雋秀 疏放靈動,賞子昂《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賞清新絕俗《自畫像》,體悟趙子昂歸隱情懷

TAG:靜心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