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凡事順其自然 , 遇事處之泰然

凡事順其自然 , 遇事處之泰然

凡事順其自然 , 遇事處之泰然

北宋蘇洵在《心術》一書中說:「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其意思就是說面對意外的變故,美好事物的引誘,也要臉不變色,眼不貪戀,只有做到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不動心,方能成就大事。

現在我們雖然不用到沙場上去征戰殺敵,但是在複雜人事中我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

現在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經濟發達的社會,人際關係也相對複雜。

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之下,要想自己的內心不為外部環境所干擾,就要學會在名利與刁難面前不動心,不急怒。

遇事泰然處之的心境是一個修學佛法者必須具備的,當然也是我們處理生活瑣事時所應該具備的。

當一個人看不透身邊複雜的人事關係時,往往就會被身邊的事情所左右,最終弄得自己身疲力盡。

我們要想不被身邊事物引誘,就要看透這一切外物背後的真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隨心所欲地操縱外相,而不被外緣所轉。

凡事順其自然 , 遇事處之泰然

唐朝的時候,在湖南溈山有一個常年修道的老人,這裡的人們不知道老人的姓名,於是都將其稱為溈山老人。

溈山老人自從修道之後便將金銀財寶、親戚朋友及一切五欲皆置之度外,一人坐於溈山之上潛心修道。

雖然溈山老人心中無名無利,但是時間久了附近的人都知道在溈山有一個高人在此修道,於是山下的很多人都紛紛上山供養親近他,以求福求慧。

幾年之後,溈山老人的好名譽傳到當時的丞相裴休的耳朵里,於是他也想要到山上拜謁他。

這一天丞相來到了溈山老人修行的溈山之上,他見到山上的環境十分簡陋,就只有一所簡陋茅棚,甚至連一張睡覺的床也沒有,整個小屋裡就只有一個蒲團而已。

而溈山老人就常常坐在這個蒲團上面專心修道,人來了他也不動,不管是布衣百姓還是達官貴人;人走了他也不管,不管是來拜謁的,還是來論道的。

他也不迎賓,也不送客,只是安心地修道。

裴休見這位老人在此專心修行卻連一座像樣的廟宇也沒有,不免覺得有些凄涼。

他心想,我現在有的是錢,與其花在別的地方,倒不如讓他蓋一座廟。

於是,裴休就命隨從拿出三百兩銀子交給溈山老人,但是老人依然不予理會,既也不接受,也不拒絕,就是坐在那裡修道。

裴休見老人不理,沒有辦法就是將銀兩放在了茅棚裡頭的一堆柴草上,放下之後就下山而去了。

三年之後,有一天裴休又突然想起了這件事情,他想:「三年過去了,這廟應該也建好了吧!我何不再去看看!」於是,裴休又一次來到山上。

可是當他爬上山頂的時候,發覺眼前的破茅棚依然還在,別說是一間廟宇了,就連一間不漏雨的瓦房都沒有蓋起來。

裴休便心生疑問:「我當初給了他那麼多的銀兩,他也不造廟,仍然現出貧苦相來,他到底拿我的三百兩銀子去幹什麼了?」

於是裴休就去問溈山老人:「禪師,三年前我給你造廟的三百兩銀子現在還在嗎?」

溈山老人淡淡答道:「三年前你放到什麼地方了,現在就在什麼地方。」於是裴休又走到三年前放柴草的地方,發覺柴草沒了,但是銀子還是原封不動在那裡。

溈山老人在錢財與名利面前不動妄念,不打五欲妄想,可謂是真正的修道人。

坐禪之人應該學習溈山老人,對眼前的名利、錢財不動心。

我們這些在社會中遊走的人也應該學會寵辱不驚,要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淡然。

凡事順其自然 , 遇事處之泰然

佛陀勸導我們,要以慧眼看待這個世間的榮辱與危難,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大喜大悲面前時刻保持一顆清凈之心,只有做到慚愧、感恩、忍耐、謙卑、克己、包容,我們才能夠看淡身邊的起起伏伏,生活才能夠平淡幸福,無憂無惱。

在這個紛紜複雜的人世間,我們睜開眼就能夠看到無數誘惑和危難,在患得患失之中我們的心開始浮動躁亂,難以平靜。

因為看到的太多,我們的慾望也隨之增加,當慾望無法滿足時,就只能自己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痛苦。

在今日價值混亂、迷失的社會中,我們每天都遭受著名利的考驗,貪婪的慾望時刻提醒著我們守法、守道德,更要守住良心的底線。

一句話說得好,「與社會同步,不與社會同流」。

在當今社會的無盡引誘中,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平靜、安穩、不動的心境,面對失敗不沮喪,面對失去不懊惱,知足常樂,隨遇而安,那我們的人生一定就能變得自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從東方不敗到西門吹雪:盤點武俠小說里四字名的牛人
春天來了,願你春風拂面,溫暖如初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