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空間科學及民用航天重點發展方向展望

我國空間科學及民用航天重點發展方向展望

我國空間科學五大重點發展方向展望

面向空間科學的原始創新、基礎發展能力的快速提升,未來航天領域的主要任務是:瞄準解決空間科學探測概念與技術發展創新不足、原創探測種類少等短板弱項,以科學問題為導向,以對未知世界的科學探索需求為牽引,圍繞宇宙的形成與演化、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的探索、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空間環境的影響、超越現有物理理論的新物理規律等熱點和基礎性科學問題,充分探測宇宙、了解宇宙、認識宇宙,反過來認識地球,認識人類自己,拓展人類的知識。

圍繞上述目標,結合科學探測的特點,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空間科學領域重點發展方向如下:

暗物質與宇宙射線探測。建設能夠搭載暗物質與宇宙射線探測的試驗系統,尋找和研究暗物質粒子,測量銀河系宇宙線的成分和精細能譜,開展天體高能伽瑪射線巡天觀測。將空間高能量粒子和宇宙線能譜測量推進到TeV能區,以大大超過國際各項計劃的能力研究暗物質粒子的存在,有望解決暗物質引力之外的相互作用、宇宙線的起源等重大科學前沿問題。

脈衝星宇宙時空基準。利用脈衝星發射的X射線、γ射線作為天然信標,探測30顆左右的脈衝星信號,建立脈衝星導航資料庫,解決深空探索中時間測量的問題,最終構建脈衝星時間、實現宇宙時空基準,引導航天器在宇宙空間長時間自由航行。突破準直型和聚焦型探測器、資料庫、時間同步和大尺度導航等關鍵技術。

可居住類地行星探測。利用亮星巡天空間望遠鏡(BSST)對鄰近類太陽恆星(光譜型為F、G、K)的行星系統進行掩星探測,以期發現位於可居住區內的類地行星(亞地球質量)。BSST通過亮星不間斷的長時間巡天,可以獲得一大批明亮的脈動變星高精度、高連續性光變曲線,有助於發現一批類地行星。

系外行星大氣光譜探測。針對太陽系外行星系統進行的空間高精度光譜探測,採用掩星法對太陽系附近400餘顆存在行星掩星現象的恆星進行高精度光譜探測,進而分析其行星系統大氣的物理化學成分,觀測譜段覆蓋近紫外、可見光及近、中紅外譜段。同時,從生命搜尋的角度出發,兼顧小天體的研究,為我國系外行星與生命探索奠定技術基礎。

日地空間環境立體探測。建設由4顆衛星組成的日地空間環境探測衛星星座,對太陽和日地環境進行立體、多空間尺度的監測。其中2顆衛星分別位於日地L1和L3點,形成對日觀測的立體視角,拍攝太陽的三維圖像,監測太陽活動及磁場的變化;另外2顆衛星分別位於日地L4和L5點,開展日地環境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科學探測與研究,大範圍實時監測日地空間環境的長期變化,精確計算災害性空間天氣到達地球的時間。

我國民用航天五大重點發展方向展望

民用航天要服務大眾與普惠民生,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以原始創新為引領,以滿足用戶需求、提升應用效能和促進航天產業發展為根本目的,公益與商業服務並舉,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全球尺度地球數據獲取及應用能力,支撐海洋強國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惠及大眾民生,綜合利用多種譜段、高時空解析度、高靈敏度探測系統以及高速通信網路,滿足生態保護、氣象預報等重大民生需求,推動文化傳播、高品質信息服務等信息消費;深化應用,利用「大智移雲物」技術,推動商業化航天服務和多源數據融合共享,支撐重要行業深化應用和大眾服務。

全球立體綜合大氣觀測系統。為準確預報全國、省區、重點城市的天氣,精細探測全球雲、雨、風、溫度等大氣圈層三維結構,充分發揮高軌系統的高時效特性和低軌系統的高解析度特性,發展高軌50米級大氣成像、低軌激光風場測量、低軌降雨測量雷達等衛星系統,對颱風、暴雨、霧霾、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演變等進行近實時觀測和預報,積累全球氣候變化觀測數據,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服務保障,並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

面向地震預報的高精度探測系統。為提升地震綜合監測預報能力,綜合利用紅外、電磁、重力場等探測手段,發展5m解析度紅外成像、1nT精度寬譜磁場探測、1mGal精度重力測量等衛星系統,對地面溫度場、空間磁場、高能粒子、地球物理場等變化進行連續、高精度數據探測和相關參數反演,探索這些參數與地球應力積累、爆發、釋放之間的規律,捕捉地震活動規律和先兆,探索預測地震的新型方法手段,避免或減少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全維多手段生態系統監測系統。圍繞人類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短缺、生態退化、重大自然災害頻發、交通擁堵等問題,利用高解析度成像、激光雷達、高光譜等新型載荷,發展亞米級成像、大氣污染監測、水資源探測、海洋監視等衛星系統,對大氣、水、岩和生物等圈層等進行多要素智能化探測,提高生態紅線維持、精細農業、污染治理、大數據分析、智慧海洋建設等能力。

全球泛在高速信息網路。針對「寬頻中國」和「一帶一路」等泛在通信與寬頻通信巨大需求,突破太赫茲通信、激光通信和認知無線電技術,發展超大容量通信、高承載通信和可重構通信等衛星系統,支持構建由通信網、互聯網、感測器網構成的泛在信息網路,滿足區域協調、軍民融合、大眾消費等多樣化需求。

中國特色商業航天服務。迎接「太空經濟」時代的到來,利用大數據、智能處理、移動網路、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構建大數據一體化應用體系,推動天地一體、多維信息智能同化與實時融合。突破空間VR、人機溝通、情景構建等前沿技術,發展全息虛擬地球、時空基準轉換、個性化定製等系統,滿足立體智能交通、無人駕駛、物聯網等需求。發展智能在軌服務能力,推動太空旅遊觀光,探索碎片清除服務、小天體勘察採礦和資源利用新途徑,促進太空產業發展。

作者:許社村 侯宇葵 孫亞楠 任迪(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

(本文為節選,全文詳見《國際太空》2018年第1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太空 的精彩文章:

韓擬2034年建成自主衛星導航系統,是否可行?

TAG:國際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