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寶藏》穿越唐朝,感受國寶和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國家寶藏》穿越唐朝,感受國寶和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文物的價值在於,在歷史長河面前,每一個、每一刻,都渺小不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想去考古,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發現什麼……人生的魅力又何嘗不是如此!

劉奕君所守護的「杜虎符」則堪稱當今密碼學「保密」的鼻祖。這個在秦朝用於調兵遣將的兵符,看似簡單,但卻蘊藏這現代密碼學的基礎——實現認證功能。節目中,上海交通大學密碼學專業教授劉勝利表示:「虎符告訴我們,其實從古至今,大家對於信息安全都是很重視的,很多現在的科技本質上和虎符是一樣的。

踩著祖先的步伐,物理化的密碼學進化成了更高維度信息化的密碼學,而曾經那些看似神奇的事情正在成為日常。」這段話也引來不少網友點贊,有網友直言:「古時先人的智慧締造了現代社會發展的根基,他們永遠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看來,歷史從來就不是一個單面體,身為國寶守護人,不僅故事要講得精彩,同時也要給大家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歷史。

對於此次節目中扮演反派,劉奕君也毫不在意,還自嘲表示:「我擅長演壞人!」身為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劉奕君更為能守護自己家鄉的文物而興奮不已,甚至直言:「這個恐怕是我這輩子接到的最棒的角色了!只要能把國寶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我可以扮演任何角色。」

身為西安本地人的郭濤還穿越回了千年前的「長安」,以一個儀仗隊小兵的視角為觀眾直接描繪繁華的唐朝盛景——熙熙攘攘的市集、各色外國商人馬隊、喧鬧的酒肆、壯觀的闕樓以及皇家出朝的必勝景象……從闕樓儀仗圖中還原的景象令網友們紛紛感嘆:「好一個盛世大唐,好想也穿越過去感受一下。」此圖世所罕見,反映了王宮闕樓建築的形象:以門闕構圖為主體,各以一座母闕、兩座子闕排成「三出闕」形式,闕樓磚砌台基及雕刻花紋、闕樓的挑檐及斗拱、鴟尾等都描繪的清楚可辨,再襯托山巒、樹木之景,更見闕樓氣勢恢宏。

墓主人命途多舛,19歲便因為人讒構被武則天殺害,其父中宗李顯複位後迫封其為「懿德太子」,遷靈柩至乾陵陪葬,特恩「號墓為陵」。 儀仗隊由192人組成,另有四個模糊疑似人形。分為步行儀仗、騎馬儀仗和車隊等三部分。衛士均戴襆頭,穿圓領長袍,腰配箭囊。其後在三輛豪華的車前,排列著十幾名侍臣,舉遮蔽風、目的傘扇。據舊唐書·輿服志的記載,壁畫所繪的車應屬太子大朝時所用的輅車。而觀眾之所以能看到如此精美的壁畫,還得益於郭濤帶來的「復原者聯盟」——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修復師。

現場,這些壁畫修復師還特意從陝西歷史博物館帶來了一塊臨摹壁畫為觀眾展現了部分複雜精細的壁畫修復過程,各種複雜道具看得觀眾眼花繚亂。現場,張錦秋表示:「中國傳統建築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建築人文化自信的根基。保護好建築歷史遺產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充滿責任感的話語引來網友紛紛點贊。

而這次在《國家寶藏》,馬蘇更多地詮釋了楊貴妃的心境,「這一次與其說是扮演楊貴妃,不如說是以楊貴妃的身份走進了歷史。」馬蘇飾演楊貴妃守護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香囊外壁用銀制,呈圓球形,通體鏤空,以中部水平線為界平均分割形成兩個半球形,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由於機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終保持重心向下,裡面的香料不致撒落於外。

儘管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瓏剔透,轉動起來靈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設計之科學與巧妙,令現代人嘆絕。貴妃回憶三郎,想起那日馬嵬坡下,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霓裳羽衣舞再也難見,但此生只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聽著BGM放的《梨花頌》,居然有點感動到想哭。

明皇一直思念貴妃,後來貴妃托方士帶話給他,但另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四位美女,想來幾千年歷史中,能出其右者應有之,但還是以她們四位最為著名,可能還是因為她們身上的傳奇故事吧,所以還是要做一個有故事、有內涵的人啊。

透過《國家寶藏》,真切感受到了國寶和我們當下的血脈相依以及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友龍說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友龍說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