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全年虧損近10億;又一P2P平台取消墊付
1、平台動態
陸金所2017年資產管理規模超4616億元 首次實現全年整體盈利
3月20日,中國平安發布2017年財報。財報顯示,中國平安2017年全年營收9745.7億元,同比增長25.8%,凈利潤89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8%。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平台陸金所,在2017年表現強勁。截至2017年末,陸金所註冊用戶數突破3300萬,資產管理規模達4616.99億元,較年初增長5.3% 。(騰訊財經)
又一P2P平台取消墊付 將引入第三方保理模式
3月20日,P2P平台宜貸網發布「關於有限墊付計劃取消及下線的公告」,宣佈於3月20日起取消有限墊付計劃,並採取與第三方保理合作的模式。宜貸網也成為備案大限到來前又一家取消墊付機制(風險準備金機制)的平台。公告稱,因宜貸網平台業務調整,為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增強平颱風險抵禦能力,實現平台合規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經平台研究決定,取消有限墊付計劃,採取與第三方保理合作的模式。有限墊付計劃取消及下線時間為2018年3月20日。(網貸之家)
一年凈收入55億還不夠 宜人貸又看準了新領域
141號文對於宜人貸業務的實際影響較小,而與百度以及騰訊兩家流量巨頭的深度合作將維持線上業務的增長速度。加上備案之後的行業集中化,宜人貸的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提升。伴隨不斷增長的單客AUM以及宜信所傳承的財富管理稟賦,宜人貸的在線管理業務或在今年進一步成熟,與技術共享平台YEP共同創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潤,形成一體兩翼的多元化發展趨勢。(網貸之家)
眾安在線年報:保費增長75%,全年虧損近10億
3月20日,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召開2017年業績發布會。眾安在線首席財務官(CFO)鄧銳民介紹稱,公司在2017年實現總保費收入人民幣59.54億元,同比增長74.7%,增速較2016年顯著提升。2017年的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2016年開始布局的健康和消費金融生態的高速增長。不過,在凈利潤方面,眾安在線2017年承保虧損為人民幣15.3億元,凈虧損為人民幣9.96億元。(澎湃新聞)
樂信發布2017年Q4財報:營收16億元 稅前利潤達2.37億
北京時間3月20日,樂信發布其上市後首次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2017年四季度,樂信總營業收入達到16億元(人民幣,下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息稅前利潤為2.37億元,比2016年第四季度增長322%;截至2017年12月31日,樂信已擁有2390萬用戶,同比去年增長99.2%;2017年全年促成借款總額477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115%,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此外,樂信的消費場景進一步拓展,截至2017年底,分期樂商城SKU同比增長超過50%。(和訊網)
點牛金融登陸納斯達克成首家赴美上市主營車貸金融科技企業
3月20日晚間,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點牛金融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交易,成為在美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中首家以車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據了解,點牛金融以每股4美元的公開發行價共發行155萬股普通股,在不扣除承銷商折扣,傭金和發行費用的情況下募資規模為約620萬美元,開盤價5.2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0%。招股書顯示,點牛金融成立於2015年11月17日,於2016年先後完成B輪、C輪融資,引入國資背景投資方。截至2017年12月25日,點牛金融註冊人數為4.5萬人,歷史交易總筆數為11.1萬筆,歷史累計交易總額約12.23億元。(中國網)
2、行業動態
P2P零逾期率背後的信披硬傷
進入3月末,離網貸備案驗收的大限時間又近了一步,P2P平台都使出「渾身解數」積極準備。然而,在信批環節,多數平台則是遮遮掩掩。北京商報記者梳理了118家已接入中國互金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台的P2P機構發現,80家機構的逾期率為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逾期率為零的數據頗為反常,相較於傳統銀行,網貸行業借款人的風險更大,之所以出現零逾期率,很可能是網貸平台選擇性地「模糊」了該重要數據。(北京商報)
河南一女子詐騙作案23起 佰仟金融、即有分期等平台被騙超10萬元
日前,河南省扶溝縣人民法院發布刑事判決書,被告人何某某(女)因涉嫌詐騙罪於2017年9月20日經扶溝縣人民檢察院批准,次日由被扶溝縣公安局逮捕。扶溝縣人民檢察院稱,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被告人何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或以為他人辦理信用卡的名義騙取佰仟金融服務公司、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馬上消費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即有分期等多家手機分期貸款,共計實施作案23起,詐騙金額101024元,案發前已還貸款38471.54元,餘款62553.46元未還。(鳳凰財經)
3、政策動態
多家銀行暫停基金、P2P等代收通道 銀行支付整頓正本清源
支付整頓正入深水區,銀行停止一些支付通道被業界認為是最新的進展。3月20日,網傳某國有大行最近下發通知,嚴禁將其代收介面用於互金理財(包括但不限於P2P)、基金、消費金融、還款等場景。其中涉及投融資行業的代收、實時收款、實名付交易通道將關閉。多家銀行網路金融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沒收到類似通知。仍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支付的銀行包括工行、中行和建行;股份制銀行中,光大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仍在之列。(21世紀經濟報道)


※近五成受訪者無法接受銀行理財虧損;備案大限或將推遲?
※做對了這五件事你也將非常相信自己有安享晚年的能力
TAG:網貸輿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