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區塊鏈技術打擊假貨 澳洲創企UCOT獲400萬美元融資

用區塊鏈技術打擊假貨 澳洲創企UCOT獲400萬美元融資

自1983年確立以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已經走過了35個年頭。儘管政府也在大力治理,但中國的假貨問題依然非常嚴峻,真假難辨的商品充斥著整個市場。就連「防偽標籤」都能被造假,想要徹底杜絕假貨從某些方面來說還是非常困難的,不過悉尼的一家創企UCOT(優物鏈)希望通過基於區塊鏈研發出的溯源技術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UCOT能在產品的包裹里植入一個獨特的數字身份晶元,以追蹤物流鏈數據。每一個產品,從誕生到被消費整個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都會被記錄在區塊鏈上,且不會被篡改,物流鏈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被大大提高,也就是將整個供應鏈的數據都掌控在了消費者的手中。

UCOT不需要產品在物流鏈里的任何環節里接受掃描。如果產品被拆包,會被自動檢測到,也讓終端消費者了解到包裹是否會延遲。肉類的冷鏈運輸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若運輸方未能提供要求的溫度運輸,可能會導致肉類變質。在區塊鏈的應用下,包裹所處的溫度等條件會被實時監控,溫度記錄也是不可篡改的,且任何變動會即時通知到運輸鏈上的各個環節如供應商、收貨人。

這家由前瑞士銀行副總裁及德意志銀行首席技術官John Baird創建的澳洲創企,日前通過代幣發售獲得了4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CollinStar和Sapien Ventures。

「當你收到包裹後,UCOT會讓你通過一個應用訪問區塊鏈,確認包裹是否被打開過。這對於某些高價值或者與健康相關的產品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確保製造商的產品會直接送達消費者的手裡。」John Baird表示。

這家公司還獲得了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科技大學和莫納什大學的技術支持,這些高校創建了公司的區塊鏈和感測器,這些感測器採用了5G物聯網通訊技術。

目前UCOT已經和政府及一些公司簽訂了諒解備忘錄,並和南美的一些政府商談,以期後者能採用自己的商品保護他們的物流。

據經合組織和國家海關組織的數據顯示,2011年起中國大陸海關繳獲的仿冒品數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一。馬爸爸曾被《福布斯》調侃創建了一個「在假貨上的2000億帝國」,他發下狠話「註定要背負這種委屈、這種責任…只能認下它,解決它」。

上個月,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與菜鳥物流共同公布,已經全面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這相當於用區塊鏈技術給每個跨境進口商品都打上「身份證」,供消費者查詢驗證。京東也在本月啟動了一個針對區塊鏈初創公司的「AI Catapult Accelerator」(AICA)加速器項目。

由此可見,各大公司在追求基於區塊鏈的溯源技術的同時,不僅僅是對消費者權利和企業的維護,更多的是從側面提高平台或者公司的公信和品牌意識,及早介入區塊鏈溯源技術,更早佔據信用市場的份額,這對未來的電商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金投網CMN 的精彩文章:

2017年中國十大跨境投資併購交易,回歸「理性」

TAG:中金投網C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