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須自己歷練,但沒人痛你自己

人生須自己歷練,但沒人痛你自己

最近陸陸續續看了兩本書,《活著》和《平凡的世界》。背景都是在農村,寫作的素材基本來源於農村生活,主人公都是窮苦農民,時代都是處在國家變革的關鍵期,感受都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有人問我,看完這兩本書,你更喜歡哪一本?我問他,能不能兩本都喜歡?

《活著》這本書中的福貴,沒有比他更慘的了。他的一生是失去的一生,失去家產、失去父母、失去戰友、失去子女、最後只留下3歲大的外孫「苦根」陪在他身邊,不過沒多久也死去了,幾乎全部的人都離福貴而去。每一次失去都是要經歷一次絕望的,這世上可能存在的一切不幸彷彿都發生在了他的身上。

即便如此,他仍然堅強的活著,不為夢想,不為目的,只是為了活著。活著的艱難,使活著更深刻,也使活著更美好。

《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和少平倆兄弟,家中光景不好,維持基本的溫飽生活已經要費盡全力了,即便如此,仍然負重前行。這讓我想起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辭:讓悲傷者有力,讓負重者前行。

書中展現了人生的苦澀、愛情的無力、人性的複雜、時代的無奈、生活的灰暗,讓人陷入巨大的情緒中無法接受,也無法消化。

事實上,除此之外,我之所以喜歡這兩本書,還有一點,是因為這本書讓我真切的了解到當時中國農村的生活狀態,從中我能找到自己的縮影,那裡遇到的人,見過的事,伴隨我的一生活著。

有人說農村人薄情、狹隘,甚至是愚昧,我都能理解。但事實上,這不是農村人的全部,他們也有著堅強、樸實、樂觀的一面。

在農村那片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出荒涼的枯草,同樣也生長出沉甸甸的麥穗;孕育出了窮苦弱小的農民,同樣也孕育出堅強不屈的生命。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08年到了縣城,14年又去了南京,至今,離開農村已經整整十年,這十年里我每年都會回去。每次回去我都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看待這裡的生活,其中給我最大的感受,不是懷念,而是憐憫。

農民在這片土地上快把自己的血汗灑幹了,家裡的光景還是像篩子一樣到處是窟窿眼。孩子們穿的爛衣薄裳,少吃沒喝,活的自卑,比不上城裡孩子的自信。家裡的男人女人們,受苦受累,幫扶著撐起這個家。這裡的人沒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有的只是貧窮和苦難。

痛苦、煩惱、迷茫,想必像洪水一樣在他們內心泛濫,一切都太辛苦了,太沉重了,簡直不能承受生活如此的重擔。沒吃過幾頓好飯,沒穿過一樣像樣的衣服,沒讀過一天快樂的日子。

在這裡看到的全是荒涼和落寞,聽到的全是對疾病的唉聲嘆息,感受到的全是貧窮帶來的深深的無力感。

也許貧窮終會改變,但是貧窮帶給他們的傷害卻永遠無法抹去,看到這些又怎麼不讓人憐憫。

有時候在南京呆久了,我會想,我的根不在這裡,城裡經歷的一切也許就是一場夢吧,再多的璀璨繁華也是虛幻的,也無法安撫躁動的心,只有農村的真實、平淡、跌宕不起伏的生活,才能讓我內心安寧。

但是我又無比懼怕這種安寧,就如同農村那將近乾涸的湖水,死一般的沉靜。以至於每次回去,都會讓我陷入一種說不清楚的思緒之中,這種思緒是散亂而飄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測的。

就好像從《活著》這本書看到的那樣,我看到的是生活的無情,現實的殘酷,人生沒有抵抗。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農民們再苦難,再愁腸,他們也從沒放棄過生活。他們的一生是緩慢受槌的一生,人一天天老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樣。但是牛從來不會放棄耕田。

正如《平凡的世界》,我看到的是人生的態度,更多的是在悲哀中的堅強,眼淚中對生活堅持。我讀《平凡的世界》,每一個奮鬥,不屈的情景,我都會想起我與命運抗爭的情景,潸然淚下。

在世界的某個角度,他們平凡的活著,不像那些城裡人不光鮮亮麗就不能活。平凡是他們的宿命,很少有人能掙脫宿命。即便有,但那些掙脫出的「鳳凰」,不會因為掙脫出來而快樂,想想苦難的日子依然會糾結、酸痛,農民的劣根性也會一直影響著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影同學 的精彩文章:

TAG:小影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