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背著「死」字旗出川抗日,起義後回鄉種地,遭歧視終身未娶

他背著「死」字旗出川抗日,起義後回鄉種地,遭歧視終身未娶

在抗日時期,全國傷亡的將士多達300多萬,其中川軍就有60多萬,在這些陣亡的川軍當中,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在川軍當中,有一位背著「死」字旗抗日的戰士聞名全國,他的故事至今還在當地流傳,出征時父親送他一面寫著「死」字的旗,讓他傷時擦血,死後裹屍。

他叫王建堂,因背這「死」字旗抗日而名震天下,在他參軍之前,他甚至沒有走出過縣,他的家庭在安縣曲山鎮還算富裕,他在鎮上小學教書,生活很是安逸。

如果他不走出家鄉,戰爭或許與他無關,可是在聽聞日寇入侵國破家亡時,他毅然選擇放棄安逸的生活,在縣上四處奔走,聯絡了100多個有志青年,一起抗日。

當時100多人推舉他當隊長,他們一起向縣長請纓殺敵,縣長大喜過望,親自為他們取名為「安縣特徵義勇隊」,其實類似主動請纓殺敵的事,在當時的四川非常多。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王建堂快要出發時,他的父親王者誠請人捎來一份包裹給兒子,縣長打開看,發現是一面寫著「死」字的白旗,蒼勁有力的「死」兩邊寫著幾行小字。

抄錄如下。右邊「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左邊「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父親的悲壯之舉轟動了整個縣城,四川省軍官區司令親自寫「父義子忠」的牌匾送到了王家,就這樣,王建堂出征了,他被編入了29集團軍第44軍。

由於王建堂帶著100多人蔘軍,因此在參軍之日,他就是見習排長,此後王建堂奮勇殺敵,先後擔任連長、司令部參謀長、副營長等職,曾多次擔任敢死隊長。

最激動人心的是,1940年,當時王建堂擔任排長,帶著100多人偷襲湖南茶陵縣,一夜之間殺了日軍一個中隊的人,一夜的激戰中,日軍傷亡100多人,我軍僅2人受傷。

在整個抗日時期,王建堂輾轉全國各地,大小戰鬥共打了幾十次,可以說是殺敵無數,在1949年,王建堂所在的44軍起義了,起義後王建堂,在第二年主動要求回家種地。

令他沒想到的是,回鄉後他遭到了鄉里人的歧視,只能種地打臨工,也沒有人願意嫁給他,一直未娶孤獨終身,到1981年時,才在縣裡為他安排了工作,直到1992年病逝,享年8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家故事 的精彩文章:

擊落5架日機的空軍中校,晚年靠蹬三輪養家,臨終前拜岳王廟哭泣
她為蔣介石終生不育,蔣經國為她買房養老,背後的陰謀不寒而慄

TAG:獨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