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美之心不肯老

愛美之心不肯老

作家專欄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優秀作者

創|作|心|得

chuangzuoxinde

王淑萍

我是鄉村的女兒,鄉土是我的根。文字在我的筆下,永遠都散發著泥土的清香。

愛美之心不肯老

說起民國的女子,眼前會浮現出這樣的景緻:一抹齊眉的劉海下露出一雙初涉世面的清冷眼睛,一件月白藍的立領滾邊褂,喇叭型的中袖,一條百褶裙,間或是鑲了幾層荷葉邊的,緩緩地鋪開一段舊時光里的風情,就像《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或者是一襲旗袍,彎彎柳葉眉,脈脈丹鳳眼,羞澀未褪去,風情隱隱來,如《色·戒》中的湯唯。

我的家裡,有兩個從民國走來的女子,我不知道她們是否剪過齊劉海,是否穿過長旗袍,我只看到她們滿臉溝壑卻依然愛美的樣子——她們一個是生於民國二十一年,已經離世的我的母親,一個是從民國八年走來,仍然健在的我的婆婆。

(一)

據說,民國是現代中國最摩登、最具美學意義的年代,因此民國女子比任何一個年代的女子都更愛美。

婆婆生於民國八年(1919年),我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她就是個老人,所以一直把她當老人看。她是我的婆婆,但在我眼裡,她只是個老人,完全可以忽略性別的老人。

每天都在鏡子前至少逗留十分鐘,是我的習慣,也是所有女人必做的功課之一——洗、抹、塗、描,所有的女人都愛美。

從來沒有見過婆婆照鏡子,認真地照。也許家裡沒人的時候,她也會在大大的穿衣鏡前認真地照過吧,我沒有看見過。

那天,經過婆婆房間門口,不經意間看到老人在偷偷地照鏡子,全神貫注,一絲不苟。摸摸臉,理理鬢,整理整理帽子和衣領,左看,右看,像是新娘在審視新妝。我看著,眼角微熱。悄悄拿來手機,偷偷地拍下來,一張,兩張,三張......老人猛地抬頭,看見我,張著沒牙的嘴,笑了。她的臉上已看不出紅暈,但她的眼神,羞澀地,彷彿十八歲的小姑娘。我也笑了,但似有尖銳的利器,刺痛了心——她有多久沒有這樣認真地照過鏡子了?她是從哪一天發現自己白髮蒼蒼滿臉溝壑?她看著鏡子里蒼老的自己,是否想起十八歲時穿著月白藍的立領滾邊褂,留著齊劉海的模樣?

有點後悔自己的魯莽。別驚動她,讓她多照一會兒,多好——這樣認真看自己的機會,對這個從民國八年走來的女子,許是不多了。

用戲謔的語言發了條微信,配上老人的照片。

我說她「臭美大辣椒」。

我多希望她就是個「臭美大辣椒」。

(二)

從花市買來花,鳳仙花,整株的紅花開得艷艷,煞是好看。

第一天,婆婆一步一趨湊到花前,微笑爬上了她的臉。她佇立在花前,痴痴地看。手指輕輕地撫摸著花瓣,像是撫摸著孫兒的臉。 看著,摸著,然後說,這花像是指甲草。我對著她的耳朵大聲說,不是指甲草,是鳳仙花。她自顧自地說:「染指甲的指甲草,你可能沒見過。我小的時候用指甲草包指甲,包一夜,第二天指甲和手掌都紅了,好看的很呢。」我的眼前,就出現了一個民國女子,一襲旗袍,纖纖玉手,塗著指甲草染成的火紅,幾分嫵媚,幾分妖嬈,鳳仙花一樣的美麗。

我的童年裡,也有關於指甲草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少時農村,無脂無粉。女人們愛美的心,在田野里瘋長。春天,母親在家裡的田埂上勻出一點空隙來,種幾棵指甲草,到了六七月,指甲花開,田埂上就是一片色彩紛呈,白的、紅的、粉的、紫的花朵在風中招展,像是武士頭盔上搖曳的帽纓。

在田間勞作了一天的母親,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過田埂時不忘拔下幾棵指甲草帶回家。晚上,就著燈光,母親用指甲草拌了明礬,搗碎,塗抹在我的指甲上,用葵花葉包起來。第二天醒來,指甲被染得火紅,煞是好看。驚喜地舉著雙手向母親炫耀,卻看見母親右手的小指上纏著半截紗布,問母親,媽,你的手咋了?昨晚上還好好的。母親嘴裡說著沒啥沒啥,眼神分明有些閃躲。

晚上,母親蹲在地上洗衣服,我爬在炕桌上寫字,紙與筆的窸窣聲和著手洗衣服的「擦擦」聲,夜不再寧靜,更像是一首和諧的交響曲。不知什麼時候,只剩下紙與筆單調而枯燥的碰撞。抬頭看去,昏黃的燈光下,地上的洗衣盆里浸著濕漉漉的衣服,母親正端詳著自己的雙手,目光專註而深情,右手小指上纏著的紗布已不知去向,而那粗糙的小指尖上,露著和我的指甲一樣的火紅……

我的母親,一個從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月10日)走來的賢淑內斂又愛美的女子,在這個世界上度過八十個春秋後走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三)

鳳仙花開得艷艷,綻放在陽台上,一天又一天。

婆婆每天都要一步一趨湊到花前,用小噴壺為花噴水,時不時地就聽到她的自言自語,這花真好看,像是指甲草。年老的人,容易較真,糾纏在指甲草上了。我喜歡這樣的糾纏,喜歡看一個民國女子重新活成孩子,任性又較真的樣子,願意每天看她給花噴水,也願意每天回答她,這不是指甲草,這是鳳仙花——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看到一個民國八年女子的風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和一個從民國八年走來的女子一起生活,這是人生難得的幸事,而我就是那個幸運的人。

緣分,把完全不相干的兩個人,安排到同一個家族裡,她為婆,我為媳,守著同一根支脈,守著同樣的信仰,在同一個屋檐下,吃同樣的飯喝同樣的水,在彼此的依賴和關照中,一天天地,結下了隔不斷的親情,這是很令人感動的一件事。

閑來無事上網查了查,「鳳仙花,又名指甲花,指甲草,喜水喜光......」一時怔住。對於指甲草,我輸給了記憶,也輸給了老人。

陽台上的花次第競開,鳳仙花開得尤為明艷。「夜聽金盆搗鳳仙,纖纖指甲染紅鮮。」人生漫漫,多少往事都遺失在了歲月深處,只有那顆不肯老去的愛美之心,借著鳳仙花的妖嬈與火紅,濃郁了生活,芬芳了記憶。

也許明天老人還會說,這花真好看,像是指甲草。我想我會湊到她耳邊大聲地告訴她:「媽,這就是指甲草。」

我的婆婆,從民國八年(1919年3月2日)走來的女子,滿臉溝壑卻依然愛美,今年九十九歲。

作者簡介:王淑萍

作者簡介:王淑萍 回族。 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石嘴山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歡用文字煮生活。著有個人散文集《遇見自己》《流年裡的餘溫》,作品散見於區內外各類報刊雜誌和微信平台。

新銳

堅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辦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視野求廣,語言求美。

請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愛情懷、鄉愁、親情友情愛情、生態情懷、性靈自然等。

合作紙媒:西嶽評論散文版

顧問組成員

(排名不分先後)

王士敏 王友明 李東輝 蔡漢順 李錫文 馬明高 丁尚明 高麗君 周 海 張道德

責編團隊

(排名不分先後)

荊淑敏 馬明高 吳雲峰 李錫文李佩紅胡安同蔄紅偉蘇小桃 黎 樂高麗君 趙 陽 袁明秀 鄧貴環 周 海李慧麗

蘋果手機掃這裡

掃碼讚賞請留言註明作者姓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銳散文 的精彩文章:

信佛的女人之二
錦 瑟:多情最是李商隱

TAG:新銳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