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機戰》日益衰落的今天,還有哪些作品能搶救它?

《機戰》日益衰落的今天,還有哪些作品能搶救它?

一入愛玩深似海 從此遊戲無界限

燃燒殆盡的鋼之魂啊,快去尋找年輕的宿主!男人的浪漫情懷急需搶救!

被蘿蔔迷們期待的《超級機器人大戰X》即將問世,老玩家們喜憂參半。

自從PS3版的《第二次機戰OG》因為叫好不叫座而導致元氣大傷之後,半隻腳已經踏進「懷舊專區」的《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下文簡稱《機戰》)便把「好死不如賴活著」過成了一種官方和玩家勉強都可以接受的常態。

尤其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新作中參戰機體的數量已經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也正因為如此,愛好者們的目光更是會被新作中少數重點參戰作品所吸引,尤其是在復用舊作戰鬥動畫已經成為一種屢教不改的慣例後,那些首次參戰機體更是憑著「無跡可尋」而擔任起發售前製造話題,遊戲時吸引眼球的使命。

有鑒於此,為了阻止下滑的事業線,也讓留守的老玩家感到些許欣慰,最新作《機戰X》照方抓藥,首次加入了《魔神英雄壇》和《藍寶石之謎》兩部童年經典,從玩家的反饋來看效果也立竿見影,再次證明了參戰機體選擇在《機戰》系列當中依然佔據了內容的核心地位。

而下文便是立足於這種少數精銳的開發策略展開YY,假如從東西方新老作品中選擇一部拯救如今人氣低迷的《機戰》,哪一部最合適?

打開西方市場之門——《變形金剛》

說是打開西方市場之門,其實最買賬的說不定反而是我國的80後男性。

假如擎天柱能夠出現在《機戰》的封面上,中文版再用技術手段把柱子哥的聲音換成雷長喜老師的配音,開場就是一句「汽車人,變形」,聽著就倍兒渾厚倍兒正派。

然後所有參戰的變形金剛無論汽車人還是霸天虎,開場一律使用最經典的G1外形,大黃蜂就是甲殼蟲,聲波就是錄音機,別整什麼肌肉車或者終結者畫風。

等到後期再換裝賽博坦形態,該是大力神這種五機合體的就必須在遊戲里能拆分出五個機體,絕不允許像近年《機戰》收錄的電磁V,野獸戰隊那樣一個合體形態加上多人份精神就糊弄過去了,活活把五胞胎改成連體人。

接著再安排六面獸、紅蜘蛛什麼的作為滿足特定條件加入我方的隱藏人物。

紅蜘蛛(星星叫),老TF中相當有魅力和萌點的反派

最後,就是所有真人電影版設定一律哪涼快哪歇著去,「賣拷貝」老師還是去拍藍領猛男,金髮大妞和TNT炸藥好了,我的童年可沒有他老人家電影里那般炸裂(客觀來說,電影版第一部還是可以的,後面就都是「屎中帶毒」了)。

大正時期的愛情——《櫻花大戰》

《櫻花大戰》正統作品多年來的杳無音信並沒有抹去玩家們對於真宮寺櫻小姐的思念之情,在懷念不如相(掏)見(錢)的指導思想下,《碧藍幻想》等當紅遊戲也都通過和《櫻花大戰》展開題材聯動獲得了不俗效果,而同樣帶有強烈SLG元素的《機戰》無疑可以看做《櫻花大戰》這個豪華劇團再度復出的理想舞台。

《櫻花大戰》原作自帶的成套高配素材如光武型蒸汽機器人及改良款,明星CV傾情演繹五星級後宮團,經典主題曲,戰鬥地圖和必殺技CUT-IN動畫等都可以照搬進《機戰》,就連「要做愛不要作戰」的精神內核也能與《超時空要塞》等傳統《機戰》參戰作品形成強烈互動。

不僅如此,如果能夠把《櫻花大戰》原作中嚴謹的戀愛養成系統與《機戰》嫁接,勢必還可以改善其他玩家對於《機戰》系列「鋼鐵直男」的固有印象,為吸引新玩家入坑提供邏輯支持。

越是那些常年霸佔「玩家最想玩到的經典新作」榜單的,就越是杳無音信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穿越」早已經是《機戰》的家常便飯,但《櫻花大戰》的時代背景與《機戰》常用的20XX年有較大時間跨度,如何讓大神一郎政委和姑娘們理解日新月異到脫離正常科學發展規律的未來世界,並把蒸汽動力的「光武」機器人帶上宇宙,恐怕又免不了要編劇老師胡說八道一番了。

恰到好處的「水桶」身材比例,讓《櫻花大戰》的機體可以直接複製粘貼到《機戰》中

拼裝模型界的「黑魂」——《裝甲核心》

在宮崎英高的願望清單里,《裝甲核心》的名字已經被不斷提及,這款幾經坎坷,至今也未曾浮出海平面的作品多年裡只是用一盒又一盒性價比感人的套件為難著模型愛好者,卻在遊戲市場上連一部重製版的片約都未曾撈到。

《裝甲核心》隨處可見工業氣息十足的真實系機體

作為嚴肅科幻軍事題材作品,《裝甲核心》原作中模塊化的機體DIY系統也許和《機戰》裡面那些講究出身血統的經典款機器人相比有些過於「量產」。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沒看過原作動畫就少了一半遊戲樂趣」已經日益成為《機戰》系列難以圈粉的一大硬傷,嚴重的腳本化痕迹不僅束縛了劇情展開,連同玩家的玩法也受到固化。

而《裝甲核心》原作中海量模塊化零部件恰恰能夠提升《機戰》的自由度,讓原本只是遵循原作機設的「換裝零件」系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私人定製,再加上諸如「這款被《黑魂》之父心心念念的遊戲,終於被收錄進《機戰》」等宣傳語吹捧一番。

雖然在《機戰》與《裝甲核心》之間還隔著一個《前線任務》,但是《第七次超級裝甲核心大戰S》總不會比《血緣卡丁車》更不靠譜吧?

《異度之刃X》也使用了模塊化的機設風格,哪天NS要是有《機戰》了可以考慮下

營養要跟上——《DARLING in the FRANXX》

在機器人動畫漸漸遠離一線舞台的今天,《DARLING in the FRANXX》的出現就好比一劑春藥,在本季檔期中一邊左右開弓和「紫羅蘭」、「POP子」強勢撕逼,一邊積極引導傳統機器人題材動畫與軟色情元素有機結合,為新老觀眾打開了新世界的天窗。

不久前因為被舉報停播一度鬧得二次元沸沸揚揚,好在截稿時該片已經恢復播出了

作為當紅國家隊作品,《DARLING in the FRANXX》品中無論機設,人設,還是人機互動方式都非常符合《機戰》核心價值觀,一旦引入《機戰》新作,不僅戰鬥動畫可以照抄動畫分鏡頭達到事半功倍、忠於原作的效果。

每台機體自帶的雙人份精神也勢必成為玩家們排兵布陣的首選,更不用說作品本身的觀賞性和作品之外的話題性已經讓她成為了近年來難得一見引起熱議(火到了被「朝陽群眾」舉報的程度)的「蘿蔔番」。

如此天時地利俱在,《DARLING in the FRANXX》完全有必要來《機戰》裡面開班授課,為那些年輕原創技師們普及一下駕駛機器人的正確體位知識,讓《飛躍巔峰》等老一輩機體駕駛員為性解放事業所奠定之革命成果可以後繼有人,延年益壽。

「鋼之魂」從娃娃抓起——《紙箱戰機》

記得在前年的官方活動中,《機戰》製作組曾公開過一份用戶年齡分布圖,數據顯示如今的《機戰》受眾多是以80後人群為主,而在青少年群體中普及度很低,導致該系列夕陽紅效應越發明顯。

雖是後生晚輩,但《紙箱戰機》的商業模式卻非常成熟

LEVEL-5常年紮根「子供向」,旗下機器人題材ip《紙箱戰機》擁有一整套ACG流水線,類似《四驅兄弟》+《高達創戰者》的設定從一開始就為線上內容與線下產品打通了渠道。

該作品引入《機戰》除了可以帶來一批年輕用戶,更重要的是作品背後完善的商業模式有助於幫助《機戰》擺脫之前那套「授權作品人氣變現」的過時買賣,尤其是在PS3版《第二次機戰OG》好不容易實現了畫面表現力飛躍(可玩性亦相當驚人),卻因為原創機體不招人待見導致銷量不理想之後,更加急需一種能讓老樹開新花的品牌經營策略。

在劇情越發扯乎的時候如果大膽變換思維,通過引入《紙箱戰機》參戰,將《機戰》放置在類似於的「玩具化」環境中,說不定能夠起到死裡逃生的戰略效果。

《紙箱戰機》的設定簡單來說就是「看誰的玩具更能打」

美漫畫風的水壺腦袋——《機動戰士高達 雷霆宙域》

作為《機戰》系列20多年發展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高達》如今已經很難在新作中掀起像樣的波瀾,尤其是被玩家普遍詬病的戰鬥動畫素材復用現象在參戰的《高達》作品裡表現最為嚴重,導致當《機動戰士高達UC》(獨角獸)被過度消耗之後,《高達》竟然漸漸成為《機戰》中最不被人期待,但又出於尊重傳統而難以割捨的一部分。

《雷霆宙域》沒有能力改變《機戰》,但起碼能給《高達》作品帶來一些可喜變化

和其他大多數傳統高達題材作品相比,《雷霆宙域》原作漫畫中線條硬朗的畫風,直面戰爭殘酷性的劇情走向,以及富有視覺衝擊力的機械設定無疑能帶給玩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該作品類似於M.S.V風格的機設加上《0080口袋戰爭》,《08MS小隊》等高口碑作品中以小博大的敘事角度,相比主打美型路線的《OO》和《SEED》,勢必會更加符合《機戰》大齡玩家們的口味,相信在已經登陸了《SD高達》,《高達V.S》等作品之後,《雷霆宙域》跨界到鄰家的《機戰》中應該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相比那些神棍高達,《雷霆宙域》無疑更加嚴肅真實

群星,強者的歸宿——《星球大戰》

《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在《機戰V》中的「主艦無雙」表現給那些沒有「高達」的科幻作品如何加入《機戰》做出了榜樣。

《星戰》從來不拒絕商業合作,關鍵是看能不能滿足米老鼠的胃口

如果說對《變形金剛》的設想還只是是打著西方市場的旗號賺中國粉絲的錢,那麼《星戰》與《機戰》聯手則是直面美國阿宅的凝視,奉上高達手中的特大號光劍和《超時空要塞》中狂唱卡拉OK的王牌飛行員。

即便《星戰》電影里沒有出現過像樣的大型戰鬥機器人,但是小到X翼戰機,AT-ST二足戰車,大到可以在裡面居家過日子的千年隼和霸佔寬銀幕的殲星艦,都是《機戰》求之不得的高人氣資源。

至於說戰鬥動畫部分缺乏動感的問題,完全可以參考上面提到的宇宙戰艦大和號,製作組在其戰鬥動畫中通過鏡頭運用表現出戰艦的宏大與精密,位於艦橋的主角們則負責用喊麥配合肢體語言的方式讓整個戰鬥過程看起來激昂澎湃,至於經典款機械設定和NT機師這種東西在《星戰》宇宙里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倘若有一天《超級機器人大戰》真的江郎才盡走到盡頭,不妨試試《超級戰艦大戰》的設計思路,說不定《三體》中死裡逃生的星際戰艦和《銀河英雄傳說》里致敬各路神邸的著名旗艦也能一字排開會會彼此實力,選出一個背負人類太空殖民的艱巨使命。

比bigger更bigger也是《星戰》的一大主題

貴族機體——《五星物語》

無論你是否看過,或者看懂過永野護的作品,只要在與別人談論他的時候先嘆一口氣,然後搖搖頭做若有所思狀,最後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神作」,基本就OK啦。

實際上永野護對於《機戰》玩家來說並不陌生,他的早期作品《重戰機》很久以前就在《機戰》系列拋頭露面,而《Z高達》中永野護參與設計的卡碧尼,Z高達等機體也早就是在《機戰》世界裡辦理過戶籍手續的常駐人口了,但面對真正讓永野護成為「大神」的《五星物語》時,已經海納百川的《機戰》還會顯得有些體量不足。

從中不難看出《重戰機》的影子

不過要想讓《五星物語》來提升《機戰》的逼格,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原作機體SIZE與《機戰》通常立繪的比例問題,雖然《機戰》始終不乏《無敵鋼人泰坦3》或者《巨神伊迪安》這樣的大尺度,但是對於《五星物語》裡面諸如雷德幻象這種身高50米,腿長200米,武器高度400米的高顏值超模機體來說,怎樣在縮到五頭身之後依然保留原始設定特徵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機戰》某些原創機體有時會借鑒《五星物語》的設計

當紅晚輩參見祖師爺——《環太平洋》

作為大熒幕上資源相對稀缺資源,近年來除了越拍越爛的《變形金剛》以外,主流觀眾很難看到一部像樣的特攝類型片,因為此類電影既要在震撼的視覺奇觀和劇情敘事間平衡,還要考慮核心受眾和一般觀眾都能夠獲得盡量平等的觀影快感,這就好比看過一部分動畫之後去玩《機戰》,和素人狀態下接觸到系列作品時,難免產生體驗上的落差。

《環太平洋》讓很多觀眾首次領略到了機甲特攝片的魅力

而《環太平洋》具備的就是將此落差填平的包容性,圍繞抵抗巨獸入侵展開的主線故事簡單易懂,機械設定兼顧觀賞性和所屬國特徵,用類似奧林匹克的方式降低觀眾的理解門檻,然後在細節部分填充致敬內容,包括在很多鏡頭的運用上都可以找到機器人動畫片的影子。

所以說,儘管誕生時間相差兩個年代,但《機戰》和《環太平洋》同樣都是機器人動畫共同積澱下的產物,《環太平洋》的主角機——危險流浪者可以在《機戰》中輕易便找到好幾位有資格做它老師的機體,對於合體技越來越缺乏看點的《機戰》來說,還有什麼比讓危險流浪者和魔神Z這對師徒跨界聯手一起釋放「火箭飛拳」更帶感的事情嗎?

《環2》預告片里隨便一個鏡頭拿出來都是對經典作品的致敬

來自東西方的這兩部作品代表的並非只是單純的電影和遊戲IP,在他們背後,是一整座超級機器人文化的寶庫,這裡面既有藝術工作者們對於人機互動的美好想像,男孩子們對槍炮與金屬的渴望,還有工業設計展現出的藝術與技術之美,種種這些終勢必化作屹立不倒的鐵巨人,呼嘯著穿過一個又一個時代,用盡各種形式,將鋼之魂不斷傳遞下去。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作者|鐵士代諾201

微信編輯|小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玩網 的精彩文章:

標準模式OR艷麗模式?《終結者2》吃雞畫風隨性換
《全境封鎖2》正式公布!將露面2018年E3大展

TAG:愛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