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蒼因犯事當斬,王陵見他儀錶堂堂,向沛公請求赦免不斬
張蒼因犯事當斬,王陵見他儀錶堂堂,向沛公請求赦免不斬。張蒼,陽武人。喜歡讀書,尤好律歷。在秦,曾為柱下御史,主持四方文書。因為有罪,逃歸陽武。沛公攻佔陽武,張蒼以客卿身份追隨沛公進攻南陽。後張蒼又因犯事當斬,解衣伏斧砧上,他身材高大,皮膚白潤,王陵見他儀錶堂堂,向沛公請求赦免不斬。
因此隨從沛公西入武關,到了咸陽。沛公立為漢王,入漢中,還定三秦。陳餘打敗常山王張耳,張耳降漢,漢用張蒼為常山守。後從韓信攻趙,張蒼擒獲陳餘。趙地平定後,漢王以張蒼為代相,守衛邊疆。不久改為趙相,相趙王張耳耳死,相趙王張敖。又改代相。
燕王臧茶反叛,張蒼作為代相,隨從漢王擊敗賊茶有功,封為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戶改遷計相,一個月左右,又改為列侯主計共四年。這時蕭何為相國,而張蒼從秦時就為柱下御史,熟悉天下圖書簿籍,又精於律歷,所以讓張蒼以列侯身份駐丞相府,主管郡國所上計簿事。
黥布反叛,漢立皇子劉長為淮南王,任命張蒼為淮南相。為淮南相十四年,升御史大夫。呂后死,張蒼與周勃等尊立文帝劉恆,文帝前元四年(前176)代灌嬰為丞相漢立國二十多年,天下初定,公卿都出身軍吏張蒼為計相時,就整理律歷。因為高祖十月至灞上,所以仍依照秦時十月為一歲之首,不改。
推算五德運行,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崇尚黑色一如既往。吹奏音律,調整樂譜,使與音聲配合。按照十二音律,定法律條令又考慮百工製作器物,制定尺寸、斤兩、斛斗、輕重之式,使天下有章可循。到後來升為丞相時,最終告成。所以漢朝講音律曆法的都以張蒼為本。
張蒼好讀書,無所不讀,無所不通,而尤其精通律歷張蒼對安國侯王陵救他不死,感恩不盡,當他富貴時,事王陵如父。王陵死後,張蒼為丞相,常常將手洗凈後,先侍奉陵夫人上食,然後才敢回家張蒼作丞相十餘年,魯人公孫臣上書,陳述終始五德的次序說漢轉為土德,驗證是有黃龍出現,應當改正朔,變易服色。
文帝讓張蒼審定,蒼以為並非這樣,作罷。後來黃龍現於成紀,於是文帝召見公孫臣,以為博士,草擬土德時歷制度,改元為後元元年(前63)。張蒼由此自己請罷,謝病稱老。
後來又因張蒼所舉中侯貪贓枉法,文帝因此責備張蒼。張蒼以病免相。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卒,謚文侯。著書十八篇,講的是陰陽律歷等事。


※身陷40萬匈奴精騎的「白登之圍」,窮途末路的劉邦如何機賊脫身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