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氟 排汞 排鉛 瀝青皮炎 關懷「備治」的國營療養所
職業病,建國之初,當時可是企業將定為關心職工的大事來管,企業每年都為職工定期體檢,定期檢測身體的指標,無論是誰,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放下工作,以治病為主。有了一個強壯的身體,強壯的體魄,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這是企業的職責,也是責任。撫順鋁廠建廠初期,就一直把職工的職業病當成大事來抓。
1952年,撫順鋁廠就開始了開展職工業餘療養,當時的療養所設在撫順鋁廠專家招待所路北的南住宅一棟住宅內。當時有床位60張,主要是電解一線工人輪流療養,每期一個月。撫順鋁廠衛生所,派醫務人員負責療養員的醫療保健等工作,並指導療養員的營養飲食。
1954年,撫順鋁廠業餘療養所遷址到光明工人新村,定在撫順鋁廠醫院內科病房內。1957年,改為門診部觀察病房。
1955年,撫順鋁廠在東洲區郎士沖建了一個結核療養所。建築面積為600平方米,床位70張,當時是撫順市較好的結核療養所,設有食堂、遊戲室、醫療室等。
1959年,撫順市總工會同意將郎士沖結合療養所,與瀋陽市設在東陵區的汪濱鄉的中華寺殘疾人療養所對換。中華寺療養所的佔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王懷志任所長。療養所有廠工會、門診部進行雙重管理,療養員每月伙食標準為18元《個人負擔9元》。一般兩個月為一個療程。病情較重可以延長一個療程。
1979年10月,由於撫順鋁廠及望花區光明街地區結核病發病率逐年下降,於是撤銷了中華寺結核病療養所。
1962年,撫順鋁廠還從撫順新撫鋼廠接管了職業療養所。這是位於撫順縣安鄉後陡村西北半山坡上,有20,40平方米。
1962年前,一些幹部、職工患有肝炎病,要求建廠職工療養所。撫順鋁廠經撫順市總工會同意接管了這個地方。後進行了裝修改造。1963年,開辦了肝炎療養所,隸屬於撫順鋁廠職工醫院領導。
第一任所長是王學勤。當時的養員每月27元,個人負擔9元,治療效果很好。但是。當地居住的農民意見很大,說地下水有污染,怕傳染。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比較落後,肝炎患者逐年減少,於是停辦了肝炎療養所。
1964年改為職業療養所,專門收治排汞、排鉛、瀝青皮炎、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1969年收治排汞、排鉛、排氟等患者。
至1982年,房間還增設了電視機。1986年還清理了山洞,擴建了廚房,這時已接收養員62批,共計1,362人次。
當時的硫磺浴,對排鉛、排氟、瀝青皮炎、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效果甚佳,患者指標下降很快,有的基本痊癒。有的療養員,出院後激動地說,療養後,渾身感覺有勁了,上山跑幾個來回都不費力了。回到崗位上,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負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懷。
作者 于海濤
編輯 於浚碩
攝影 沈旭
撫順鋁廠職工醫院


TAG:撫順工業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