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詠流傳》那麼火,你還不懂古詩該怎麼吟誦?

《經典詠流傳》那麼火,你還不懂古詩該怎麼吟誦?

本文由輕輕名師王老師提供

近期,中央電視台《經典詠流傳》節目火了。

一首引用300年前袁枚的小詩《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經過一名來自大山深處支教梁俊老師在原詩的基礎上,給這四句詩譜上了旋律,讓大山的孩子們用音樂的形式來了解中國的經典文化。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詩人寫的詩歌都是通過一種特別方式傳遞出自己的情感,那就是——吟誦!

01

何為吟誦?

與朗誦截然不同的是,古代說話原本就是吟誦。而漢語的詩詞歌賦,大部分都是使用吟誦的方式創作的,所以也只有通過吟誦的方式,才能深刻體會其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它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需要每個人去保護並傳揚。

02

為什麼要吟誦?

現在很多古詩文都是現在朗誦或者配上流行歌曲唱出來,看似很有味道,很獨特,但是字音的讀錯或者唱錯就會理解錯,弄錯詩人原本的意思,讀音有意義,讀法有意義,整首詩歌的意義就出來了,而「吟誦」恰恰是解決了這兩大理論基礎之一。

03

如何吟誦?

中國古詩十分講究音律,「平上去入」四聲抑揚頓挫的節奏和聲韻變化體現出鮮明而豐富的音樂性。

把音律引入誦讀,指導學生按照「平長仄短」的規律來朗讀古詩,「平」指平聲字,包括現在普通話中除去由古人聲字變來的全部陰平和陽平的字;「仄」指上聲、去聲和人聲的字。

具體方法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平長仄短綿延長,韻字更拖長。讓學生以漢語拼音的四聲為準,讀音為一聲、二聲的歸入平聲,三聲、四聲的歸入仄聲。

以《回鄉偶書》為例:

(「一」表示平聲,「|」表示仄聲,「——」聲音延長)

回鄉偶書

這樣一來,雖然同樣是「兩字一頓」,但因為誦讀的節奏變化豐富,長短交替,古詩內在的音律美得到較充分的體現。

比如《遊子吟》:

詩歌大多數用五字句、七字句,叫做五言詩、七言詩(一句稱一言,一字也稱一言)。這一篇是五言詩。

大多數的詩歌都在雙數句的末了押韻(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末一字韻母相同)。這一篇中,「衣」「歸」「暉」三字是同韻字。

說話讀書,古今聲音不同,時代相距愈久,聲音變化愈大。因此,古來的同韻字,現在人念起來未必也同韻。像這篇中的「衣」字跟「歸」「暉」兩字,現代國音就不同韻。但在唐朝,這三個字都在平聲微韻。

04

為什麼要這樣吟誦?

一個字讀什麼音,是隨意的嗎?

比如說,我們就說漢字的「漢」字,它為什麼讀「hàn」呢?這個問題可以拆成三個小問題:它的聲母為什麼是h?它的韻母為什麼是an?它的聲調為什麼是四聲? 「漢」為什麼讀hàn,難道是隨便定的嗎?

現在的語文課關於漢字的語音,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說漢字絕大多數都是形聲字。那又是怎樣解釋形聲字的呢?說形聲字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部分叫形旁,一個部分叫聲旁。形旁表義,聲旁表音。

問題的答案就在《訓民正音詔》里,世宗國王說出了原因。

他說: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

「人人易習,便於日用」,這八個字,我覺得說出了所有的象形文字後來變成拼音文字的主要原因,就是:拼音文字好學好用。

在中國,我們的小孩很小也會說「桌子」,到了上學的時候,看到「桌」這個字,好像完全沒有規律,不能拼讀,只能死記硬背。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說拼音文字簡單,易學易用。

吟誦需要了解文體知識,因為不同的文體讀法不同,同樣的句子放在不同的文體里含意就有差異。吟誦還需要盡量協韻,就算協不成,也要知道原來是同韻的,原來的韻大致讀什麼音,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輕輕名師-語文王胡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輕家教合肥升學 的精彩文章:

TAG:輕輕家教合肥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