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常用軟體!當優惠券越少的時候,你很可能被大數據「殺熟」了

警惕常用軟體!當優惠券越少的時候,你很可能被大數據「殺熟」了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你用APP叫車點外賣訂酒店時,起初很容易領到優惠幅度頗大的"神券",用的時間越久,領到的優惠券越小。

很多網友都遇到過類似情況,有網友表示"我打網約車和同學差不多的路線,車型也一樣,我要比他們貴五六塊"。另一位則解釋稱"你在常規地方打車,比這個點500米外要貴10%-20%"。還有的則回應"我和室友從公司回家的路線是同一條路,每次滴滴她都比我貴七八元,因為她是iPhone,我是安卓"。根據手機型號不同而給出不同收費待遇的還有某視頻網站,"視頻網站會員費安卓和iPhone收費不同,iPhone年費248元,安卓登陸同一個賬號年費178元"。

遇到這種情況不能全怪自己"點兒背",你可能只是被大數據演算法自動識別為"熟客"。

一位技術研發經理爆料稱,自己所在的網站也會給用戶進行"畫像",根據用戶信息、訂單、行為等等推測出其喜好,再針對性地給出產品,可以極大地提升用戶感受,能避免用戶被無故打擾的不適感。其用戶畫像維度包含多方面:用戶個人資料、會員等級、行為、訂單特徵、其社交網站信息、搜索網站搜索信息、職場網站信息、內部客服信息等。

用戶畫像可以適用於多個場景,比如,擁有較好支付能力的用戶在搜索時會看到更多的奢侈類商品;有孩子的麻麻會發現網站向你推送嬰幼兒產品的比例很高。同樣,如果通過一個人行為及其購買行為分析,可以判斷他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為了"拴住"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平台會給予他們更多的優惠。而對於粘性較強,在購買時受價格影響較小的優質用戶,那麼平台在推送優惠時,會選擇性將其屏蔽。

用戶畫像的應用場景遠不止"殺熟"一例,試想一下,如果電商平台存在 "好次摻賣"的情況,對於質量較為敏感的客戶,網站則發優等品的幾率較高。而對於投訴較少的"老實人",網站發次品的幾率是否會更高?

雖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這種基於平台內部系統演算法的行為往往很難取證,更是鮮少有用戶會為了"塊兒八毛"的蠅頭小利維權投訴。對於喜歡吹毛求疵的社交"大v"根據系統演算法,他們的影響力高於普通會員,在客服人員處理其投訴時被識別,從而更快、更好地被響應。

在市場形成初期,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功能應用,無不在客戶體驗,優惠釋放上大下功夫,今兒圈住用戶,留住用戶。時至今日,滴滴、快的、優步等網約車平台跑馬圈地時代已經過去,外賣平台也已變成餓了么、美團雙極的戰場,在線訂票、旅遊平台雖然入局者眾,然真正有影響力的也不過兩三家。當市場成為幾個老炮的江湖,不會離開的用戶,遠沒有存入戶頭的利潤來的實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宏時間 的精彩文章:

改寫航天時代?「中國製造」新驕傲,國產飛機沖雲霄!
中國第二家華為悄悄征服全世界,網友:民族驕傲的新名片!

TAG:星宏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