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過十年,燒掉你的作品集

每過十年,燒掉你的作品集

每天與你分享 IT好書 技術乾貨 職場知識

Tips

參與文末話題討論,即有機會獲得非同步圖書一本。

從職業生涯一開始,Heinz Edelmann(1934—2009)就找到了訣竅,找到了能夠讓他完全自由發揮想像力的客戶和場所。他出生於前捷克斯洛伐克,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版畫製作,並曾在英國、荷蘭和德國工作。他為創新性的德國時尚雜誌《Twen》(1959—1970)繪製的插畫使他在歐洲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當動畫電影《Yellow Submarine》1968年在美國播出時,插畫師Edelmann的名聲傳遍全球。這部電影對當時新興的創意界所帶來的影響無法用言語描述,它不同於任何之前的動畫電影。隨後他嘗試創作動畫版的《指環王》,但以失敗告終,而Edelmann繼續讓他富有想像力的標誌性作品出現在世界博覽會、海報、雜誌和圖書的封面中。他在75歲去世前不久,還在堅持插畫教學和出版插畫圖書的工作。

1974年5月,電話鈴在海牙響起的方式令人感到陌生,所以我不確定我聽到的是忙音信號還是鈴聲。在我第三次嘗試的時候,Heinz Edelmann接起了電話。我告訴他我將在小鎮上待三天。我很欽佩他的作品。電話里很吵,所以我不確定他是否在說英語。

在聽了一兩句話以後,他說,「我很忙,我有一堆的封面要完成,你為什麼不到我這裡待上十來分鐘,然後我可以快速地看一下你的作品?」

Edelmann的房子很時尚,刷成明亮的白色,很有荷蘭特色。他穿著白色的褲子,白色的襯衣,赤裸著雙腳迎接我的到來。他的態度既真誠,又顯得很頑皮和熱情,因此我對他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歡迎你,請坐,很高興你打來電話。」他給我遞了一瓶可口可樂。「你是美國人,那麼也許你可以幫我完成這些?」他真的正在處理一堆圖書的封面,而其中大多數是多語言版本。他告訴我,它們明天就要印刷了。

「你的設計怎麼能這麼快就獲得批准通過?你是如何做到的?」我問。

「噢,獲得批准,這是你的工作。」他說話的調子極具節奏感,經常在句子之間停頓。「找到一個客戶後,你要了解他們的偏好,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的想法和他們的一樣了。這需要,呃,有時候幾天,有時候一年,有時候是瞬間!如果你幾年內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忘掉它們,你需要改行了。」

「我會做一個小的草圖,大概郵票大小。我可能會做三個或者一打,每一個不超過幾秒鐘,以此證明我有這個想法。這些草圖只有我自己可以理解。」

Edelmann是一位傳統的設計師及插畫家,他實現了視覺和語言之間的完美融合。對於他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的好奇心很大程度上是驅使著我聯繫他的原因,並且我想跟著他學習一小段時期。

「噢,我是怎麼工作的。嗯,以圖書封面來說,報酬並不是太多,因為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一個。我會做一個小的草圖,大概郵票大小。我可能會做三個或者一打,每一個不超過幾秒鐘,以此證明我有這個想法,而且這些草圖只有我自己可以理解。我會在草圖上設置字體。我把德文放在第一層,這種文字需要的空間最多;然後是法語,接著上面是英語,然後最上面是荷蘭文,有的時候是義大利文和西班牙文。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來畫插畫。」我無法想像,在一個小時內準備完可供出版的多語言版插畫後,還怎麼為其他事情留下時間!「接下來,我直接在繪圖板上進行上色和作圖。」他一邊說,一邊準備一個調了多種顏色的調色板。他拿著幾支上了色的畫筆揮舞了一番,然後一隻小動物便出現在紙板上。他畫的看上去像是一隻在歪嘴壞笑的絨毛狗,十分主動。這幅插畫不到5分鐘就畫好了。最令人驚訝的是,他還一直在說話。

「我喜歡在動筆繪畫之前先讀一下這本書,但通常我做不到,所以我會閱讀出版商送過來的精簡版。我過去經常會給作者打電話,向他們詢問這些書的真正內涵。一些出版商對我的這個做法感到不安,所以我就主要了解圖書的主題,並只是問,是什麼會讓人們產生足夠的好奇心,而願意花錢購買這些書?你知道嗎?你引發了他們的思考。他們之所以買,是因為有些東西戳中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感到好奇,所以他們才會付錢。」

我被他這種充滿無畏精神的方法吸引住了,並問,「你是怎麼讓這些插畫以正確的大小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呢?」

「所以我就主要了解它的主題,並只是問,是什麼會讓人們產生足夠的好奇心,而願意花錢購買?」

他回答說,「這個,是的,這需要一點練習,但我經常一看白板,就彷彿能看到想要的插畫,就像幽靈出現一樣。如果我還看不到畫,那麼我就先去弄下一本書,然後再返回頭來。

「我在工作時必須聽音樂,來保持我的工作速度,」他繼續說。他的留聲機正在播放一張非洲聖詩班合唱的專輯,即使他正在為小說、詩集、傳記或者參考書設計封面。「總是需要思考一些不同的東西,一些新的東西。」

一個不倒翁出現在畫面中。我看到了他的風格,活潑中又帶有永恆。我不禁驚呼,「我還沒有看到過有客戶允許設計師不打草稿直接創作!」

他在繪圖板周圍走動著,一邊將一些東西放在特定的位置上,一邊說,「早些年,我在法蘭克福為一個機構的藝術總監工作。他的助手過去常常打電話給我說,『Fritz需要三幅插畫:第一個,145mm×192mm大小;接下來的是188mm』等等。但他並不知道要在這些圖框里要放些什麼內容。我們必須看過了半打草圖之後,才能了解他想要的。他的那些日子過得可不好,因為他的插畫沒畫好。」

「對於那些對你的設計指手劃腳的客戶,你不得不把他們全部炒魷魚,然後走出去找一些新客戶。那些愛管閑事的人不會給你回電話,但是好的那些,他們會給你回電話,說,『好吧,就照你的方式去做』。」

他停頓了一下。「每一個時期都有喜歡對你指手畫腳的客戶,而我只好把他們全部炒魷魚,然後出去找一些新客戶。有些愛管閑事的人不會給你回電話,但是還有一些不錯的人會跟你說,『好吧,Heinz,就照你的方式去做,什麼時候可以完工?你又讓我延遲了。』有時,你還能得到更高的報酬!」

「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在美國?你不能得到這裡的工作許可,所以我幫不了你。」

他很注意保持自己的面試禮儀:如果你不能幫助你的面試者,那麼把話說在前面。我試著解釋我是如何知道他的名字的,並避免有諂媚的嫌疑:「嗯,我看了《Graphis》,當然,還有《Yellow Submarine》,所有人都為它傾倒。」

「哦,那整個項目簡直就是一場噩夢。」顯然,他很滿意我對這部電影的評論。

「一場噩夢嗎?」我驚訝地問。「我以為這是歷史上最具開創性的平面設計之一。」

「非常辛苦,」他說。「他們給我的這個腳本,有一個很長的海底場景,但他們付錢讓我來做故事板,所以我對自己說,為什麼不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呢?因此,我無視了他們的腳本,邊做故事板邊聽披頭士樂隊的歌。這些人物便自然而然地誕生了。所有這些工作都是我在倫敦租來的一個又小又冷的公寓里完成的。這些工作把我累得筋疲力盡,我彎著腰,趴在一個便攜加熱器上就睡著了,手臂都被燒傷了。整個事情非常艱苦。披頭士樂隊,你知道,他們那麼受歡迎,我們得不到任何接近他們的機會,最多只能握下手。」接著,Edelmann談了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事情:比如創意控制權的爭取,以及如何與高管甚至是律師進行抗爭。Edelmann對於這部電影的遠見最終勝出。我想到,在我的作品集中有許多件作品均因為無法控制的因素而導致結果低於預期。Edelmann給我的啟示似乎是這樣的:永遠不要以環境不好、腳本糟糕,甚至身體不適做為借口。痛苦、不利環境,很顯然,這在設計中如同選擇字體和顏色一樣非常常見。你的最終作品就是呈現在公眾眼前的作品一切。他顯然對自己的最終作品很滿意。但聽到這部傑作背後的過程,讓我思考並準備我的未來。混亂和衝突,是創意人才成長環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Heinz Edelmann為一系列廣泛的主題帶來了活力。他快速變化的風格意味著客戶不得不期待意想不到的結果。

Edelmann看著我的作品,沉默了一會兒,他不批評任何個人的作品,但給了我建議:「你需要更靈活的客戶。劇院——他們總是需要有人為他們設計海報,但他們沒有錢,這意味著他們更難拒絕你的作品,所以通常你可以做一些…」他用一隻手做著圓周運動,而我將這作為這句話的結論,意思是「令人興奮的東西」。

他坐在椅子的邊緣上,看著我的作品,雙手合十,定睛細看,站起來,換了首曲子,然後又轉去看他的插畫,從一件事情轉到下一件事情。我把這視為一個信號——我該走了。於是我開始收拾行李。

「Edelmann先生,非常感謝你花時間與我交流。」

「不,」他說,他的口音被他在倫敦的作品所感染了。「坐下來,我們還可以談一談。」也許他有更多的東西告訴我。我知道我應該離開,但他是一個如此令人欣喜的導師!

他繼續和藹地說,「當你著手開始創作時,你要尋找自由,並會得到一些獎勵,繼而不斷探索創作的靈活性。你做了一個作品集,然後它引起了客戶的興趣,他們要求你做一些類似的東西,但那已經是你的過去了,你想做的是不同的事情。讓他們感到失望的是,你的創新看起來不像你過去的作品。所以你看,你總是需要談判,來獲得更靈活的關係。」

我說,「我之所以對您的作品充滿崇拜是因為,您似乎已經獲得了保持並改進自身風格的方法。我剛拜訪了《Graphis》雜誌的Jack Kuntz,他認為您是一個真正特立獨行的人。」

Edelmann點了點頭,「特立獨行」這個詞顯然是他不常聽到的。「牛仔嗎?Herdeg是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人,而他自己知道這一點。如果你能出現在他的雜誌中,你的身價馬上就會提高。」他的注意力再次開始轉移,就像一個國際象棋大師在同時進行多個棋局。

我突然覺得,這與幾周前Jack Kuntz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編輯們希望看到一個清晰可辨的風格。而Edelmann說,客戶有時會感到他們正在為一種風格而付錢。特定風格可能有助於銷售。但作為一個創新者,新風格可能會對銷售不利,這是一個商業命題。

我很好奇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所以,當你的作品集成為障礙時你會怎麼做……」

頓悟時刻:永遠不要以環境不好、腳本糟糕,甚至身體不適做為借口。痛苦、不利環境,很顯然,這在設計中如同選擇字體和顏色一樣非常常見。你的最終作品就是呈現在公眾眼前的作品一切。

「是的,每十年,」他停了下來調合顏料,這是一個需要集中他所有注意力的活動。「在完成《Yellow Sub Marine》的幾年之後,我非常沮喪。我接到的工作千篇一律,很多人都想讓我為他們也創作出雷同的作品,他們給出的報酬是不錯,但是我拒絕了,我把它們全部拋掉,做了一批新的作品——不同的風格,很鬆散,所以我可以工作得更快——而我不再需要為了提交批准而製作草圖了。」

「你扔掉了你的作品嗎?是這個意思嗎?」

「嗯,實際上我把它們燒掉了。如果你把它們還留在柜子里,你就無法擺脫它們。如果你扔了它們,那麼你就必須進行實驗,強迫自己承擔巨大的風險。我真的能做出更好的東西嗎?如果你感覺很舒服,你就是在偷懶。」Edelmann沉默了15秒,盯著一塊繪圖板,用一支蘸了水粉顏料的畫筆在那裡龍飛鳳舞地畫著。他用他的畫筆來攻擊著繪圖板的表面,並以此繪畫。一個像是木偶或小丑的形象在明亮的色調中呈現出來。

頓悟時刻:作為一個商業命題而言,風格有助於銷售的。但作為一個創新者,風格可能會抑制銷售增長和發明創造。

「所以,你看著圖像,以及文字與之結合的地方,然後你將圖像畫在上面。」任何研究過書法的人都學過如何書寫字母,讓眼睛順著鋼筆或畫筆尖移動來完成書寫,這樣的話手會跟著眼睛一起運動,Edelmann就是這樣做的。在繪畫的過程中,他打開了另一瓶可口可樂遞給我——是什麼讓他想到這些的呢?最後我說我該離開了,並對他致以最深的感謝,而他抗議說我應該多待一會兒。

然後我毫無先兆地問了他這個問題:「設計和藝術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Edelmann疑惑地看著我。「你知道,我學的是版畫,不是設計。我內心總是不想受到監管。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理論,那就是,設計師們承認他們聽命於客戶,即使我們反對這樣。藝術家不聽命於任何人,即使他們這麼做,他們也不願意去承認。由於要為客戶進行創作,所以成為設計師要比藝術家難得多。客戶可能會給你一定的期望:『這些觀眾並不是很有經驗,你的作品必須直接打動他們。』設計師會認為這很醜陋,但如果某些觀眾喜歡它,而特定的客戶賺到了錢,他們會跑回來找你。這時,你就處在了一個尷尬境地,因為你做了一個「好」但糟糕的設計。所以,設計更加複雜:有『好的』好設計,有「壞的」好設計,有『好的』壞設計和「不壞的」壞設計。而藝術就是藝術。」

「每過十年,燒掉你的作品集。然後你就必須進行實驗。強迫自己承擔巨大的風險。我真的能做出更好的東西嗎?如果你感覺很舒服,你就是在偷懶。」

我再次對他表示感謝,然後走出他的房子,置身於海牙明媚的午後陽光。他給了我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和一些傑出的見解。他幾乎沒有錯過他的工作中的任何一拍!我曾經希望他以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區分藝術和設計,但是我發現他的回答覆雜得令人不安。真的同時存在好的藝術和不好的藝術嗎?也許他的意思是,如果藝術家對一件作品滿意,並認為它已經完美並可以展覽,那麼從定義上來說這是一件藝術品。人們用它做什麼與創作的過程並不相干。

「設計更加複雜:有『好的』好設計,有「壞的」好設計,有『好的』壞設計和「不壞的」壞設計。而藝術就是藝術。」

Charles和Ray Eames找到了在創作中的自由;Edelmann為自由而戰;Herdeg通過放棄而得到了自由!Ruegg通過從他的老闆那裡學習訓練有素的工作習慣而得到了自由。

我帶著更多的答案、更多的問題,以及與更多創意傳奇們進行對話的渴望回到了美國。

《頓悟時刻:設計大師訪談錄》

【美】David Calvin Laufer 著

點擊封面購買紙書

信息構架之父、TED創始人Richard S aul Wurman作序;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王敏等資深創意人隆重推薦!與世界知名的40多位創意領袖前輩展開深層次的對話。

David Laufer是一位資深設計師,在其二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中,曾與眾多創意領袖共事,與他們面對面地深入交流,並從他們那裡獲得了極具價值的觀點與見解。

在本書中,我們將站在這些創意傳奇人物的肩膀上,來審視許多問題的根源,比如,「當代設計實踐者以及商業同行身上有哪些東西值得學習?」「是什麼因素維繫著前輩設計師與年輕設計師?」「怎樣才能獲得師從創意大師的機會?」「卓越設計的本質是什麼?」「設計和藝術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等等。

今日話題

說說面試心得或者面試精力的奇葩故事截止時間3月21日17時,留言+轉發本活動到朋友圈,小編將選出1名讀者贈送非同步新書一本。

延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同步社區 的精彩文章:

你所不了解的VR
教科書不應該再過多介紹的C語言語法

TAG:非同步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