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代表委員談人工智慧 垂直領域大有機會 或將實現彎道超車

代表委員談人工智慧 垂直領域大有機會 或將實現彎道超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人工智慧」: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科技是每年全國兩會上備受各界關注的領域之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今年很多科技大佬都提到了「人工智慧」,其中涉及中國人工智慧的機會在哪裡、人工智慧的發展規律、前景以及與美國相比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優勢等多個話題。

馬化騰:AI的垂直方向已有很多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今年兩會期間共帶來八份書面建議,議題涉及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金融安全、醫療健康、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

針對2017年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行業,馬化騰表示自從AI、尤其是AlphaGo起來以後,大家才意識到深度學習威力如此厲害。事實上,深度學習現在在很多的場合是完全可以落地的。騰訊目前後台很多技術,比如說廣告的精準匹配、個性化內容推薦,都採用了AI技術,只是用戶的感知還不太清楚。

馬化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在未來的生產製造過程當中,在某些特定場景,就可以用AI技術,以低成本的方式來模擬一個大腦在後面進行管理,從海量的大數據里找出它的規律,通過AI技術,就像一直有一個永遠不累的大腦思考、處置一些信息。

雖然這個設想還有點遙遠。但是馬化騰堅持,如果把這個場景劃的足夠窄、足夠清晰,然後通過深度學習把它的特徵、數據了解之後,就可以開發成演算法。「先從垂直領域入手,AI的通用或許還遠,垂直方面我覺得已經有很多機會可以做了。」馬化騰解釋道。

李彥宏委員:用人工智慧「撬開」關於未來的想像

「技術的潛力是無限的。人工智慧要做的,就是用科技『撬開』關於未來的想像。」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從建議設立「中國大腦」到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尋找走失兒童,李彥宏已經連續多年提交有關人工智慧的提案。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建議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等提案。

「我在美國讀書時很喜歡這門課,老師卻勸我放棄,說工業界不看好這個。」李彥宏說,受限於當時信息技術水平和產業環境,人工智慧「坐」了長達幾十年的「冷板凳」。

計算力決定著發展潛力。「以前我們認為一些事情不靠譜,是說這個事做起來太貴了,買不起那麼多伺服器,得不到那麼多數據。今天,計算能力強了,成本低了,很多事情就變得可做。」李彥宏說,建立在數據、運算基礎上的人工智慧,也因信息技術、數據和計算力的提升加速從「高冷」概念墜入凡間,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爭搶的產業高地。無論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還是對用戶畫像的把握等都在最近幾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智能革命中,很多人將看到「未來的自己」。隨著應用大幕開啟,人工智慧會「點亮」更多領域和人們生活。「在街上散步時,就有陌生人問過我無人車什麼時候出來,說他不想學車。」李彥宏說,未來人們或許不再需要學習一些工具的使用,複雜生活變簡單。此外,人工智慧也逐漸演變為面向絕大部分人的大產業,在數據標註等諸多環節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參與。

楊元慶:AI的「水滴」要滲透到各行各業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這次關注的焦點也是人工智慧。

楊元慶日前提交的《關於大力發展行業智能的建議》中建議用人工智慧武裝各行各業,給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翅膀。人工智慧的「水滴」,只有滲透到各行各業,才能創造智能未來,而推動人工智慧賦能各行各業,既要「樹標杆」,也要「搭平台」。

楊元慶的觀點是,人工智慧一定要與行業結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業智能,才能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而推進行業智能需要多方發力,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培育行業智能的領軍企業,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建立國家行業智能化應用服務平台,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此外,楊元慶認為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必須與各行各業融合才能發揮作用。發展行業智能是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要途徑。

而快速推進行業智能,既需要人工智慧技術層面的突破,也需要加快行業應用的落地;既需要樹標杆,也需要搭平台。楊元慶認為,培育行業智能領軍企業有助於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而搭建國家級行業智能應用平台則有助於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

劉偉:中國人工智慧產業 完全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說,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已處在世界領先梯隊,但跟美國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有聲音認為中國在人工智慧上難以實現對美國的「彎道超車」,但劉偉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高地,中國在人才儲備、數據資源和市場需求上具有潛在優勢,完全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他這次提交的兩份提案也與之相關。

劉偉認為美國的優勢在於前沿技術和積累,中國的優勢在於擁有龐大的潛在人才庫、巨大的數據量和迫切的需求。只要揚長避短,中國完全有可能佔據人工智慧領域的制高點,實現「彎道超車」。建議要在高端人才儲備、高科技企業發展、智慧國家打造三個維度做好工作。

從人才層面來說,需要加強高端人才儲備,發揮數據經濟優勢。舉一個數據——中國擁有7.3億網民,在全球居於首位,擁有世界上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這是人工智慧產業龐大的「數據養料」,隨著相關法律的完善,中國的數據開放更為高效,將促進更多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落地。

從企業層面來說,我建議政府要努力將創新高科技企業的IPO留在國內。為充分體現資本市場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支持,監管層應該力爭讓更多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應儘快打破優質科技型企業在國內上市認識、體制、結構上的三大障礙,從而建立一個更穩定和更有生命力的生態環境。

從國家層面來說,我認為需要通過打造智慧城市,利用城市群效應實現國家的人工智慧戰略。他告訴記者,「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戰略被提出,將更多新技術用於構成城市的核心系統中,進而實現更高層次的智能、促進更廣泛的參與,如果更多的城市可以加入打造「智慧城市」的行列,形成的城市群效應可以推動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的完美落地和實施。

結語人工智慧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情況將對社會產生方方面面的影響。從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政府對人工智慧的發展非常重視,會在政策上給與支持,社會和企業也應該好好把握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財經網 的精彩文章:

山西32歲二胎產婦剖腹產猝死 三部門已介入調查
交通部:去年近300艘老舊船舶提前退出市場

TAG:中國財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