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震講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全國巡講第一次行程側記

「康震講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全國巡講第一次行程側記

康震教授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傳承、傳播與推廣,得到了廣大讀者和觀眾的喜愛和認可。借康震教授新書出版之際,中華書局與全國的書店合作,開展「康震講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全國巡講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五千年延綿不息的中華文明,傳遞中國古典詩詞的生髮感動之美。

2018年3月17日,在深圳中心書城,康震教授舉起話筒,拉開了全國巡講活動的序幕。利用17、18日兩天,康震教授先後接受了深圳晶報、三水電視台、花都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的採訪,並在深圳中心書城、深圳寶安書城、佛山市三水區西南中學、廣州市花都區新華中學舉行了四場講座及讀者見面活動。

參加活動的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和小朋友,很多人在講座之後與康震教授當面交流,表達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切磋如何學習古典詩詞、如何理解古典詩詞的心得。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問:「康老師,是不是知道詩的詩意就可以把那首詩背下來?」一位初二的女同學說,我的詩詞方面的男神是蘇軾,他的父親希望他一生不要那麼顯山露水,可是我男神一生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搞事情,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嗎?各種各樣問題的提出都反映出讀者、不分年齡段的讀者是真正熱愛詩詞、喜歡研讀詩詞,渴望切磋交流。一位女讀者專門為康震教授創作了一首詩,一位高一的學生特意寫了一幅書法作品——「詩詞潤澤青春,智慧點亮人生」送給康震教授。

活動現場,稱得上人山人海,更因為康震教授的演講,帶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兩天的活動從一次深度訪談開始

巡講第一場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感受下現場的火爆程度

現場簽售,讀者排起長隊

深圳寶安書城的第二場巡講,同樣座無虛席

佛山市三水區西南中學,對古典詩詞由衷喜愛的同學們紛紛請康老師簽名

廣州市花都區新華中學,霏霏細雨,難阻觀眾熱情

四場活動,是「康震講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全國巡講活動的良好開篇,接下來,巡講活動還會陸續在全國各大書店、學校等地舉行,歡迎繼續關注~

康震, 陝西綏德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模範教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科研工作。任《唐代文學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鑒》編委,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 ,中國蘇軾研究會、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出版《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中國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康震評說唐宋文學家系列」等專著、教材二十餘部,榮獲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多項,主持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多項。2005 年至今,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蘇軾》《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專題講座;任中央電視台《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民歌大會》等欄目文學顧問或點評嘉賓。

「康震書系」 十種包括:《康震講詩詞經典》《康震講詩仙李白》《康震講詩聖杜甫》《康震講韓愈》《康震講柳宗元》《康震講歐陽修 曾鞏》《康震講王安石》《康震講蘇東坡》《康震講三蘇》和《康震講李清照》。

以唐宋時期最富盛名的詩人、詞人為對象,所講內容兼及歷史人物背景與古典詩詞點評,打通文史,關懷內心,照應古今,在了解作者的背景後品味詩詞,在感悟詩詞意境之後認識歷史。這個書系的特點是,對象耳熟能詳,史料詳實豐富,品評精深獨到,語言生動易讀。難能可貴的是,每本書中所配十餘幅插畫均出自康震教授之手,連封面題籤也是由康教授與其公子康瀚生聯袂完成。

以下是每本書的詳細介紹。各大網店及各地書店均可購買。

《康震講詩詞經典》

本書為康震教授長期浸淫古典詩詞的心得之作,全書共收錄自先秦至清代的古代詩、詞作品一百餘首。每一首作品大致分為四個部分:作者介紹,簡要介紹詩詞作者的生平行跡;「導讀」部分主要介紹詩的出處、詩題含義、詩歌大旨和詩詞創作的歷史、文化背景等;注釋部分主要對詩詞中的重點、難點字詞進行必要的註疏和解釋,個別難解的詩句則對整句進行串講;「延伸閱讀」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詩題相關的文化史知識進行簡要的介紹,二是簡要介紹古今學者對本詩詞的點評,三是古代文人學者與詩詞作者的唱和酬答及懷念之作。

《康震講詩仙李白》

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絕對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雖跨越千年卻光彩依舊。說到李白,就不能不說到盛唐,人們喜歡用盛唐氣象來形容那個恢弘浪漫的時代,而李白與他的詩,正是盛唐氣象最典型的人格與藝術象徵。李白不僅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民間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詩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千百年來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培育著我們對祖國、親人、朋友,對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僅是唐朝、唐詩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同時李白又是一個矛盾體,他經歷過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飽受過「安史之亂」的戰爭苦痛,他的文學成就與他的仕途經歷構成了他人生中的兩個冷熱極端,命運總是讓他在成功與失敗間遊走。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該書通過詳實的史料、客觀的分析,為我們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李白,一個偉大的李白,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李白。

《康震講詩聖杜甫》

中國詩壇群星璀璨,特別是在唐代,更是詩人輩出,其中有很多人的詩才完全可以與杜甫比肩,可是為什麼偏偏是杜甫被奉為了「詩聖」?這「詩聖」的名號又是由誰最先封給杜甫的呢?更為重要的是,是什麼樣的環境和生活經歷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詩歌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最終成為了「詩聖」?康震教授撿拾有關杜甫及其生活時代的歷史碎片,結合詩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點點滴滴,精彩呈現了杜甫的成「聖」之路!

《康震講韓愈》

康震教授以淵博的學識和極富魅力的語言,深刻解讀了韓愈這位散文大家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在政壇的榮辱得失、成敗進退。書中寫出了韓愈前半生逆境奮鬥的精神;也寫出了在理想和謀生兩難之中、在真理和權威對立之間,韓愈的選擇;還有八仙與韓愈的故事;更有文弱書生勇冠三軍的壯舉。康震教授還原了一個歷史上的韓愈,與此同時,也帶著當下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諸多問題去解讀韓愈。此書中韓愈的風骨、才情讓我們欣賞不已,他在現實中的選擇、在困惑中的堅定也啟發我們當下的生活。

《康震講柳宗元》

在豐富的史料的基礎上,對詩文的別具一格的解讀,細緻地展現了柳宗元的一生。如:精細的講解了柳宗元前半生的少年得志、仕途順暢,後半生的被貶往荒遠的小郡,窮困潦倒,蹉跎餘生,但沒有丟掉自己的氣節與志向;也介紹了柳宗元由於遠貶永州、柳州,一個形單影隻的流放者,在邊荒之地面對自然吐露內心的苦悶,卻也形成了獨特的詩文風格,成就了不朽的文學成就。康震筆下的柳宗元,精彩且鮮明,前後人生的對比,照見了人生的百態。有些凄冷,卻也溫暖。

《康震講歐陽修 曾鞏》

說到唐宋散文,我們自然就會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雲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無垠黃燦燦的麥田,成熟而富於生機。而在「八大家」中,歐陽修與曾鞏這對師徒卻顯示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與面貌。歐陽修是一座大山,山間林泉磊落,萬木競秀,生機勃發,鬱郁蒼蒼;曾鞏是一方青硯,純正堅實,溫潤如玉,尺寸雖小,墨韻悠長。他們的品格與風骨映照後世。康震教授通過豐富的史料、對詩文的別具一格的解讀,精彩精彩揭示了北宋一代文豪歐陽修和曾鞏的成才之路。

《康震講王安石》

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應該說是最獨特、最不尋常的一個。他的官職最高,爭議也最大——他曾兩度擔任宰相,又兩度被罷,他不管是在生前還是死後都圍繞著無數的話題。梁啟超先生說他胸懷如千里湖泊,氣節如萬仞高山;列寧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並贊同他的土地國有政策;司馬光對他的政治生涯全盤否定,說他是喜歡播弄是非、破壞朝綱之人;而朱熹雖讚賞王安石的品格卻認為他的變法是不識病症而給人下猛葯,最後置人於死地……王安石的千秋功罪也許永不會有確切的答案,然而本書作者康震教授卻不以政治、階級、情感的立場為出發點,只為讀者講述一個真實的王安石,相信讀者看完,自會有內心的判斷。

《康震講蘇東坡》

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以他天才靈動、超逸多情,為後人留下一筆筆精神財富。他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然而,這些令我們著迷的詩句究竟是如何寫出來的?其中又蘊含著蘇軾怎樣具體的人生況味?千百年來,蘇軾如此受到人們的喜愛,他的人格魅力究竟體現在哪裡?書中對蘇軾這樣一位文化巨人的傳奇人生進行了精彩品讀。

《康震講三蘇》

在中國歷史中,北宋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兄弟三人可謂是一家人同登文壇最高峰的典型代表。蘇洵是一株老樹,根深葉茂,繁密成蔭,在他的近旁,新松茁壯,材堪棟樑;蘇轍是一座火山,表面沉靜,內心熾熱,為人謙和敦厚,為政剛柔並濟,處置有方;而蘇軾更是文壇領袖,從古至今令無數中國人為之敬仰崇拜,成為融入民族血液的人格樣板。康震教授在本書不僅講述了蘇洵、蘇軾、蘇轍三人的代表性經歷以及對三人詩詞、散文的品讀,更延展了對子女的教育以及當時的社會風貌,作者借古喻今,對今天的很多問題都有借鑒意義。

《康震講李清照》

李清照的詞,清新秀麗,感傷多情。生活於傳統社會中的李清照,只能被局限在閨閣庭院之中,從無可能參加科舉,步入仕途,更不可能像男性作家那樣周遊四海,廣交朋友。然而她的詩詞文章卻總是透露出一種健朗、開闊的氣質,總能表現出較為成熟的政治眼光與知難而上的政治勇氣。書中講述了「一代詞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分析了:僅僅存世的幾十篇作品,怎樣成就「一代詞宗」的美譽?在傳統禮教日盛的南宋時代,她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離婚?「人比黃花瘦」的閑適,「凄凄慘慘戚戚」的悲涼,「生當作人傑」的豪邁,哪一個是真實的李清照?李清照為什麼能夠具有這樣開闊的眼界與見識?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令世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是何種環境陶養出李清照壓倒鬚眉的才情?在本書中,康震教授為您一一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 的精彩文章:

陳正:思念父親陳述——寫在《遼史補註》出版之際
朱維錚:饒宗頤先生論「歷史之正」

TAG: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