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似曾相識燕歸來

似曾相識燕歸來

春之聲

 古典名曲

Classical Artists 

00:00/04:04

~關於春分~

春分,晝夜長短平均,春季九十日平分,故稱「春分」。春分一到,雨霽風光,岸柳青青,鶯飛草長,燕子北歸,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民諺有云:春分日植樹木,是日晴,則萬物不成。又言「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三候~

玄鳥至:春分之日,「玄鳥至」,「玄鳥」即「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燕子,它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來還識舊巢泥」。

雷乃發:春分後五日,「雷乃發」,陰陽相薄為雷,雷為振,為陽氣之聲,也是春分後出地發聲,秋分後入地無聲。

電始生:再五日,「始電」,電閃雷鳴,春雨不再瀟瀟,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春分民俗~

吃春菜

「春菜」,一種野莧菜,鄉人稱為「春碧蒿」,與魚片「滾湯」,名「春湯」。「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

粘雀子嘴

家家吃湯元,還煮些不包心的湯元,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以防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春分當天放風箏,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等,大者有2米高,小的二三尺。

~春分詩風雅韻~

春分,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在這風和日麗、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的陽春三月,泡一杯香茗,捧一卷詩詞,走進詩人騷客筆下的「春分」節氣,別有一番意味。

《春分日》

【五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七絕》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日田家》

【清代】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代】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癸丑春分後雪》

【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五代】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宋代】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

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

惜花天氣,

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

初燃絳蠟,

羅帳掩餘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

任薄倖、一從君。

《蝶戀花·已過春分春欲去》

【宋代】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

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樑餘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

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雨。

《踏莎行·雨霽風光》

【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

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

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牆,

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

無言斂皺眉山翠。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代】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樓看景 的精彩文章:

敦煌印記·神秘的莫高窟瑰寶
敦煌印記·鳴沙山以靈而鳴 月牙泉水以神而秀

TAG:小樓看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