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軍力大比拼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軍力大比拼

原標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軍力大比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分別在歐洲和亞洲。


歐洲戰場的主角是德國、英國、美國和蘇聯,法國和義大利只是配角,其他國家則屬於群眾演員了。亞洲戰場主角是日本和中國,其餘都是配角。美日戰爭屬於太平洋戰場,二戰後期蘇聯才介入對日作戰,只有不到十天時間,因此蘇聯還不能算作主角。至於朝韓、菲律賓、馬來西亞、泰緬都只能算配角,因為中國戰場上吸引了日本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作戰力量。

二戰各國軍力大比拼,誰最厲害?


通過分析顯而易見,協約國中的德國日本與同盟國中的蘇聯美國軍力最強。


德國納粹軍隊橫掃整個歐洲,英法聯軍節節敗退,其他歐洲國家更是毫無招架之力,只有德國入侵蘇聯時才遇到了強有力的抵抗,經過數次鏖戰蘇聯轉守為攻取得戰略戰術上的最終勝利。如果不是蘇聯和美國捲入這場戰爭,僅憑英法及歐洲的盟國是絕難扭轉二戰的戰局,實在是德國的閃擊戰太厲害了。


與德國單挑只有美、蘇還算對手。如果讓德國和日本較量,德國的勝算更大,雖然納粹和軍國主義分子對他們的元首都是絕對忠誠,但是德國的軍工企業更發達,生產的武器更先進,比如坦克: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比日本軍隊的97式中型坦克強很多,日本坦克全重僅15噸,車子輕,裝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備同德軍坦克作戰的能力。

德國的「虎」式坦克裝備的88毫米火炮威力巨大,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中最危險的對手,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幾乎堅不可摧,在庫爾斯克與蘇聯的T-34坦克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壯觀的坦克大戰。然而在諾門坎戰役中蘇軍的坦克因為口徑大、射程遠佔盡優勢,日本的坦克成了移動的活靶子,日本關東軍唯一的一個裝甲師團幾乎全軍覆沒。



蘇聯T-34坦克



各國參戰兵力人數

德軍入侵蘇聯至少動用了500萬軍隊,這還只是它全部軍力的不到二分之一。日本在中國戰場上投入的總兵力不超過二百萬,它全國的總兵力最多五百萬,據說在戰前日本編製只有二十個師團番號,每個師團大約兩萬多人,以後增加的兵力都是戰時動員的。


中國的正規軍應該在300萬以上,如果全民總動員中國能夠應徵參戰的軍隊可達2000萬,按10比1的概率中國的兵力動員潛力應該在4000萬以上,當時中國的總人口是四萬萬。


蘇聯當時的總人口大概在一億人左右,但是它在戰時動員了大約一千三百萬人參戰,蘇德開戰初期蘇軍損失很大,拋開傷亡軍人,僅僅被德軍俘虜的也在一百萬人以上。他們的戰役都是集團軍群正面對抗,動輒數十萬或超百萬的軍隊參戰,比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雙方參戰人數都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其慘烈的程度遠超亞洲戰場。


武漢會戰是中國抗戰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國軍投入的兵力是一百一十萬,日軍是三十萬,歷時數月之久,重創日軍,使中日戰爭轉向對峙防禦階段。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是集中了萬餘人圍殲了日軍一千多,平型關這樣的戰鬥在歐洲戰場上基本上就是很小規模的戰例不會重點提及。台兒庄戰役國軍集中四十萬軍隊才斃傷日軍兩萬人。


美日在太平洋戰場上除了海空戰外就是奪島戰役,瓜達爾島、塞班島、硫磺島、沖繩島、菲律賓呂宋島埋葬了幾十萬美、日軍人,美國強大的軍工業和充足的後勤保障把日軍拖入死亡的深淵。在美日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三艘航母就元氣大傷,而美國的軍工造船廠一年時間就能造出將近十艘航母,通過數次海戰日本航空隊的零式飛機幾乎喪失殆盡,而美國的飛機源源不斷從本土飛來參加作戰,這種強大的製造力是日本所不能企及的,所以日軍只能望天、望洋興嘆。

中日八年苦戰由於中方戰略儲備短缺、武器落後,整個戰爭期間基本處於被動局面。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在於人員的素質,將軍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士兵的勇敢無畏精神。


在九一·八事變中由於張學良的優柔寡斷而喪失了整個東三省。七·七事變也是由於駐守北京的宋哲元遵循綏靖政策而放棄了華北,之後的各個戰場很多失敗原因都是因為主將的無能和士兵的畏戰造成的。戰爭周期延長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變節的中國軍人及漢奸、偽皇協軍助紂為虐著實可恨。


綜合多種因素,中國軍人的戰鬥潛力沒有充分被挖掘和調動,相比較幾年後的朝鮮戰爭才真正把中國軍人的精神與鬥志激發出來。





有人說朝鮮戰爭中國運用的是「人海戰術」,確實這場戰爭至少有近二十萬中國軍人埋骨在那片土地,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也遭到了重創,包括韓國士兵在內的傷亡也有十幾萬人之多。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說明了中國軍人面對強敵敢戰也能戰,中國軍隊從一九五零年入朝參戰的一年的時間裡發動了五次戰役,曾經一度把聯合國軍趕到了三·七線以南,把敵軍逼得放棄首都漢城,讓二戰稱雄的美國顏面掃地。


假設把這些軍隊的這些軍人放到十年前的抗日戰爭期間,那麼日本侵略軍遭受的可能是十倍的打擊,甚至它們根本不能奪取東北;不能進軍華北;不能全面侵華!


二戰期間英國只是在北非戰場上有過不俗的表現,諾曼底登陸後蒙哥馬利將軍也一度配合美軍在歐洲西線戰場上節節勝利,但英法聯軍再也沒有十九世紀與一戰時期的驕橫與英勇,他們只能應對法西斯義大利這樣二三流國家的軍隊。



諾曼底登陸


英法兩國軍隊在東南亞英屬、法屬殖民地戰場上遭遇日本軍隊的進攻一觸即潰,完全丟掉了大英帝國昔日的威風。義大利在二戰期間雖然是法西斯軸心同盟的重要成員國,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對付東南歐與北非這些弱國還能逞一時的威武,一旦遇到強烈的抵抗就束手無策,遇到英國這樣的對手則只有向希特勒求救的份。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建議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也是看中了義大利軍隊的薄弱。


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有61個之多,人口17億。除了前面提到的中、美、蘇、英、德、意、法、日等八個主要參戰國家外,其他國家大都是配合作戰,像加拿大與南美諸國遠離二戰戰場,他們是出於國際道義來盡自身的義務參戰。歐洲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波蘭、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希臘等國是為了自衛和解放自己的領土。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等國家因為屬於英聯邦成員必須協同英國一起對敵對國宣戰。至於東南亞諸國面對日本侵略者基本是不堪一擊,如果沒有美、英駐軍的抵抗,像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淪陷只是幾天的事,即便有麥克阿瑟這樣的美軍軍事將才也被逼得敗走澳大利亞,所以說在東南亞戰爭初期美英軍隊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直到中後期才慢慢適應和被激發出鬥志,敵方則由於過度消耗由盛到衰,這是必然的結果。



抗戰期間國共兩黨舉全國之力抗擊侵略者,國軍方面共投入了450萬(包括雜牌軍)以上的兵力參戰。各地的軍閥派系也摒棄前嫌、同仇敵愾一起共赴前線,除了中央軍還有川軍、湘軍、滇軍、黔軍、桂系、晉綏軍等地方軍隊,以低劣的裝備迎戰裝備精良的日軍。同時活躍在各個戰場上的還有東北軍、西北軍、八路軍、新四軍、抗日聯軍。如果再多調動一些盤踞在西北一帶的馬家軍參戰至少能應對日軍兩個師團,青海的馬步芳和寧夏的馬鴻逵很兇悍,曾經重創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青馬」和「寧馬」的騎兵很驍勇,蔣介石為了防止陝北的紅軍打通新疆路線與蘇聯匯合才較少調動西北「二馬」的軍隊。


戰爭不能喪失制空權和制海權,抗戰時期國軍海軍全軍覆沒,空軍在戰爭初期還能勉強招架,退守重慶後璧山一戰元氣大傷,直到陳納德的飛虎隊出現後才逐漸緩解了部分制空權。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把三分之二的飛機調往東線參戰,中國以後的會戰傷亡會更加慘重。假如當時中國空軍非常強大,擁有千架能夠作戰和轟炸的戰機和一批優秀的駕駛員,戰爭一定能夠改寫!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如果有一千架戰機和足夠的海軍力量,並且跟上後勤保障,在發動的第三次戰役後就能牢牢控制漢城,第四次戰役就可以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下海,因為在朝鮮半島上他們曾經一度只剩下了釜山這一座海港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料 的精彩文章:

美日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敗的真正原因
姜維因這2個缺點,未能完成諸葛亮「匡扶漢室」的遺願

TAG:一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