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介石眼中的張學良:無論見識、性情還是水平都不如他老子張作霖

蔣介石眼中的張學良:無論見識、性情還是水平都不如他老子張作霖

當閻錫山與蔣介石產生嚴重矛盾時,他在北方的聲望已全面超越馮玉祥等人。各方代表紛至沓來,裡面有醞釀反蔣的,也有探聽消息的,有國民黨的,也有北洋的。

吳佩孚不知從哪裡得到一份情報,說蔣介石想排除異己,造成清一色的蔣家天下。蔣排除異己的順序是,首先消滅西北軍,其次消滅「五台山大王」(指閻錫山),最後消滅關外的「鬍子軍」(指張學良的東北軍)。吳佩孚在情報上親筆批了幾個字「來源甚確,請百川(閻錫山)注意」,然後讓代表帶到山西交給閻錫山。

不管情報真假,吳佩孚欲借反蔣之機復出,閻錫山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吳佩孚畢竟已經失勢,在政治場中,失勢人物也就只能擔當個包打聽之類的角色,不可能得到太多的重視。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北洋軍人就不是閻錫山能隨便小覷的了。

蔣、張北平密談,曾引起閻錫山的百般猜忌,並成為他慫恿西北軍發動反蔣戰爭的誘因之一。可是事實上,在這之前,閻、張就已經有過秘密接觸。

在閻、張接觸中,張學良並沒有親自跟閻錫山面談,他派的是代表。張學良通過代表傳話,說他年輕無知,對關內事不知該如何應付,而閻錫山是他的父執(父親的朋友),所以請求閻錫山對他進行指導。

這分明就是反蔣的表示,只是沒有明言而已。

自東北易幟以來,張學良一直持「擁護中央統一」政策,沒有參與過任何一次以反蔣為目的的軍事行動。他與蔣介石之間發生的齟齬主要來自於「中東路事件」。

自一九二九年夏季開始,中蘇因中東鐵路的路權歸屬問題,爆發了「中東路事件」。啟釁之初,蔣介石為了表示對張學良的支持,允諾可出兵十萬,撥付軍費數百萬,這使張學良下決心對蘇聯採取了強硬態度,之後東北軍便與蘇軍在東北邊境展開了一系列軍事衝突,史稱中蘇同江之戰。

蔣介石曾答應援助張學良,可是因為中途生了蔣馮戰爭,使得他無暇再兼顧東北,致使一兵未出,一文未撥。東北軍獨立與蘇軍作戰數月,終遭慘敗,張學良被迫派代表與蘇方簽訂了「伯力協定」。

「伯力協定」不僅使得中東路的控制權重回蘇軍之手,而且還把黑瞎子島割讓了出去,內容甫一公布,就被輿論認為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由於「伯力協定」只是東北政府的單方面行為,事前並未得到過南京中央政府的許可,所以張學良派代表莫德惠晉謁蔣介石,要求中央在對蘇外交上進行授權,實際就是希望南京政府儘快對該條約予以承認。

蔣介石在骨子裡是一個民族意識極強的人,而且又自居為全國領袖,哪肯為此背負罵名,莫德惠便「以統一問題相威脅」。蔣介石在日記中痛罵莫德惠見識不明,稱就算南京政府授權他去蘇聯交涉,事情也未必能得到全部解決。

張學良怪蔣介石出爾反爾,關鍵時候不能出手相助。蔣介石則認為是張學良自己不爭氣,打仗打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東北內政腐敗,用度繁雜,冗員過多,還不如他老子張作霖的北洋政府時期。試問,以這樣的見識、性情和水平,又怎能不被日蘇所欺凌?

(電視連續劇《少帥》,蔣介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說中的塵封來爆料 的精彩文章:

TAG:傳說中的塵封來爆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