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已經被滅族,為何北宋時期冒出個後人關勝

關羽已經被滅族,為何北宋時期冒出個後人關勝

刀叔導讀:關公是忠勇的化身,作為他的子孫,關勝卻背棄北宋,難稱忠義。

梁山好漢中有這麼兩個人,一個豹子頭林沖,手持丈八蛇矛,外號小張飛,官逼民反不得已上了梁山,憑自己本事贏得一席之地。

另一人大刀關勝,以青龍偃月刀為武器,外型與關羽無二,自稱關羽後人,戰敗被俘,位列梁山好漢第五,排在林沖之前,備受爭議。

從三國時期到北宋末年有1000多年的歷史,作者要找一個忠義的載體,最好的選擇就是關羽,退一步關羽的基因也可以,作者選擇了關勝這個人物。

所以梁山前期僅僅提倡義的時期沒有讓關勝出現,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廳,忠義的化身也就該隆重登場了。

被列為馬軍五虎將之首的關勝,是《水滸傳》第九十五個出場的梁山好漢,他露面較晚,第六十三回才開始有了他的故事。

關勝得以露面,是宋江攻打大名府攻得急,童貫、蔡京要遣將去救援。

這個時候,任衙門防禦保義使的宣贊極力推薦關勝,說:

「小將當初在鄉中,有個相識;此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得規模與祖上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見做蒲東巡檢,屈在下撩。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乞取鈞旨。」

這裡是通過宣贊的口對關勝的身世和本事做了一番交代。

關勝文武雙全,有著一顆赤膽忠心,是北宋中難得一見的將領之才,也是梁山上不可多得的精英猛將。關勝總是能夠相信自己的朋友,從來都不會輕易地懷疑自己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們,願意相信自己以為的那一切。

比如,關勝在起初僅是個蒲東巡檢,是個縣城武裝指揮的小官,很不得志,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個餡餅來,終有出頭之日,關勝一聽宣贊的話,便「大喜」。這「大喜」便充分表現出關勝的興奮神情,並表示「得蒙太師呼喚」,一定「用功報國」。

但是,關勝的性格上面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便是中國古代每個將士和官宦都會保留的思想——愚忠。

關勝自己也是如此,在關勝的身上自始至終都有著從古至今賢臣對於君王的一份赤誠之心,所以後來在梁山的招安之中,關勝還是選擇了接受與服從,而不是一如既往的反叛了。

如此不忠義的關勝,到底是不是關羽的後人呢?

《蜀記》有記載,龐德之子龐會,在蜀國滅亡後,為報關羽殺父之仇,「盡滅關氏家」。可見關羽很可能是沒有後人的,而關勝卻大張旗鼓地自稱關羽後人,甚至連打扮都和關羽如出一轍,那很可能只有一個原因,借關羽這個超級符號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便在官場上謀得上升通道。

當然了,這很有可能是作者杜撰出來的人物。關羽、關勝他們兩個都是這兩部著作的人物,那麼我們拋開這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我們來看看這兩部著作作者的關係。

目前普遍認同的說法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學生那麼他們兩個就存在經常合作的一個關係。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撰寫於元末明初時期。在學術界當中,最受認可的則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合著,即前七十回為施耐庵作著,後三十回則為羅貫中著。

另一種稍微不同的觀點是,《水滸傳》為施耐庵所寫,羅貫中進行了整理、編輯。

此說最早見於明代高儒《百川書志》中,說《水滸傳》是「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這種觀點在學術界頗有影響力。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MCN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杜蘭特狂屠舊主拿下全場最高分 四巨頭恐要犧牲湯神
徐福是東瀛始祖?日本部分民眾更喜歡說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