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學會接受現實,並不意味著放棄夢想

要學會接受現實,並不意味著放棄夢想

這是一個極其安靜的午後,坐在居室,煮著熱氣騰騰的茗茶。看到窗外已是早春的和煦陽光,讓人們有些慵懶和迷醉的似味,彷彿如清晨未睜開眼睛的嬰兒般。只要沒有風沙與雨的天氣,長春的春天還是很可愛的季節。

天氣也如同人生的成長一樣在許多方面相似:它的內心裡隱匿於許多驕傲的活力與征服的慾望,生命的味汁在蓬勃的涌動,然而它卻不得不承受內心及外界的各種風沙,陽光、暴雨及其它!

四季里最值得珍重的是春天,然而那短暫的稍瞬即逝的春天,她所經受的漫長的等待和輾轉的煎熬又是如此殘酷。這也許就是人們艷羨春天、讚美春天、留戀春天、追憶春天的內心真實緣故吧。

成長是內心的壯大,是在一種艱難的常常在沉默的自我檢視之中進展的過程。成長的沉默不是封閉,逃避,與世隔絕,不問世事。沉默是一種內心的力量,是一種不見形跡的精神上的錘鍊與富有;沉默會使一個人進入一個廣闊的孤獨,將自我置於內心之中,彷彿窺視和探求外界一樣窺視和探索自己的心靈,而一個人的成長最重要標誌卻正是自我的覺醒。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注重「內外雙休」。「內修」,則教你修持自身氣質、涵養、情操,去思索,去充實,去拓展;而「外修」,則教你應對外界如何從容自得地在萬事紛紜中適宜的行動。內,足以修身養心;外,足以應對塵事。內外達到一種自在的融合與盡善盡美是一件及其艱難的事,可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它總是我們追尋的一個誘人理想境界。

人是萬物之靈,人、事、物、理,都是如此。人類的價值就在於有智慧有思想,人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這種生生不己,永遠在成長、成長……

一個人要學會接受現實並不意味著放棄夢想。放棄夢想無異於心靈的真正死亡。夢想,儘管有時被人們以"不現實"相譏諷,然而"哀莫大於心死",夢想是人類深處最為有力的支撐,它是我們賴以生存並使自我心態平和而充實的一種獨我信仰,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和寄託。

正謂「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何足理。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作者:胡綠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人生之旅 的精彩文章:

TAG:穿越人生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