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刷牙能防蛀牙?為寶寶牙齒健康你到底受過多少騙?
通常孩子7、8歲之後,才具有使用牙刷有效刷牙的技能(當孩子可以自己綁鞋帶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自己刷牙了),所以,一般都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刷牙至7歲,並在10歲之前,都需要家長監督。
那有些家長就疑惑了,為什麼我家寶寶堅持刷牙,還是有蛀牙呢?
這跟寶媽的不良餵養習慣有關。
影響寶寶早期齲的因素:
1、餵養習慣
在孩子睡覺時餵食可酵解性碳水化合物和延長母乳和奶瓶的餵養時間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當孩子睡覺時,唾液的流量和吞咽率下降,使可酵解碳水化合物積滯在牙齒周圍從而使牙齒容易患齲,反之,醒時,唾液的分泌和吞咽有利於這些物質的清除。
看到這裡,有些媽媽就很疑惑了,母乳餵養不是好處多多嗎?怎麼……
其實,學者研究發現,母乳乳糖含量高,在餵養寶寶的時候確實是蛀牙的易感因素,睡眠時餵養寶寶,寶寶的患齲率更是高達50%。
寶媽們還敢把寶寶奶睡嗎?
2、食物
規律性的或不規律性的吃零食是導致兒童早期齲也就是蛀牙的另一危險因素。
很多家長由於溺愛和縱容孩子或是一些年輕的家長由於缺乏經驗,在孩子哭鬧時除了餵養奶類食品外還輔以零食和甜化奶嘴,這些東西中含有較高的糖類成分,寶寶大量吃糖就容易蛀牙。
有些寶寶是吃奶粉的,有些寶媽也擔心會不會讓寶寶蛀牙,放心,總的來說,正常飲食下,奶類的致齲率比較低,但要參照第一條,有良好的餵養習慣。
3、不能有效的刷牙
雖然說刷牙不能完全預防蛀牙,但是一定程度是可以降低蛀牙幾率的。
寶寶1~3歲乳牙初步發育就需要爸媽格外注意牙齒保護了,有些爸媽沒有這個意識,認為乳牙遲早要換,即使有蛀牙也不用太在意,其實不然。
如果寶寶蛀牙過於嚴重,影響到牙根、牙床,那就麻煩了,孩子換牙期到的時候會因為牙床受損,長出來的新牙也不會太健康。
所以,寶寶在乳牙未萌之前,吃完奶要用清水沖洗口腔,寶寶長出第一個顆牙就要開始刷牙,有效的刷牙。
4、家裡寶寶多
有學者研究發現,寶寶多的家庭,寶寶的排位,也會影響蛀牙的發生。
你想啊,家裡不止一個孩子,爸媽帶起孩子來肯定會消耗大量的精力,或者在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因為初為人母,事事俱到,有第二個甚至第三個,精力明顯不足的時候,寶寶壞牙的幾率也會上升。
那怎樣才能正確預防寶寶蛀牙呢?
1、讓小孩從小養成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另外,及早做窩溝封閉。
2、在嬰兒乳牙萌出前,可用紗布蘸淡鹽水輕輕擦拭,將嬰兒的牙齦上的菌斑去除。
3、從小養成正確的口腔護理觀念,及早糾正吮指等口腔不良習慣。
4、及時拔除滯留的乳牙。同時,控制小兒對糖或甜食的攝入量。
正確的刷牙方法:
目前推薦最多的刷牙方式是巴氏刷牙法,可以全方位清潔牙齒,去除高達90%的牙菌斑。
在牙刷上擠出適量牙膏:(其實成人用量也只需一顆豌豆大小,3歲下寶寶米粒大小就夠用了。)
GIF
牙刷在牙面與牙齦上「打圈」
GIF
刷牙齒咬合面時,牙刷在牙齒上方水平運動
GIF
刷牙齒背面時,刷毛與牙齒呈45-60度角(這一步很關鍵)
GIF
它不是最有效的,確實最容易操作的,更適合低齡寶寶,用在牙齒上劃小圈的方法刷,照顧到所有的牙齒表面。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刷牙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大力越好。次數過多、用力過猛都容易損傷牙釉質和牙齦,增加患齲齒和牙周病風險。
因此,最健康的刷牙習慣是每天2次,每次2分鐘,保持力度均勻。
小康嘚吧嘚:
寶寶蛀牙真的不是靠刷牙就能防得住的,寶媽餵養習慣不好,或者平時寵溺寶寶,給各種零食吃,都是不好的習慣,看完這篇文章,現在還有的不好習慣就趕緊改改吧。


※牙齒長全才刷牙?牙科醫生表示有點晚……
※矯正牙齒後,牙掉了?怎麼辦!
TAG: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