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經翻譯與東方文化:辛島靜志對話陳明 |【京師論壇】

佛經翻譯與東方文化:辛島靜志對話陳明 |【京師論壇】

原標題:佛經翻譯與東方文化:辛島靜志對話陳明 |【京師論壇】



京師論壇是由北京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科交叉平台、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高端國際學術文化論壇。

京師論壇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是中華文化學術體系和傳播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京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科交叉平台的品牌項目,延續著百年前京師大學堂的文化血脈和文化思考,肩負著當代學人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


論壇每年舉辦六期,以 「古今貫通」、「中外融通」、「上下打通」的「三通」為總體追求,採用對話形式,每期首先由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對話,之後由專業學者、媒體人、社會大眾提問辯難。每期時長約兩到三個小時,對話成果最終結集出版。



2018年3月19日14:00-17:00,於北京師範大學主樓C5049舉辦了京師論壇第七期(2018年度第一期)活動,主題為「佛經翻譯與東方文化」。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龍國富先生主持,並邀請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所長辛島靜志教授和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陳明教授進行對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朱冠明教授作為嘉賓學者出席。


龍國富教授


論壇伊始,由主持人龍國富教授介紹了與會嘉賓及論壇流程,隨後進入論壇中外學者對話環節。辛島靜志的發言主題為《漢譯佛典語言研究的意義與方法》,他認為,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及佛典的漢譯,印度文化和思想對中國文化,如文學、藝術、醫學、天文等多方面產生了極大影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神」、「龍」等概念原本都很抽象,但受到佛經中大量起源於印度的故事影響,自編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志怪小說(如干寶《搜神記》)開始,這些抽象的「天」、「神」、「龍」都變為很具體的,具有人格的形象。另外,佛經翻譯除了對中國小說創新、中古詩歌格式有深遠影響外,還給漢語帶來大批新辭彙、並影響漢語語法、漢語音韻,如:「佛」、「魔」、「鬘」、「剎那」、「玻璃」、「塔」等音譯詞。還又出現了如「現在」、「過去」、「未來」、「真理」、「世界」、「因緣」、「果報」等義譯詞。辛島靜志教授還強調漢、梵比較研究的必要性,呼籲把漢譯佛典與梵語、巴利語等經典或是與其他翻譯對照比較,這樣就可以清楚、準確地找出它們的意思,解開許多疑團,因為佛典不僅是研究佛教、哲學、思想、文化等時的寶貴資源,也是研究漢語辭彙、語法、音韻時不可取代的材料。而這背後需要幾代學者扎紮實實的積累研究。



辛島靜志教授

陳明老師指出,佛經翻譯不局限於漢文化圈,也不局限於中古時期。以全球史的角度,從東方文化的視域來觀察,佛經翻譯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其一,就時空而言,佛經翻譯是一項跨越時空、歷經兩千多年的文化傳遞活動。來自波斯(如安世高)、五天竺/印度(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含漢、藏、蒙、滿、維等民族)、朝鮮、日本等地區的僧俗兩道學者們(譯者與助手),投入到這個史無前例的巨大文化「創意活動」之中。其二,就源流而言,12世紀之後佛教逐漸在印度本土消亡,而佛教在中國、東南亞和東亞紮根,並且在20世紀上半葉,返傳印度,促使印度佛教的復興,其中佛經翻譯功不可沒。在印度之外,佛教四處開枝散葉,漸成參天大樹,對古代海陸絲綢之路的形成與興盛起到促進作用。絲綢之路並非依賴絲綢的貿易就可形成,作為文化交流的媒介與橋樑,佛經翻譯與絲綢之路的宗教與文化傳播有密切的關聯。其三,就知識譜系而言,翻譯佛經中蘊涵的不只是印度的佛教知識,翻譯佛經實際是印度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其中涉及印度的哲學、宗教(婆羅門教/印度教、耆那教)、科學技術(天文、占星、建築、製糖等)與醫學(阿輸吠陀、佛教醫學)、藝術與圖像(畫像、雕刻、造像)、文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詩偈、文論等)、民俗與術數、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知識。可以說,翻譯佛經已經成為建構古代東方學的主要史源之一。其四,就文化的流通、融合與生成而言,佛經翻譯是非常複雜的文化轉換的過程,比如譯者對原典術語的理解,並對譯語的選擇、確定與闡釋(如「格義」手法的運用)等。佛經翻譯還伴隨了譯場的講經,以及不同知識背景與宗教身份的學者們對譯經的註疏。其五,就技術而言,佛經翻譯有直譯、意譯等不同的手法,歷代譯經大師們總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八備說」、「五不翻」等翻譯理論。從翻譯學史的角度也可總結佛經翻譯的方法、理念、價值與意義。此外,佛教譯場的組織和運作,不僅直接影響譯本的質量甚至狀態,而且涉及到政教關係、佛教與其他宗教(如儒、道、印度教等)的衝突與調和等社會問題。目前佛經翻譯的意涵似乎也可以進一步地擴展,需要我輩共同努力。



陳明教授


在提問環節中,朱冠明教授向辛島先生提出有關漢語辭彙如何借鑒佛經翻譯的問題,比如《水滸傳》里使用「目今」、「現今」,而沒有「現在」這個辭彙,「現在」作為常用詞是在明代以後。為什麼在佛教影響逐漸減弱的情況下,這些辭彙反而融入漢語?辛島先生認為,某個辭彙在文獻中沒有找到,不一定代表文獻中確實沒有記錄,可能因為文獻遺失。《水滸傳》傾向於文言,同一個時代,老百姓與和尚們可能會用「現在」、「過去」、「將來」對話,儘管我們在文獻中沒有找到——可能就是文獻中沒有記錄。朱冠明教授還與陳明先生探討了佛教文化為何在魏晉南北朝形成高潮的問題。陳明教授指出,佛教的傳播與其內在動力、當時的社會結構、時代特徵均有關聯,另外佛教比較適於當時中國的文化理念,這可以在歷史中找到更多的答案。龍國富教授則分別與辛島先生和陳明先生探討了佛教詞典編輯,以及佛教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等問題。


朱冠明教授


另外,與會的刁晏斌教授和郭英德教授就現代漢語及佛經翻譯的口語與書面語問題提問。幾位教授均肯定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認為佛經中有俗語存在,很可能與佛經的傳播方式、民間的普及化有關,過去的語言研究比較粗線條,現在則需要區分層次的細化研究,現代漢語史的書寫還需要更具包容性的概念界定。



在學生提問環節中,歷史學院的同學提出,現存的佛經很多梵語不存在了,有些佛經經歷了一次甚至兩次的翻譯,加入中亞或者中國的文化,會不會掩蓋印度文化中的本來面目。陳明教授回答,研究印度歷史,用漢譯佛經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不能局限於此,可結合其他國家的文獻,多參考佛教戒律、佛教與商人的研究,相關領域目前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辛島教授補充,大乘佛教中的許多經典是由犍陀羅語翻譯成梵文的,還應閱讀第一手資料,一定會有所啟發。

最後,龍國富教授對本期論壇做了總結髮言,並重申京師論壇的宗旨與意義,至此,第七期京師論壇圓滿結束。




本文章由京師文會出品,轉載需同意


WEN



HUI


jingshiwenhui


?


顧問


主編


圖文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文會 的精彩文章:

馮曉玲:黛玉:晚生三百年,我准能當個好博導 | 【小說新話】
李小龍:郭英德教授學術研究管窺 | 【學術動態】

TAG:京師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