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姻為什麼不幸福?」——影響婚姻的七大因素
2018 / 03 / 21 星期三
出品 | 邊城情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
後台常常有人會問我,幸福是什麼。這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也沒有辦法給大家一個標準的答案。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來點乾乾乾貨,分享下影響婚姻幸福的因素,很多不利於婚姻幸福的因素,是可以提前規避的。
01
身體條件
還記得前幾天文章的笑話吧,一對結婚前的男女,被問到有沒有做身體檢查,男孩臉一紅,說檢查了,是個男孩。
這種事情,我遇到過,親戚家的妹妹,去年打算結婚,在做婚前檢查的時候,男孩查出來白血病,現在兩個人沒分手,但也沒有結婚。
如果當時兩個人沒有做檢查,只是直接去登記了,我不太敢斷言,這個新婚的小家庭,在得知病情以後,會遭遇什麼樣的風雨。
身體狀況,不止影響自己,更多的是影響兩個人的關係,甚至是對方家庭對你的看法。
02
心理條件
特爾曼曾經說過:從婚姻里可以得到什麼,就要看帶入婚姻的是什麼。婚姻不和的最大因素是夫妻雙方或任何一方本來就有不快樂的傾向。
把個人的態度、喜好、嫌惡、習慣以及情感反應的模式,帶入到一段婚姻里,這些都是決定你是否能有和睦相處的傾向。
意思是即便我們結婚了,也不會和過去完全的告別。過去的經歷、環境、際遇塑造了如今的我們。你從前的一些東西,都會延續到婚姻里。
1)對配偶的認知能力
婚姻裡面,如果你認為配偶的認知能力和你是相當的,就會覺得彼此是平等的,互相認可的。但如果你認為對方是愚笨的,無知的,那麼在長期的婚姻生活裡面,對方也能感覺到。還有一些夫妻,你總能聽到他們是互相否定的,互相不認可對方的觀點。慢慢的就會產生矛盾。
2)情緒的穩定性
婚姻生活中,不論遇到大小事情,如果你的情緒,是穩定的,積極建設的,和焦慮的,急躁的,所做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對兩個人婚姻關係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3)獨立性
這裡的獨立性,不是說你工作經濟的獨立,而是說你的人格是否獨立。
我有一個表姐,年前離婚了。我問她原因,說是她老公,因為要不要給我表姐買一個戒指作為新年禮物,問了他姐姐,又問他媽媽。
他姐姐說你們兩個人的事情,我不管。後來他媽媽說都結婚這麼多年了,買不買戒指又能怎麼樣。
我表姐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因為結婚的時候我表姐家庭條件較好,屬於不顧家裡反對執意要嫁的。當時兩個人也沒有錢買婚戒,只買了一對便宜的銀戒指,所以戒指就成了表姐的心結。
這件事,表姐夫也是知道的。表姐要離婚,並不是因為不買戒指,而是因為表姐夫一直是沒有主意的人,做什麼事情都要把別人的意見混進兩個人的生活中,不是一個獨立的人。
表姐說萬一以後再發生其他的事,怎麼辦?他也只會反覆去徵求別人的意見。
03
經濟條件
「貧賤夫妻百事哀」,當兩個人的經濟條件較差的時候,會更加的精打細算,難免有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更甚會有攀比心態,認為別人家有什麼什麼,這樣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由經濟條件引發的不良情緒,或者說爭吵。
04
職業
穩固婚姻裡面,夫妻雙方的職業,往往是穩定的,具有社會地位的。但如果兩個人的職業變動特別大,是有波動的,也會是影響幸福婚姻的一個因素。
05
受教育程度
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是婚姻觀。
受教育程度接近的,婚姻幸福指數會比較高。
受到傳統婚姻觀的影響,大部分會認為男性的教育程度高過女性,婚姻幸福指數也是比較高的。相反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比男性高,那麼這段婚姻的幸福指數就不會太高。
06
結婚前與父母的關係
結婚前與父母關係比較好的人,會更加擅長溝通,善於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以後的婚姻里,也會傾向與伴侶的溝通。
但如果婚前與自己的父母關係不好的人,往往在兩個人的婚姻里,也很難處理好與對方的關係。他會把對父母的愛,轉嫁到對愛人的身上。但也會把自己無法坦然父母的這一面,帶給愛人,導致自己無法在深處坦然面對愛人。
這就是和父母的關係,干擾了這段婚姻。
07
父母的婚姻狀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父母的婚姻,如果是美好的,和睦的,他的心理會很健康,並把這種健康的婚姻模式延續到自己的婚姻里。
相反,如果父母的婚姻狀態是整天吵架、冷戰,即使他心裡排斥,憎惡這種婚姻里的模式,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父母那樣的生活態度。處理婚姻里問題時,會不自覺的選擇父母的方式,他已經習慣了父母吵架,習慣了這種解決辦法。
以上講到的影響婚姻的因素,很多都是可以規避掉的,並不是必然的因素。
婚姻其實就像撿貝殼,並不是要撿最大、最漂亮的,而是要撿自己最喜歡的,最適合自己的。


TAG:邊城情感心靈觸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