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為抗日作出一突出貢獻,離開時僅有2箱衣服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為抗日作出一突出貢獻,離開時僅有2箱衣服

十四年侵華戰爭,無數中華好兒女在這次戰爭中湧現出來。有些人被稱為英雄,因為他們首當其衝的將生死置之度外;有些人則是以自己的智力被稱為英雄。戰場上是武力與智力的結合,是槍桿與筆桿的結合。像魯迅他們都是那種真槍也許鬥不過別人,但是筆杆子的殺傷力更甚於槍桿。李承干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未上過戰場,卻為抗日作出一突出貢獻,離開時僅有2箱衣服。他在戰爭中的貢獻,與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的威力有的一拼。那他究竟做了什麼呢?李承干生於晚清時的湖南地區,後來被送去了日本留學。畢業後的他,雖學富五車但卻碰上軍閥割據,所以滿腔抱負無法揮灑。

直到1927年,李承幹才擔任金陵機器工務科科長之位。當時的局勢雖比軍閥混戰時期要穩定,但是卻是依舊不安寧。故而兵工廠顯得尤為重要。況且當時官員腐敗現象特別嚴重,更是加重了李承乾的負擔。畢竟是海外留學生,實力等各方面都比較強。李承干想要復興兵工廠,勢必會得罪一批人。畢竟是工廠就會有財產糾紛、權力糾葛,李承乾的這一改革一定會對其他人員的錢財造成損失,所以李承干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故而他遭到了誣陷。清者自清,虛有罪名終究抵不過真相,這一次的陷害,並沒有將李承干打敗,反而讓他因此否極泰來。由於查出廠長貪污故而被撤職,很自然地李承干榮升為廠長。

他的權力增大後,致力於除舊革新,將金陵機器局進行了一番大改造,可以說是經歷了脫胎換骨,不久後,兵工廠呈現出煥然一新的局勢。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的武器設備呈直線式增長,精確度和威力都提升了不少。沒有什麼道路是可以一直平坦順利的,在日本全面侵華期間,金陵機器局又瀕臨滅亡,李承干為抗日作出一突出貢獻,這便是成功地將已經製造出的彈藥運輸出去,為前線將士抗日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同時也使得兵工廠聲譽一度大增,不久後便躍上全國首位。據後來的史料記載,抗日期間,我國50%的子彈大多來自於金陵機器局,倘若沒有李承乾和金陵機器局的努力,那麼我國反侵略鬥爭不知要如何去打。倘若沒有他,我國的十四年抗戰很可能會更長,畢竟沒有武器裝備,拿什麼去與武裝到牙齒的日軍作戰呢。

筆者認為,李承干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他的貢獻、他的氣魄絕不比任何一位烈士少,他一生都沒有娶妻生子,為了兵工廠他甘願做一個單身漢。而且更為難得的是,在這個肥缺崗位上,李承乾的個人財產卻只有2箱換洗的衣服,可想而知他為抗戰作出的貢獻,一生清廉,值得後世推崇和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此人攜帶光緒帝緊急出逃,餓的發慌連秸稈也吃,對洋人說了一句無恥的話
此國派4000人援華,其中一支250人的連隊,拿一特殊武器立一大功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