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澤亮:用畫面語言向傳統文化致敬

黃澤亮:用畫面語言向傳統文化致敬

人物介紹

黃澤亮,任教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湖南省工筆畫學會理事、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長沙花鳥畫家協會理事、湖南省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會員。

用畫面語言向傳統文化致敬

《白色灰燼》工筆,116cm×61cm,2016年,黃澤亮

「我是一個對文化有很深迷戀的人,愛藏古籍文玩,讀書,也愛畫古籍畫冊、文化物質殘片灰燼、書齋書院。常常在藝術創作和文字的跳躍間,讓生命回歸最舒適的狀態。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日子過得簡單而充實,正所謂「人間有味是清歡」。

個人認為,這種生存狀態正是我們從事藝術創作所需要的。閑讀歲月,靜品流年,將唐詩宋詞宋畫畫入創作中,在品讀與描繪間找到藝術的坐標。我畫古代詩文古籍畫冊,源於讀書人對書籍的天然熱愛。書籍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人類文明的主要標誌之一。典籍中涵蘊深刻的社會內容、璀璨的思想光芒、完美的表現形式和精湛的藝術手法。在誦讀中進入理想的古樸純美的世界,我們的靈魂便會擺渡到精神的彼岸,你會感受到寧靜與安詳,心靈得到了凈化和升華,從而生命得以滋養。

景極為畫,畫絕成詩

《藏真集》工筆,113cm×59cm,2015年,黃澤亮

我的畫中多次出現蘇軾、陶淵明等詩人的詩詞,我喜歡蘇軾豁達樂觀的性格,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讀東坡之詞可洗心。陶淵明則安貧樂道,崇尚自然,「把酒話桑麻、帶月荷鋤歸、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雲無心以出岫、知來者之可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敬佩先賢情懷,學習傳統文化,可安慰我的靈魂。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我多次把其中的名篇章節畫入畫中,用繪畫的方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我的作品中唐詩宋詞古籍往往與宋畫搭配,為什麼要畫宋畫?因為宋畫作為一種美學基因,已植入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喜歡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藝術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人物、山川、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唐詩宋詞配宋畫,永遠的文化經典!

明淵自在,心猶似水

《讀書可拂塵》工筆 ,116cm×61cm,2016年,黃澤亮

我畫文化物質殘片、灰燼則是出於對尊重文化的呼籲,對過往歷史的悲憫。讀書人要有文化擔當,歷史上的燒書毀書事件令我痛心疾首。想想這些奄奄一息的古籍,它曾經陪伴了多少歷代的讀書人,與愛書的人經歷了多少的艱難!而文明與愚昧野蠻的搏鬥並非每一次都會羸,烽煙四起的戰爭年代,一時間「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多少珍貴典籍、文物付之一炬,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巨大的痛苦。世界在不斷地變化前進,可是這種文化傳承之殤依然時有發生。畫殘片、灰燼的初衷是想時刻警醒著人們,但願人們獲得文化的解讀能力,加倍珍惜這些所剩不多的文化物質。作為一個靈魂有形的文化人,總希望美好的事物得到保存和文化不斷前行,讓我們給文化物質以超常的禮遇!延續中華文明血脈,傳承民族文化經典,用愛與生命守望精神家園。

好在從古至今都不會缺少讀書人,書與讀書人的碰撞就有了書齋書院。就如我創作《讀書可拂塵》《書院》中溫馨的景象,讀書人的身心通過書籍、書齋、青燈獲得了生命的寄託與統一。如果在書籍中獲得了足夠的文化力量,我們就可以走出書齋,社會上又一次出現建構的高峰,開創文明的新紀元。「

作品欣賞

《東方紅》工筆 ,147cm×83cm,2018年,黃澤亮

《舊時月光》工筆,118cm×62cm,2017年,黃澤亮

《誦明月之詩》工筆,116cm×61cm,2016年,黃澤亮

《文明的碎片》工筆,116cm×61cm,2016年,黃澤亮

《洗心塵》工筆,116cm×61cm,2016年,黃澤亮

《閑讀書》工筆,113cm×59cm,2015年,黃澤亮

《閑居頌》工筆,118cm×62cm,2016年,黃澤亮

《文明的殘片》工筆 ,188cm×73cm,2018年,黃澤亮

《書院》,128cm×60cm,2012年,黃澤亮

精選留言

朱訓德:

我們要重視學問功課的修為,要重視人文情懷的培養。有人文情懷的學養才是開創未來人生的需要。在「儒釋道」的學問里,參透古今,參透學問,對於我們從事藝術創作是需要的,參透以後,你就可以穿越古今,獲得一片生機,新的希望。

黃澤亮:

文字以宋版古籍的方式引入繪畫藝術創作,成為表現畫面內容的重要元素,讓《與古人對話》系列作品不僅具有形式美,更具有詩意和人文氣韻。畫面文字與款識文字相互補充、相互融合,共同構成一幅整體的藝術作品,重構了繪畫欣賞的新視角,當人們在賞畫讀文中產生些許心靈的悸動、讀出一點永恆、若有所悟時候,身心就達到了某種修鍊。

可鈞:藝術創作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看起來這個事情很簡單,甚至令人不以為然,其實發自內心的「喜歡」,其背後是「天性」,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非常珍貴的精神空間。澤亮這系列創作我感受到了他獨特的思考和經過長時間藝術語言的探索所得到的語言表達與方式,過去與現在、虛擬與現實構成了一種屬於他的藝術方式。

禹雲貴:亮亮的創作,來自他對當下文化人生活空間的關注,真實、自然、質樸。藝如其人,他的系列工筆清新、細膩,沒有當今很多藝術家的浮躁之氣,內斂中體現出紮實的功力。

曹海英:讀書、思考、畫畫,澤亮同學的這一系列作品把我們帶入一個清靜的文人世界。他的日常生活就詮釋了藝術創作的整個過程,獨具個人面貌。

石為:澤亮的生活簡單,不浮躁,他堅持朝著一個方向在前行,走著走著便走遠了。

周志高:讀澤亮的作品,感覺不到絲毫塵世間的俗氣與喧囂,也沒有躁動不安的靈魂,我隱隱而又清晰的看到了一代代先輩文人的背影,感到陣陣書香沁懷而來……

劉菲菲:真正的好作品應該是乾淨的,單純的。你的作品不染一絲塵,就象你對藝術的態度一樣,是單純的愛。

藍天:讀書,於我骨子裡來說,是蓮心獨苦,養得精神,方可苔花也做牡丹開,逼視萬物;畫畫,是彈琵琶的輕攏慢捻抹復挑,是京腔京韻的唱念做打,更是福嚴寺老僧的阿彌陀佛三萬聲,期間啊,聽得見流光的過往,看得見青發的褪落。三遍二遍,十遍八遍,落入紙中全不見,我也是把我酸辣的日子化為帶色的水,敷入膠礬的宣紙中……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梁峰: 古人在哪裡? 我想,古人如茶氣,許多才氣茂盛、風華明麗、有思量、有性情的人在壺中泡過,即使才己沒、華己逝、性情己耗、即使人己死、但是人氣還在,彷彿茶氣。些種氣息須「坐馳」以對話之。澤亮老弟即是在飄浮於空中的幾百年、幾千年的茶氣中呼吸、冥想、如朵朵蓮花。

葉曉蘭:一頁頁古書,閑閑散散翻開,行間斑駁的字里都有淡淡的油墨香……閑讀歲月,靜品流年。澤亮藏書、讀書、更愛畫書,在品讀與描繪間找到了藝術的坐標。他有著對生活的疏淡,不太講究物質的享受,只追求心靈的品味。常常在藝術的創作和文字的跳躍間,讓生命回歸最舒適的狀態。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日子過得簡單而充實,正所謂「人間有味是清歡」。

方笑:生命的豐饒與深厚,其實是奠立在審美的基礎上的。有幸,我在亮亮的畫作上見到了一個用全部力量與熱忱來感知美的存在的身影。加之,其多年來對美的沉思,更是開啟了一個只屬於他自己記憶長存的歸宿之地。願清風長拂案,漫贏時空流轉。

傅安琪:尺寸之間,痴禪盡顯。雖不言,勝萬言。

彭倩:落墨有情,畫家筆下的書籍不僅是一方事物,更是傳遞著他的精神,寄予著他的情感。讀書而作畫,保留那一瞬讀書所帶來的思考、思想。以文生思,思而作圖,圖亦可再思,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思想文化以這種方式去不斷地散發和傳承。一類很棒的題材,一個有思想的展現。

庄旭:於我而言,古籍是解讀解密歷史的一種佐證,透過這些記載去了解當時的社會世情,嘗試著理解歷史人物的所思所想,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已撲面而來。

網友:品銘讀書畫畫,執筆寫流年,靜靜地將過往安放。

驚鹿:感極而詩生,心醉而畫成,一道畫色,又是幾層心波 ,幾道秋痕。一筆龍蛇,又見二三枯榮 ,四五風華,六七端容 , 八九歲遺,十興十盛 ,百千呼聲,回神,是千千萬萬,遷客騷人 鐵骨錚錚。

責任編輯丨郝麟 審核定稿丨江志強

部分內容轉自湖南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院青年 的精彩文章:

作品欣賞│細膩、唯美的人物,在他筆下表現得淋漓盡致

TAG:美院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