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工男眼中的區塊鏈到底有什麼價值

理工男眼中的區塊鏈到底有什麼價值

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柴山 實習記者 江昱妍

資深編輯|倪敏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的產物,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相適應的結果。」

「未來的數字社會裡會更加重視數字資產、個人信用、數字化生活方式,區塊鏈技術及其代表的生態,也許是進入未來的數字社會的一把鑰匙。」

日前,張瑞東教授在美國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接受《浙商》雜誌電話專訪時表達了上述觀點。

張瑞東博士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奧克萊爾分校計算機信息系統學終身教授,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互聯網與創新金融研究中心區塊鏈工作室負責人。

▲張瑞東教授

Q=《浙商》雜誌 A=張瑞東

Q:當前區塊鏈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區塊鏈火爆主要是因為數字貨幣的火爆,尤其是比特幣過去幾年被熱炒(單枚比特幣價格自2009年誕生以來,從0美元到最多時接近2萬美元再到目前的9000美元,跌宕起伏,累計漲幅驚人)。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全球範圍內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的興起,很多區塊鏈項目都包含相關代幣的發行,這個代幣既是一個融資渠道,同時也可以上數字貨幣交易所交易。

可以說,區塊鏈是一個新的投資風口,風險投資的狂熱,包括很多私募基金和散戶已經進入到數字貨幣,進入到區塊鏈裡面,這些都助推了區塊鏈從概念到創投層面的火爆。

Q:區塊鏈出現的社會背景,您認為是什麼?

A:總的來說,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的產物,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相適應的結果。

區塊鏈是加密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是用來實時交易和交割、永久儲存交易數據的,是由分散式的多節點組成的。在2008年中本聰之前(註:2008年中本聰在互聯網上一個討論信息加密的郵件組中發表了一篇文章,勾畫了比特幣系統的基本框架),很多人也提出過數字貨幣的概念,然而他們沒法解決數字貨幣在網上重複使用的問題,但是比特幣及區塊鏈從技術的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共識和交易的透明性。

隨著智能手機被廣泛地使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我們越來越依賴數字生活。儘管我們目前非常依賴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但未來的數字社會裡會更加重視數字資產、個人信用、數字化生活方式,區塊鏈技術及其代表的生態,也許是進入未來的數字社會的一把鑰匙。

Q:我們看到雖然區塊鏈概念十分火爆,但是真正落地的項目並不多,您怎麼看待這一現狀?

A: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區塊鏈技術目前並不是很成熟,技術的成熟周期一般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如果將2015年作為區塊鏈元年,至少要到2025年左右我們才能看到比較成熟的比較大規模的應用場景。

二是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技術是多個節點分散式記賬的一種方法,比特幣有一萬多個節點,以太坊有好幾萬個節點,(註:以太坊,即Ethereum,是一個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而且這兩者都是全球分布,頗具規模效應。只有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規模上去了,才會產生較大的價值,這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三是國家層面的監管問題。我覺得區塊鏈技術落地首先會出現在B2B領域(企業對企業),比如說資產轉移、跨國匯款、有價證券的交割、數字資產的管理等方面。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解決了線上匿名交易的問題,但是這種大規模的貨幣資產轉移如何監管,還需要時間去探索。

四是區塊鏈技術人才的匱乏。目前全國高校的計算機學院還沒有區塊鏈專業,很多區塊鏈人才都是關聯專業轉過來的,還不足以滿足現在區塊鏈的發展需求。

Q:您覺得現在我們對區塊鏈的理解可能還存在哪些誤區?

A:首先我認為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有區別的,如果說互聯網是一把通用的螺絲刀,那麼區塊鏈就是特定的開罐器。互聯網技術可以無處不在,但是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是有特定要求的。

其次,不能把區塊鏈等同於數字貨幣。各種數字貨幣、代幣、ICO帶來的一夜暴富其實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影響,現在存在的1500多種數字貨幣必然會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留下的會很少。

再者,區塊鏈是一種基於共識的信任機制,區塊鏈的信任也是需要條件的,共識機制解決的是鏈上的信任關係,但是鏈下的信任也很重要,譬如虛假的東西上鏈,鏈上又如何確保真實?所以鏈下沒有信任,鏈上也不會有信任。

最後是區塊鏈的應用不是萬能的,要認清它能夠解決的真正的問題。應用的開發需要時間,不能急功近利。

Q:對比中美兩國,您覺得在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發展上二者存在哪些差異?

A:區塊鏈技術從一開始就有個天然基因,就是開源,比如原代碼開源、創新社區開源、上鏈開源以及鏈上交易透明。這對促進技術的發展作用巨大。可以說,目前中美兩者發展的差距不是太大,國內的區塊鏈與國外都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

主要的差異體現在技術開發環境的側重點不同。對於區塊鏈技術及其他新興的技術,我們政府的倡導及支持力度比較大,全國各地的省市兩級都有各方面政策引導及扶持,相關創新園區也都有很多優惠政策。而美國主要是風險投資的力度比較大,矽谷吸引了很多這方面的資金,包括來自我們國內的私募基金,華爾街的傳統金融行業也積極尋求區塊鏈潛在的應用。接下來幾年的差別,大概就看應用的突破以及誰能上規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浙商網 的精彩文章:

下一個獨角獸來自哪裡,有人說是這個行業
這個帶著使命的全國兩會報道組會關注什麼…

TAG:世界浙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