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關於《Digger》的十個封面,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Digger》的十個封面,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同事們閑聊起這些年的奮鬥歷程,都覺得每次封面的計劃、敲定、執行其實都是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往事。於是,今天,我們將同大家一道回望往昔中那些,關於《Digger》封面,你不知道的事。






一切的開始總是帶著些慌亂的美好,第一本《Digger》封面的誕生也是這樣。用一張圖片,在封面上呈現我們對於SNEAKER文化的理解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在各抒己見之後,最後有了這樣一個折衷而出色的方案——正如你所看到的,構成我們心目中球鞋文化的,從來都不是單獨某一雙作品,而是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更迭,以及埋藏在這些時代中的記憶。







在這本封面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青春里的印記。這本書發售之後,我們也在微博上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者互動活動,猜中了全部封面鞋款的朋友,相信如今,也依然和我們一樣,深愛著球鞋。



如今,這本書在淘寶上價格高企,不得不說,這也是中國球鞋文化發展歷史上的一個奇蹟。







當時,即將發售的Yeezy Boost 350成為毫無爭議的封面選擇。封面這張看似簡單的圖片,卻是Digger團隊遠赴上海,奮鬥了一整個下午的成果。那次的拍攝過程當中,一張簡單的景物圖背後卻是醞釀了無數次的光線選擇,將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做的有滋有味,成為了那次封面拍攝最有趣的地方。




其實,在確定這張圖片的過程當中,內頁中所用的一張圖片差一點成為了後面的封面,如今看來,也是有點慶幸當時的選擇。






科比的封面拍攝,直到今天,依然是我眼裡職業生涯中最美好的記憶。那次短暫的拍攝,把我這樣一個資深的科黑硬是在一瞬間變成了他的粉絲。拍攝前夜,我們修改計劃直到凌晨三點半。拍攝當天,科比到來之前,我在一場紙上密密麻麻的用英文寫滿了要跟他交代的事情和我要向他介紹的情況。




拍攝一個這個級別的球星,我們的攝影師也是緊張異常。但科比那標誌性的笑容,堪比專業模特的Pose,讓這次拍攝變得順利異常。當然,也正是因為和Nike籃球傳播團隊細緻而漫長的溝通,做足了功課和準備,才有了封面上科比那充滿暖意的笑容。






做一本有關於Jordan的書,是團隊每個成員多年來的心愿。所以在這本Digger的封面策劃中,我們嘗試了許多可能,包括在金色版本內頁中所採用的溫感變色效果,也拍攝了將超過100雙Air Jordan堆在一起的畫面,可反覆的推敲,還是覺得離我們心中的完美相去甚遠。




是我們的美術總監賈老師,力排眾議選擇了這張Jordan本人與Air Jordan 1的老照片,在Air Jordan 30誕生的那年,我們並不知道這張照片和Air Jordan 1會成為Air Jordan XXXI的設計靈感。來自命運的巧合,讓我們倍感欣慰,之後,這本書到達了Tate手裡,前段時間與他在洛杉磯重逢,他依然記得當年的故事。







更令我難忘的是,在Air Jordan XXXI發布會的那一天,Jordan Brand的全球市場副總裁Brian O`Connor,將我手拿那本書和一雙元年Air Jordan 1的照片,發給了Michael Jordan。







第五本封面拍攝的過程則是充滿了變數。封面的故事早早確認了「大哥」李宗盛的專訪,於是,我們理想當中的封面是一張他的肖像,但大哥不喜拍攝的習慣,也確實需要被尊重。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是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想到的Plan B。在做這張圖片後期的時候,我的同事們單曲循環著這張專輯,辦公室也在那段時間裡,滿是青春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Digger第一次用Leica拍攝封面,我們覺得,沒有什麼會比那份來自德國的嚴謹和歲月感更適合詮釋「大哥」的那些深邃而充滿人生哲理的作品。






第6本《Digger》的封面我們採用了手繪的方式,我們的美編Lizard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一筆一筆勾勒出了Curry俊朗的輪廓。這是我們的一次自我突破,也是對於內容呈現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一年以後當Stephen Curry自己拿起這本書的時候,那認真而投入的神情,無疑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






這一本《Digger》,在第一次選題會的時候,我們就想用帶有數字7的鞋子來講述一段特別的故事。當時New Balance大熱的247就這樣成為了封面的主覺。在北京尋找高台拍攝一張這樣的照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與無數安保、大媽鬥智斗勇過後,有了這樣一張照片。這樣的圖片風格,也成為了那一年,很多運動鞋品牌官方廣告的不二選擇。







我們第一次嘗試著將Digger的Logo嵌入到封面的整體設計之中,這個鞋盒,是我們的美術總監Jason最為得意的作品之一,巧妙的設計完美的詮釋了PE鞋款的主題。短時間內大賣的市場反應,印證了我們嘗試的成功。



Digger視覺上的轉型,也從這本書,正式開始。







時隔一年,Stephen Curry,這位正在改變NBA甚至籃球運動的兩屆MVP巨星再次登陸《Digger》封面。在享受大中華區唯一拍攝媒體這份殊榮的同時,航空管制所帶來的航班延誤,一度讓這次封面的拍攝一度有驚無險——這樣的插曲,也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Digger辦公室內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除了拍攝封面以及同期進行的專訪,Digger Studio在每年夏天,也會和Under Armour攜手為大家帶來Stephen Curry在各個城市的店鋪活動。從上海到瀋陽,再到杭州,我們一路見證著Stephen Curry的偉大之路,而他,也伴隨著Digger的茁壯成長。






對於所有Digger的讀者,甚至所有熱愛球鞋的人來說,Air Force 1,這個已經悄然走過三十五周年的名字早已不是一雙復古球鞋那麼簡單,它更多地已經成為一種具有時代意義的圖騰,一份深埋在內心卻不斷跳動的情愫。和對於Air Jordan系列一樣,製作一本專屬於Air Force 1的特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件。除了要收集大量的資料,更是要在封面上尋找到一位真正能夠代表我們對於Air Force 1認知的重量級人物。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他就是Edison。







在拍攝過程中,除了Edison的高度配合,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懷抱球鞋那一瞬間,保留著堅定與自我,卻更充滿溫情的目光。鉛華洗盡,經典依舊。Edison懷抱的,是他不變的夢想與追求,亦是我們未曾老去的青春。有趣的是,在封面拍攝之後,Edison本人也對於這次拍攝非常滿意,並且在包括微博等社交平台上PO出了這張將載入中國SNEAKER文化歷史的照片。









謹以此文


感謝《Digger》創立以來


不斷給予我們

支持和

幫助的朋友們!







往期推薦






緩震?耐磨?保護?

這雙跑鞋比你想像還厲害!




有錢任性!"吳亦凡"10萬元求購一件Supreme?下面回復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7SNEAKER 的精彩文章:

以未來之名,Nike舉行「Future of Football」創新產品發布會
黑黃傳奇,SoleFly x Air Jordan 17 Low 「Lightning」

TAG:L7SNE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