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湮滅》:又一部神片,還是神經片?

《湮滅》:又一部神片,還是神經片?

2018年第一部科幻爆款,由亞歷克斯·加蘭執導,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湮滅》官宣引進內地,定檔4月13日。

可以說,在《降臨》之後,這是中國內地觀眾有幸能夠在影院里欣賞到的又一部科幻「神片」。

這裡所說的「神片」,通常有兩種解釋——

一,是指「神作」,就是通常所說的劃時代傑作,大牛X貨。

目前來看,《湮滅》似乎還到不了「神作」這個程度,但口碑整體還不錯。

影片今年2月23日率先在北美公映,IMDb評分7.2,爛番茄新鮮度87%,豆瓣評分7.4分,好於73%的科幻片。

這個數據還是有點說服力的,畢竟有近3萬網友打分,1000多條短評,200多條長評。

北美2月23日上映以來,能引起如此多的討論可見影片自有其獨特魅力。

二,「神片」的「神」,有時又是指「神經」,「神棍」,玄之又玄又極具多樣化理解的電影。

《湮滅》正是如此,從不少已看過此片的朋友的評論可以看出,有人嗤之以鼻,認為影片極度缺乏常識,故弄玄虛;有人沉醉不可自拔,一舉將之推到年度科幻片最前列。

如果要我說,《湮滅》很可能是2018年世界影壇第一部神片,也可以說是今年目前為止最具爭議的電影。

這種爭議,從內容到形式,從原著到拍攝,無處不在,直到北美上映之後,達到了最頂峰。

下面,我大致地談論一下圍繞著影片的三大爭議。

如果你還沒有看這部電影,建議諸位朋友先把這篇文章收藏,4月13日內地上映後,刷過一遍再回來。

在盡量不涉及劇透的情況下,先給出官方的故事梗概——

生物學家莉娜(娜塔莉·波特曼飾)為調查丈夫曾經的遭遇,自願加入了由5名女性組成的科學考察隊,去研究美國領土一塊被檢疫隔離的生態災害區域的故事 。

爭議1:

原著小說《遺落的南境》為何能戰勝《三體》奪得星雲獎?

影片根據美國作家傑夫·范德米爾所著《遺落的南境》三部曲的首部同名小說改編,三部曲第一部是《湮滅》,兩部續篇為《當權者》和《接納》。

2014年星雲獎獲獎的就是第一部,共同提名的還有劉慈欣的《三體》(在星雲獎輸給《湮滅》之後,《三體》在次年奪得了世界科幻文學類的另一個大獎「雨果獎」)。

讀過《湮滅》和《三體》的朋友大多會認為從各個方面來講,《三體》都遠遠強過《湮滅》,頗有為國人不平之氣。

我也讀過這兩部科幻小說,也基本同意這個觀點。

從兵器譜來講,《三體》是霸王槍,縱橫捭闔;

《湮滅》是峨眉刺,鬼魅飄渺。

誰贏誰輸另講,但的確不是一個量級。(《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譯本2015年就已經出版完畢,因本人是個可恥的伸手黨,電子漢化版只有第一冊,所以後兩部都沒看)

從另一個角度講,很多科幻書迷也給出了不同的解釋——

《三體》是純粹的硬核科幻,是基於科學基礎進行想像生髮的作品,而《湮滅》則屬於當代文學另一分支「新怪譚」,本質是介於科幻和奇幻之間,更像是一種架空的神話故事(比如克蘇魯神話等等,這就比較複雜了,暫且不做討論)。

因此,非要將兩種不同的文體進行高下的比較有點不公平,就好像讓李白和魯迅分個高下,又或者將《哈利·波特》和《地心引力》做個排名一樣。

這也從另一方面稍稍解釋了不少影迷的疑問,片中出現了不少神秘的形象和難以自圓其說的情節,而給出的解答又比較模糊、似是而非,像是科學道理,又很像歪理邪說。

關於原著還有另一個小爭議,是故事的大框架和蘇聯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STALKER)》頗有相近之處——

如都有一個充滿異象的「X區域」,主人公深入其中探險,尋找自我或者自我毀滅。

這一點被《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作者范德米爾堅決否認,他表示從沒借鑒過任何有關《潛行者》的內容,並自稱創作靈感來自於佛羅里達州西北部的「聖馬克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他經常去那裡徒步,書中很多動植物的原型都來自那裡,他甚至打算有朝一日寫一套《奇怪的自然》叢書。

關於《潛行者》,本人早年曾經看過,徹底看懵看傻,完全理解無能,不明覺厲,至今也沒有勇氣再看一遍,如果要說神片的話,老塔(塔可夫斯基)的片,個個都是神片,《湮滅》難以望其項背。

爭議2:

為何電影《湮滅》與小說《湮滅》內容差別這麼大?

據說原出品方派拉蒙只購買了第一部《遺落的南境:湮滅》的版權,構成了電影的基礎藍本。

但是,我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曾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讀過小說,原著中大部分的情節在電影都沒有出現,人物形象也有巨大的差異。

比如娜塔莉·波特曼的角色,在小說里沒有名字,只以第一人稱「我」來稱呼,其他人的稱呼也都是職業:心理學家、物理學家、測試員等等,波特曼角色的職業是「生物學家」。

小說中的生物學家形象比電影中要更加性冷淡,基本是個全心投入在生物學興趣的宅女,與人疏離、格格不入,對丈夫也只是「愛他,但不是很需要他」的狀態。

而片中的活潑、深情,甚至出軌的一面,都是徹底的再創造。

此外,小說中的生物學家形象不是白人,有一半印第安原住民血統。

關於上面說的這些,以及影片幕後的爭議,派拉蒙高管在《湮滅》成片試映時,曾表達過影片「太燒腦」及「太複雜」,希望進行修改以面對更廣泛的觀眾群,並重拍結尾。

尤其還提到希望把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角色修改得更討喜、更有人情味一點。

但導演亞歷克斯·加蘭拒絕修改,最後是製片人斯科特·魯丁站出來力挺加蘭,才避免了重拍的命運。(製作過《老無所依》等眾多奧斯卡影片的魯丁大概是好萊塢最有眼光、最有權勢的製片人之一了,看看他的作品表保證嚇你一跳。)

因此可見,加蘭在人物塑造時走了條中間路線,實際上相比原著,已經增加了很多人性的部分,基本已經是兩個不同形象了,但雖然如此,依然達不到出品方所謂的「商業片」的要求。

而關於角色的種族改變,他也解釋沒有什麼白人主義的傾向,只是按照演技性格等方面而選演員罷了。

說到導演加蘭,這位48歲的英國人腦洞極大,《湮滅》只是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處女作《機械姬》就曾引起廣泛討論。

加蘭之前是編劇,曾是丹尼·鮑爾的御用,《驚變28天》、《太陽浩劫》、《海灘》等腦洞大開的作品都是出自其手。可以說,《湮滅》之所以和原著差別如此之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加蘭的任性。

加蘭決定拍攝《湮滅》時,和我一樣,也只看過第一部小說,在著手寫劇本之前,他拒絕重看一遍這本書,而且,也沒有讀接下來的兩部續篇(當時還沒出版)。

用他的原話來說,電影將是「小說《湮滅》所做的夢」,會更超現實、更恐怖,也會更美……

加蘭還拿著劇本去請求原作者范德米爾的許可,他解釋道,小說太超現實了,讀的時候就像做夢,所以沒有忠實於文本進行改編。

范德米爾也很配合,表示:「書是書,電影是電影。」

從電影創作的角度,加蘭的做法無可厚非,只是對於書迷多了一重傷害,以至於對於影片情節中的諸多疑問,既無法從書中找到對應的答案,電影也沒說明白,引起巨大爭議在所難免。

此外,我對加蘭沒看過後兩部的說法也保持懷疑,畢竟第一部里基本沒提到人體複製的情節,而影片後半段的落點則全在於此,要說他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那加蘭至少也能得半個星雲獎。

爭議3:

《湮滅》到底是好電影,是好看的電影,或兩者皆不是?

討論這個問題,會涉及部分劇透,想要期待4月13日去影院一窺究竟的朋友,可以放棄下拉。

拋開原著,把電影放到一個獨立的文本來對待,我認為《湮滅》距離「一部好電影」,甚至「科幻神作」還有不小的距離。

因為從故事主線來講,人物的目標和動機都比較薄弱,五個女子組成的探險小隊,目標是一大片未知的神秘領域,之前進去的人都沒回來(除了莉娜的丈夫一人)。

所謂去「尋找真相」,但「真相」到底是尋找一個人(比如異形)、一件物品(比如寶藏),還是一件事(比如偷情),甚至是一個理論(比如宅男都該死),在出發之前都不知道,這構不成強情節。

接下來觀眾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的順勢而為,反正會進去的嘛,反正會死人的嘛,這基本是長期觀影的惰性代入。

此外是常識派的疑問——

比如,為啥X區域外在病房裡都穿著防護服,到了未知領域內部,反而連個口罩都不戴?病毒、輻射,甚至蚊子啊,其他電影里出現的二級危險,隨便來一個,走兩步不就掛了嗎?

比如,為啥前面12組探險隊,包括軍人大老爺們啥的都死翹翹了,這次還要找5個沒有探險經驗的女性進去?給個理由先,難道有證據證明這塊區域只殺精、不取卵?

比如,這5位女主人公不是科學家嘛,進去這麼一個全新的世界,都不搞研究啊?除了主角生物學家采了點DNA,端詳了一下植物,這治學也太不嚴謹了?心理學家只有觀察沒啥作為?物理學家基本就觀天象?地質學家也沒有任何勘探行為,連個坑都沒挖?

比如,這5位科學家心理素質也太薄弱了,好不容易看到了上次探險隊留下的視頻證據,這應該是12次死亡勘探後留下的唯一視覺資料吧,看到視頻里的鰻魚腸子覺得噁心,沒看完就關掉不看了?

喂喂,視頻後段要是還有什麼重大發現、神奇反轉呢,你不看觀眾還想看呢?

等等等等……

只要從硬科幻角度能提出的BUG,這部電影里確實有不少。

也因此,這些情節造成了一部分注重邏輯的觀眾無法投入——前半段已經擺開了架勢,後面卻越走越偏……

在我看來,這應該是編劇兼導演加蘭的問題,誰讓他不重看一遍原著呢?誰讓他想讓書本「做夢」呢?拍出來就是「夢話」嘛。

實際上,原著雖然也比較怪力亂神,但還是盡量在常識上貼近邏輯的。

比如,這次選五個女性組隊,是早有計劃,是通過多次不同類型人群來組隊概率採樣的結果。

而原著中也不是12組探險隊進入全都死掉,實際上有多人回來,只是後來都患癌死去,回來的人在彙報時多少會有內部的一些情況透露,比如空氣、水質等基本情況。

在原著中這五位女子的組隊進入X區域後,也進行了有計劃有排班的勘探、記錄和資料整理,完全不似電影中這般走馬觀花的行程。

而心理學家在原著中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或陰謀)的,她每天都會對其他隊員進行催眠,清洗或干擾她們的記憶,使其他人的精神狀態恢復正常或不正常。

影片中隊員們進入X區域後,鏡頭便剪切為生物學家從夢中醒來,並說自己「什麼都不記得了」,其他隊員也表示實際已經過了三四天,這應該就是心理學家精神催眠的結果,但電影中沒有任何解釋,就轉移到了下一個話題,造成情節的斷裂或是刻意的懸疑感。

但話說回來,如果拋去這些邏輯問題不管,實際上,對於有些電影尤其是非現實主義電影,硬要從邏輯和常識進行錙銖必較的細究,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觀影態度。

看電影,最好抱著更開放一點的心態,畢竟電影是藝術作品,它的很多魅力和美好,不是用大腦分析出來的,而是用感情和情緒感受出來的。

導演加蘭說要拍一個「小說做的夢」,至少在80%的層面上做到了這一點。

說實在話,原著小說描繪的世界是非常華美、繁瑣、混亂和微妙的,各種不存於世的動物、植物、地貌、天象的神奇描繪,對每個人的想像力都是一個考驗。

影片對於異世界的呈現,實際上比很多科幻作品的水準都高,正因為太超現實,才更難在視覺上完成。它成功地把觀眾帶到了一個確實很神秘的世界,而且不簡陋、不低俗,這其實很了不起。

而且,在剪輯節奏的把控上,也非常見導演的功力,這是電影最基本的魅力所在,影片對恐怖氛圍、懸疑氣韻的帶動是相當成功,最後的大反轉和總結也比較有力和到位。

而之所以能引起眾多的討論,是因為影片在主題上的不落俗套,它成功地激起了一些哲學性的命題——

自我本我超我,人類維度,人的本質……等等,能夠真的引人思考的電影,就不會是太差的電影。

另外,影片在細節上也有很多或明或暗的隱喻、致敬或符號呼應,雖然有些語焉不詳,令人糊塗,但一旦觀眾在心裡自我探尋到答案,也會變成影片的另一種美感。

綜上,《湮滅》在我看來不是一部「科幻神作」,但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微信號

world-screen

及時發布熱點影事

有態度的原創影評

貼心的觀影指南

與微信用戶實時有獎互動

2018年第3期《環球銀幕》

快速預購見下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銀幕 的精彩文章:

我總是愛上一部部只播了一季就被砍的好劇
三月這麼多大片,我剛拿的壓歲錢還沒捂熱呢

TAG:環球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