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商業發展如此繁榮,為何軍事力量如此不濟?
宋朝的商業發展如此繁榮,為何軍事力量如此不濟?看完恍然大悟
宋朝的絲、麻、毛紡織業都非常發達。西北地方流行毛織業,四川、山西、廣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織業非常發達。到了南宋時期,廣東雷州半島地區和廣西南部成為棉紡織業的中心。兩浙和川蜀地區絲織業最發達。宋朝政府還在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設立織錦院,也就是官辦的絲織作坊。而相關的印染業也因此發達起來。
宋朝官窯、民窯遍布全國。時有河北曲陽定窯、河南汝州汝窯、禹州的鈞窯、開封官窯、浙江龍泉哥弟窯、江西景德鎮景德窯、福建建陽建窯等七大名瓷窯,和分布在各地的許多大小瓷窯,所產宋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如日本、高麗、南洋、印度、中西亞等地區。其中鈞瓷以神奇的窯變特色和每年36件的稀有產量而位居宋瓷之冠。北宋的瓷器,不論在產量還是製作技術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當時,燒造瓷器的窯戶,遍布全國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官窯(河南開封)、鈞窯(河南禹州)、汝窯(河南汝州)、定窯(河北曲陽)和哥窯(浙江龍泉),是北宋五大名窯。官窯的產品,土脈細潤,體薄色青,略帶粉紅,濃淡不一;鈞窯土脈細,釉具五色,有兔絲紋;汝窯則胭脂、硃砂兼備,色釉瑩澈;定窯以白瓷著稱,並能制紅瓷,其產品十分精美;哥窯盛產青瓷,產品被譽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間,在江西新平設官窯,所造進貢瓷器的器底書「景德年制」四字,這就是後來馳名中外的景德鎮瓷器。在瓷器上雕畫花紋是北宋時的新創,劃花用刀刻,繡花用針刺,印花用板印,還有錐花用錐尖鑿成花紋,堆花用筆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藝美術品。北宋瓷器大量運銷國外,近年來在亞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證明瓷器是當時的重要輸出品。時至今日,宋瓷已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藝術品,而享譽海內外。
宋朝時期,主要的造紙材料包括絲、竹、藤、麻、麥稈等。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紙產地。四川的布頭箋、冷金箋、麻紙、竹紙,安徽的凝霜、澄心紙、粟紙,浙江的藤紙等都聞名於世。甚至還有紙被、紙衣、紙甲等。紙張的大量生產與活字印刷術為印刷業的繁榮提供了基礎。宋朝的印刷業分三大系統,官刻系統的國子監所刻的書被稱為監本,而民間書坊所刻的書被稱為坊本,士紳家庭自己刻印的書籍屬於私刻系統。東京、臨安、眉山、建陽、廣都等都是當時的印刷業中心。當時坊刻書中以浙江最好,稱浙本,四川次之,稱蜀本。福建的刻書以量取勝,稱建本,其中尤以建陽麻沙鎮最多,世稱麻沙本。社會上流行刻書的風氣。其中以臨安國子監所刻的書品質最好。宋朝的刻書以紙墨精良、版式疏朗、字體圓潤、做工考究、傳世稀少、價值連城而聞名於後世。
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兩艘萬料(約600噸)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個隔水倉,一兩個隔水倉漏水,船也不會沉。隔水倉技術,經馬可·波羅介紹,傳入歐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廠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陝西等地區。虔州、吉州、溫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時期,全國每年造船達到三千三百餘艘。到了南宋,由於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貿易日益發達,造船業發展更快。臨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寧府,今南京)、泉州、廣州、潭州、衡州等成為新的造船中心。廣州製造的大型海舶木蘭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舵長數仗,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南宋時代還出現了車船、飛虎戰船等新式戰艦。
富國強兵」是正常國家的定律。富裕的宋朝,似乎也沒有忘記起國防的投入。
請看:
1、宋朝每年的國防開支極為龐大,其和平時代為2000萬貫錢,戰時達到3000萬貫錢以上。這樣高的軍費開支,是我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要知道,宋朝的年財稅收入只是8000萬貫錢左右。
2、擁有高超的智慧和龐大的科技力、創造力。殺傷力巨大的火槍、火炮等熱兵器的成功發明,還有專門破解重甲騎兵的「鉤連槍」的發明、以及專門砍殺騎兵的裝甲部隊的組建,對那些靠冷兵器拚命,靠重甲騎兵衝殺的異族來說,無疑是是致命性的打擊。
3、常年養備著過百萬的軍隊。這對一個人口為7、8000萬的國家來說,是什麼概念來的?而那些異族,合全國之人口不外乎就是幾百萬人。這些軍人訓練有素,且有著良好的體能。這是冷兵器時代作戰的基本要素。據記載,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戰負重是32公斤,訓練負重還要高於這個數值。而就算是現在的美國最精銳特種部隊的訓練負重不到15公斤。
4、宋朝有著我國古代最好的防護裝備。據記載,宋朝的步兵標準鎧甲為29KG,長槍手的鎧甲為32-35KG;弓箭手鎧甲為28-33KG,弩射手的鎧甲為22-27KG。以岳飛、韓世忠等將領率領的以鐵甲、長槍、強弩、大刀、大斧為主的軍隊,屢屢擊敗金朝騎兵,令其聞風喪膽。
5、一大批如宗澤、岳飛、韓世忠、文天祥等甘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將領。然而,就是這麼個富饒、軍費開銷龐大的國家,竟然在抵禦異族入侵時屢屢失敗,最後亡國。這,到底是為什麼?
翻閱歷史,我們的發現,導致外表貌似強大的宋朝失敗的竟然是:
1、忽視現實,決策失誤。
冷兵器時代,沒有強大的騎兵就沒有軍事的強國。而經濟強大的宋朝,竟然沒有建立強大的騎兵!在史載中,我們看到,就算是抗金英雄岳飛轄下的騎兵也不過三千左右。其他部隊的就更少了。這種「重步輕騎」的指導思想,讓宋軍在戰場上陷於被動。宋官場中反對增加騎兵的人的理由竟然是「計一騎之費,可贍步軍五人」。同時,那些高科技產品、具有較強殺傷力的火器,竟然沒有給予重視,沒有加以改造和利用。是宋朝沒軍費?絕對不是,宋朝的年軍費開支可是2、3000萬貫錢啊!錢都去那了?
統治者私心所致。宋朝統治者為了防範武將擁兵自重進而威脅其政權,實行「兵將分離」制度,儘管其擁有過百萬的軍隊,但卻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種違背軍事原則的屯兵做法,疏遠了官兵關係,折扣了指揮能力和協調能力,大大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這是宋朝軍力孱弱的重要原因。
2、統治者貪生怕死、消極防禦、議和苟安。
宋朝統治者面對異族的入侵,沒有採取積極的有效抵抗,而是長期消極防禦,甚至花錢來買和平,送錢求息事。史稱為「澶淵之盟」條約中記錄著:澶州之戰,遼軍被迫求和。經過幾番交涉,兩國議和成功。和約主要內容是:宋每年給遼絹廿萬匹,銀十萬兩,雙方為兄弟之國。
明代馮夢龍的《智囊》記載了宋朝人富弼處理遼國討還「關南之地」時,通過花錢買和平而成功解決的例子。富弼出使契丹,對契丹君主說:「本朝皇帝曾說,為祖宗守衛疆土,怎敢把土地胡亂送給他人。北朝想要得到的,無非就是租賦而已,朕不忍使兩朝赤子喪命疆場,因此便委屈保全土地,增加歲幣??」在增加「歲幣」後,契丹最後竟然答應了。到了南宋,為求得苟安,趙構竟然屈辱地向金主稱臣!
3、奸臣、賣國者當道,國當自亂。
眾所周知,宋朝出了大名鼎鼎的張邦昌、秦檜這兩大賣國奸賊。直到今天,那個被吐沫臭罵千古的秦檜還跪在杭州岳飛墓前,人們天天吃炸秦檜而不解恨。當然,宋朝還出產了丁謂、蔡京、童貫、高俅、丁大全、陳大方、胡大昌、賈似道等等一大批巨奸。宋朝是我國歷史上出現最多巨奸佞臣的朝代之一。奸黨賣國賊們對上糊弄昏君,對下妖言惑眾,禍國殃民。據載,北宋欽宗時,金兵包圍汴梁。李鄴出使金軍大營,回城後竟然盛讚金兵「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又載,北宋末年,中書侍郎王孝迪奉命勒索民間金銀送給金國。這個奸臣竟然他出榜恐嚇京城市民:倘不交出財物,金軍破城,「男子殺盡,婦女虜盡,宮室焚盡,金銀取盡」
4、精英階層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無視國家利益。
當社會經濟得到高速發展,物質生活趨於豐富,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人們的私心惰性就會越發強烈。當那人們習慣了安穩舒服的生活,再要他們退回到困難時期,是極為不容易的。有些人甚至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斷強調的是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利,無視國家利益。甚至會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息放棄國家利益,直至賣國求榮。宋朝是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巨大的商機造就了一大批中產階級。這些有錢商人的目光只是緊盯著眼前利益,無視國家利益。面對國難的發生,他們依然是和精英階層一道享樂至上。那首「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就是那種無視國難,無視前方戰火紛飛,依舊「醉生夢死」的可憐寫照!
其實,也非南宋不想收復失地。而是社會中產階級和社會精英們擔心宋朝廷會增加江南地區的稅收來扶值已被女真人嚴重破壞的收復區,所以強烈反對朝廷收復國土。而朝廷也樂於「順應民意」,毫無作為,偏安江南,直到最終被蒙元滅亡!
蒙古鐵騎雖兇猛,蒙古士兵雖野蠻、嗜血、兇殘。但以宋朝的實力,只要上下一心,發揮全民族的聰明才智,奮力抵抗,是完全可以抵禦它,甚至摧毀它的。然而,歷史卻無情地記錄著宋朝慘遭屠殺,直至亡國的悲劇!
從中,我們除了唏噓不已外,還能感悟到什麼?
在素描教室上課的時候,我者見兩隻黑色的大鳥從窗前飛掠而過。 我問學生那是什麼?他們回答我說: 「那不就是我們學校里的喜鵲嗎?」 素描教室在美術館的三樓,周圍有好幾棵高大的尤加利和木麻黃,茂密的枝葉里藏著很多鳥雀,那幾隻喜鵲也住在上面。 有好幾年了,它們一直把我們的校園當成了自己的家。除了在高高的樹梢上鳴叫飛旋之外,下雨天的時候,常會看見它們成雙成對地在鋪著綠草的田徑場上慢步走著。好大的黑鳥,翅膀上鑲著白色的邊,走在地上腳步蹣跚、遠遠看去,竟然有點像是鴨子。 有一陣子,學校想重新規劃校園,那些種了三十年的木麻黃與尤加利都在砍除之列。校工在每一課要砍掉的樹榦上都用粉筆畫了記號。站在校園裡,我像進入了阿里巴巴的童話之中,發現每一棵美麗的樹上都被畫上了印記,心裡惶急無比,頭一個問題就是: 「把這些樹都砍掉了的話,要讓喜鵲以後住在那裡?」 幸好,計劃並沒有付諸實現,大家最後都同意,要把這些大樹盡量保留起來。因此,在建造美術館的時侯,所有沿牆的大樹都被小心翼翼地留了下來,三層的大樓蓋好之後,我們才能和所有的雀鳥們一起分享那些樹梢上的陽光和雨露。 上課的時候,窗外的喜鵲不斷展翅飛旋,窗內的師生彼此交換著會心的微笑。原來雀鳥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肯留下幾棵樹,只要我們不去給它們以無謂的驚擾,美麗的雀鳥就會安心地停留下來,停留在我們的身邊。 而你呢?你也是這樣的嗎?


TAG:城太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