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3月21日,春分節令,太陽位於黃經0度。農曆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一個「分」字道出晝夜、寒暑界限。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開始,雨水增多,氣候溫和,陽光明媚,是春意融融大好時節,但時有雷雨或陰雨降溫,養生當適調陰陽,安居定志,進食清淡之食。在精神、飲食、起居等調攝和自我保健、藥物使用上,要注意保持人體陰陽平衡狀態。應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牢記養生保健根本,達到機體內外平衡。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適度戶外鍛煉

CHUN FEN

春分節令養生,適度戶外鍛煉也是必要的,如太極拳、太極劍、體操、慢跑、散步、郊遊、登山乃至放風箏、盪鞦韆等健身項目,都可擇而行之。這些項目鍛煉,可使身體在春光中最大限度地吸取大自然活力,採納真氣,以化精血,充養臟腑。多到戶外活動,特別是樹林里、江河畔、湖水邊,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有鎮靜、鎮痛、止咳、催眠、降壓、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等功效,極益養生保健。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靜養

CHUN FEN

春分養生,靜養也是一大妙策。在嘈雜動亂環境中工作較久,或心情煩亂時,選擇安靜環境調養精神,或獨處靜坐,或閉目調息,或聽聽音樂,或練習書法等等,以達到寧神養心、身心皆靜、恢復疲勞之效。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飲食調養

CHUN FEN

春分節氣飲食調養,也如陰陽相半之理,重在緩調。根據體質及宿疾或者宿有陰陽偏頗,選擇能夠調養機體協調平衡的膳食,以緩和之性,補虛、瀉實,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飲食,或注意陰陽平衡。

如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菜肴過於性寒偏涼,以制食後損脾胃而脘腹不舒之弊。若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配以蛋類滋陰之品,達到陰陽互補。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時節,滋補脾胃後天之本,也是養生重點。可適當食用大棗、蜂蜜、山藥之類滋補脾胃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食品。多吃些菠菜、芹菜、萵筍、胡蘿蔔、花菜、柿子椒、油菜、綠豆芽等黃綠色時令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這一時節,也是各種既具營養又有醫療作用的野菜上市之時,如香椿、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等,可不失時機地擇而食之。

食療方

CHUN FEN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山藥扁豆苡仁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做法:白扁豆100克,山藥60克,苡仁50克,三物淘洗乾淨,用溫水浸泡兩小時,入粥鍋,加足水量,煮至粥將熟時,調入油、鹽,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根據口味,以油腐乳佐食,或者加糖作甜食。

功效:有補氣健脾祛濕之功,適於春分時節脾不健運,時有納呆、口淡,腹有悶脹不爽者,亦可作調攝營養早餐。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茯苓大棗粳米粥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做法:茯苓30克,大棗10枚、粳米200克,冰糖適量。將茯苓、大棗、粳米淘洗乾淨,入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爛,調入冰糖略煮即成。

功效:有健脾利濕、益氣養胃功效,適於早餐經常服食,或晚餐調養之食。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大蒜燒茄子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做法:大蒜25克,茄子500克,蔥、姜、澱粉、醬油等調料適量,烹調而成。

功效:以涼血止血、消腫定痛,適於有便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紫斑等病症者。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香櫞大棗陳皮茶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做法:香櫞15克,大棗3枚,陳皮5克,香櫞、大棗、陳皮洗凈,共入鍋內,加適量水,煎湯取汁,代茶飲。

功效:有理氣和胃、醒神健脾功效,適於納呆、肚腹悶脹,心情不爽者飲用。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春分時節,氣溫變化多,時有倒春寒發生,當密切關注,適時調寒溫,以應天時。在精神、飲食和運動養生中,仍然需要遵循中醫對體質、疾病認識與施治規律,講求辨證施養,辨證施膳。可通過辨識體質,謹察陰陽盛衰,根據體質類型,配製葯膳、藥茶和食療方,做好精神調攝養生。可選擇菊花茶,或者甘菊荷葉茶代茶飲,以達調適陰陽,保健養生。春分節令是春意盎然好時節,也是養生中需要特別關注的時候,恰當養生和調適,則能健康愉快。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作者簡介

春分節氣聊養生,內外調理重平衡

周能漢:雲南省南華縣人,執業醫師、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出版中級職稱(編輯)。從事過衛生防疫、衛生行政管理、中醫臨床,方誌編修等多個職業,愛好廣泛,尤喜中醫、文學、科普。曾發表論文、文章100餘篇。現熱衷於研究中醫及彝族醫藥,養生有心得,拜師雲南省名中醫王敏主任醫師,跟師業餘臨證學習三年。拜師資深彝醫藥專家王正坤主任藥師當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之友 的精彩文章:

組字透詩意,問號處該填什麼字呢?
冬參進補正當時,人蔘、丹參、西洋參……到底哪個適合你?

TAG:健康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