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口替代打開半導體行業發展空間 逾3億元大單搶籌8隻潛力股

進口替代打開半導體行業發展空間 逾3億元大單搶籌8隻潛力股

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資本、市場三方合力之下,我國半導體產業高度依賴進口之現狀將得到有效緩解,元器件的進口替代也將為相關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近日,由全球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協會中國委員會主辦的全球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FPD China 2018」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行,根據會上發布數據,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全年銷售達5411.3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晶元製造業增速最高,達到28.5%,全年銷售額為1448.1億元。在進出口貿易額方面,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逆差1932.6億美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6.6%。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已逐漸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然而在靚麗銷售數據的背後,顯著的進出口逆差同樣不容忽視。事實上,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半導體作為現代社會的「工業糧食」,是關乎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型產業,其國產化發展也一直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自2014年設立以來,吸引了眾多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的積极參与,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共募資近1400億元,累計有效決策投資67個項目,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1188億元。有理由相信,在政策、資本、市場三方合力之下,我國半導體產業高度依賴進口之現狀將得到有效緩解,元器件的進口替代也將為相關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在多方利好催化下,近期A股市場半導體板塊整體上行,《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3月份以來,半導體板塊累計漲幅達6.02%,板塊中逾七成個股期間實現累計上漲,其中,國科微(29.89%)、江豐電子(20.43%)、兆易創新(18.66%)、聖邦股份(15.97%)、紫光國芯(14.74%)、綜藝股份(11.47%)、曉程科技(11.31%)等7隻個股月內漲幅均在10%以上,在板塊中居於前列。

GIF

從業績面上看,華微電子(133.52%)、台基股份(38.51%)2家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率先公布2017年年報,且報告期內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此外,還有30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納思達(1340.85%)、亞光科技(565.52%)、上海貝嶺(383%)、長電科技(258%)、兆易創新(136.03%)等5家公司均預計2017年凈利潤同比翻番,此外,晶方科技(81.52%)、歐比特(80.05%)、太極實業(70%)、康強電子(60.48%)、富滿電子(50%)、華天科技(50%)等6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幅也均在50%及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月內半導體板塊中共有8隻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紫光國芯(22836.86萬元)、韋爾股份(4737.57萬元)、匯頂科技(4695.02萬元)、東軟載波(1121.24萬元)、曉程科技(1032.85萬元)等5隻個股月內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此外,全志科技(746.38萬元)、盈方微(663.08萬元)、亞光科技(334.06萬元)等3隻個股期間也均受到3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以上8隻個股月內吸金共計3.62億元。

對於板塊未來投資策略,中國銀河證券表示,繼續堅定看好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機會,從產業鏈傳導的角度出發,2018年看好矽片、晶元代工、封測環節等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推薦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半導體材料生產領域的中環股份,以及存儲器設計公司兆易創新等。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股市分析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股民據此入市操作,風險自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日報股市最錢線 的精彩文章:

大單搶籌144隻利潤連增三年股 三維度詳解創藍籌投資價值

TAG:證券日報股市最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