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人生大起大落的3個人,第3位從皇帝淪為囚徒,最後再次稱帝
現在的人遇到一點小挫折,就受不了了,尋死尋活的。我覺得這完全沒有必要,請問,誰的人生沒有挫折,誰的青春不迷茫?
其實,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妨看看下面這三個人,他們都曾大起大落過。剛開始輝煌,接著沒落,沒落後他並沒有消沉,而是充滿希望與夢想,最後東山再起,再次輝煌。
第一個是劉秀。
劉秀這個人的人生經歷是:最開始是一無所有,後建功立業,接著被監視和排擠,最後又東山再起並成功當皇帝。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但隨著「推恩令」推行後,到他父親劉欽時只能當個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更慘的是,在劉秀九歲時父親就去世了,父親去世後,家道更加中落,他實際上已淪落為一介平民,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之後靠叔父寄養,他們兄弟姐妹才長大成人。
所以說劉秀剛開始是沒落的。
後由於王莽王莽扭轉王朝循環以及再現王朝初年繁榮的大膽超現實努力和嘗試失敗後,新朝政權加速崩潰,各地起義爆發不斷。而劉秀也跟著哥哥劉伯升於公元22年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於舂陵(今湖北棗陽市)起兵反莽。
劉秀兄弟二人很快成為起義軍中的佼佼者,並且在昆陽之戰中獨佔鰲頭,而且劉秀還迎娶了夢寐以求的陰麗華。可以說風光無限,人生得意啊,事業愛情雙豐收。這就是人生輝煌時刻。
可惜不妙的是,他們兄弟二人遭到了排擠,哥哥劉伯升被更始帝殺。哥哥被殺,而身為弟弟的他只能隱忍不發,還被削弱軍權,監視起居。這算是沒落。但劉秀並沒有放棄,接著他到了河北,迎娶了河北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得到河北勢力支持後,劉秀很快東山再起。他趁著更始帝集團內部矛盾,一舉殲滅了大部分的武裝集團。
最後劉秀於公元25年,30歲的他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劉秀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東漢。同年十月,劉秀定都洛陽。
可以說我們從劉秀身上看到了沒落到得意,再到排擠,最後到成功的人生歷程。看完劉秀,我們再看下一位,這位更精彩。
第二位是慕容垂。
慕容垂是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所以,慕容垂本來就是一位皇子,享受榮華富貴。而且慕容垂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他13歲從軍,追隨兄長慕容恪攻打宇文別部,勇冠三軍。16歲跟著大伯慕容翰,攻入高句麗國都。
可謂是英雄出少年。
當然,慕容垂最輝煌的戰績就是擊敗東晉著名戰將桓溫。桓溫,這個人我們知道,他以一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的豪言壯語名留青史,滅成漢、伐前秦威震天下。所以,桓溫決定北伐,一舉收復北方。但最後碰了釘子,被慕容垂擊敗。
打敗桓溫後,慕容垂的威望達到了頂點,遺憾的是功勛赫赫的慕容垂並沒有得到家族的認可,反而引起他們的妒忌,慕容評和可足渾太后密謀誅殺慕容垂。
這讓慕容垂很沮喪,很失望,所以,他決定擁兵自立,割據龍城,但被自己的兒子出賣了。結果割據龍城的計劃泡了湯。
無奈之下,我們這位曾經救國於危難的大英雄決定投靠前秦苻堅,於是慕容垂從英雄成了叛國之賊。這其實就等同於成了苻堅的階下囚,雖然苻堅對他還不錯。但寄人籬下,總不是滋味,這個我們都能體會到。
曾經是多麼的瀟洒,揮灑戰場。那麼,成為叛國之賊的慕容垂放棄了嗎?
沒有。前秦苻堅在與東晉的淝水之戰一敗塗地後,慕容垂迅速抓住機會,光復大燕。其實,苻堅發動淝水之戰時,前秦是一片反對,但慕容垂卻極力鼓動。慕容垂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苻堅還傻乎乎的說:「與吾定天下者,惟卿一人耳!」
南征之議就此敲定。此時慕容垂笑了,因為他知道苻堅必敗無疑。於是他帶著大軍假裝參戰,但並未投入戰鬥。
結果,苻堅果然一敗塗地,而慕容垂的部隊毫髮未損。接著慕容垂暗中召集舊部以及前燕帝國的遺民,準備隨時復國。
公元385年,苻堅被叛將絞殺。次年,已經60歲的慕容垂正式稱帝。稱帝後的慕容垂繼續擴張地盤,最後基本恢復了前燕疆域,成為北方第一強國。
所以說縱觀慕容垂的一生,也是經歷人生大起大落的人。那麼, 我們再看下一位。
第三位是明英宗。
明英宗這個人的人生經歷是這樣的:先皇帝後囚徒再到皇帝。其實,明英宗我們都很熟悉。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所以,宣宗皇帝駕崩後,9歲的他就順理成章繼位了。
可惜英宗皇帝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以至於釀成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自己甚至被瓦剌抓去成了俘虜。
當時瓦剌直逼山西大同,當時年僅22歲的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帶領一支由20多位明朝軍方高級將領和一大批文官組成的50萬大軍去親征。明英宗出征前指定他的異母弟弟郕王朱祁鈺攝政。
這支大軍準備不足,供應很差,最為關鍵的大太監王振為統帥。結果,在這位無能統帥的領導下,這次征討成了明朝最大的一次軍事慘敗。
當大軍行至土木堡時,遭到了瓦剌的伏擊,明朝軍隊損失慘重,潰不成軍,明英宗被俘。
明英宗就這樣淪為階下囚。好歹他出征前指定自己異母弟弟郕王朱祁鈺攝政,所以,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城後,朱祁鈺就繼位了,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瓦剌以為俘虜英宗,可以要挾大明王朝給點好處,但最後啥也沒撈到,成為太上皇的英宗已經沒了利用價值,而且還是個燙手山芋。於是又將英宗放了。
英宗回來後,已經當了皇帝的朱祁鈺自然不願意放棄這皇位,於是在一番表演後,將英宗軟禁起來。英宗被鎖在南宮,朱祁鈺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入。這就等同於囚徒。
無奈的英宗只好隱忍,這一忍就是七年。七年後,朱祁鈺卧病不起。
於是公元1457年,景泰八年,英宗抓住機會,聯合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石亨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英宗複位,再次成功當皇帝。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人生經歷大起大落的三個人,他們先輝煌後沒落,最終又東山再起。
朋友,歡迎關注!


※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娶妻的太監,權傾朝野,太子叫他哥,駙馬叫他爺
※歷史上4大農民起義,雖全部失敗,但都動搖王朝統治,加速帝國崩潰
TAG:玲玲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