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謀士眾多,幫助統一北方的主要功臣,不是郭嘉那是誰?
曹操成名於二十五歲之後,在此之前曹操的官宦生涯也算是坎坷非常,但是亂世當中難以保存生命,坎坷之下也算是曹操命大,但是曹操從一名小小的將軍如何成為三國中獨佔北方的霸主呢?中間原因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曹操雖然有軍事才能,但是卻沒有出眾的謀略,他的謀士就在這一方面為他補足了短板,加上他還善於聽從勸誡,統一北方也就成了必然,那在這其中最出名的是誰呢?
在曹操早期的時候,主要的謀士有三個,第一是陳昱,第二是荀彧,第三才是郭嘉,這個是跟隨曹操的先後時間排的,當然還有一位是荀彧的侄子,荀攸,這個人被曹操稱為謀主,但是論重要性還是和前三位不能相比的。
於是對於大多數的三國迷來說,郭嘉就是不敗的神話,於是就有人說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績中,郭嘉是曹操最大的功臣,理由也很充分。在曹操統一北方有三個最大的難題,第一位是袁紹,這個是曹操在北方最大的敵人,其次是呂布和張綉,這三個人佔據可北方絕大多數的地盤,曹操如果想要穩固統一天下,穩固北方就成了主要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是荀彧提出來的,可以說確立了曹操戰爭的大方向,對曹操是有重大意義的。
但是袁紹才是曹操最大的敵人,而在打敗袁紹的官渡之戰中,最大的功臣卻是郭嘉,要知道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的實力是遠不如袁紹的,於是郭嘉仔細對比了曹操和袁紹的優劣問題,提出了郭嘉迷奉為神話的十優十劣,建立了曹操於袁紹對戰的信心,與袁紹對峙了幾個月之後,在許攸的幫助下,曹操大破袁紹,瞬間局勢發生變化,曹操的優勢不可逆轉,可以說在這次大戰中,郭嘉的分析齊了很大作用,但是在這個時候,不能全把功勞歸於郭嘉,還有中間最重要的一環,在曹操和袁紹對峙兩個月時,曹操一度想放棄,最後卻是荀彧告誡曹操,說是關鍵時刻除死戰退無可退,把曹操又重新挽救回來。
官渡之戰後,曹操在郭嘉的幫助下北征烏桓,又賺得幾十萬的兵馬,曹操瞬間就成了北方第一勢力,但是不幸的是郭嘉患病而死,曹操的主要謀士就變成了荀彧,一時也是無人能比。在後來的戰盧布,收張繡的過程中就是荀彧的幫助了,所以總體來說還是荀彧的功勞更大。


※貼門神的習俗,竟是源於這位千古之君心中有鬼
※你不知道的太監秘史!他們不僅妻妾成群,而且兒孫滿堂比常人更甚!
TAG:三國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