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白酒酒庄如何建立國際表達?讓陳太吉酒庄告訴你!

中國白酒酒庄如何建立國際表達?讓陳太吉酒庄告訴你!

隨著全球化格局不斷演進,一帶一路再次將中國企業推向世界。時尚化、多元化商業背景之下,即使如白酒這樣傳統的行業,也在全球市場上演更多角色。在新時代消費,酒庄是打開從上游到下游溝通的「金鑰匙」,世界早已證明,中國已成共識!酒庄,不只是產業轉型升級,更是中外酒業由內而外的升華和挖掘新市場的尖刀力量。

3月20日上午,由新食品雜誌社聯合廣東石灣酒廠集團舉辦的「首屆中外酒業名庄領袖論壇暨全球精品酒庄發布盛典」在成都城市名人酒店盛大啟幕。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彭洪,廣東石灣酒廠集團董事長、陳太吉酒庄莊主范紹輝,廣東石灣酒廠集團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壯筠,干露酒業集團品牌大使Pablo,法國國家釀酒師、觀蘭酒庄莊主張言志,黑格諮詢董事長徐偉,新食品雜誌社社長、糖酒快訊總編輯、九石機構總裁向寧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經銷商、供應商和媒體共350餘人共襄此次盛會,共話中外酒業名庄,探討中國白酒酒庄發展之路。

中外皆有酒庄,但二者內涵大相徑庭。國際酒庄選址一般遵循3S原則,並已形成一套相對成熟的運作模式。那白酒酒庄呢?

據了解,中國最早的白酒酒庄是廣東佛山的陳太吉酒庄,始建於1830年,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仍在原址不間斷生產。它是嶺南酒歷史積澱厚重、具有文化底蘊的中華老字號;同時陳太吉酒庄?石灣玉冰燒酒歷史悠久,其獨特釀製技藝「肥肉醞浸,缸埕陳藏」由「陳太吉酒庄」第三代傳人陳如岳於1895年發明創造;此外,陳太吉酒庄堅持小壇發酵,古壇陳化,山洞藏放的獨特工藝。匠心釀造,全過程純手工操作,小產量確保高品質。

陳太吉酒庄第七代莊主范紹輝表示,中國酒庄與世界酒庄的內涵與外延皆有差異,而傳統白酒如何進行世界表達是白酒酒庄的必修課,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思考。

「在過去188年里,特別是過去的10年間,陳太吉酒庄一直在尋找突破。首先,我們用了4年時間建立酒文化博物館,一所體驗式的行業博物館,旨在向公眾展示悠久的嶺南酒文化、傳統釀造技藝和相關見證的實物,向世界宣揚嶺南酒文化;同時,我們還特別建立了新石灣美術館,力圖以全球化的眼光來定義嶺南文化的藝術呈現,宣揚中國文化。過去粵酒缺乏集體自信,但從今天陳太吉酒莊重新定義中國白酒酒庄開始,陳太吉酒庄將藉助既有中華歷史文化底蘊,在 「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將中國白酒酒庄推向世界。」

在法國國家釀酒師張言志看來,叫不叫酒庄不重要,酒庄精神才是中國白酒和葡萄酒共同需要學習的地方。他指出,1995年之前,酒庄還是大宗品牌文化的產物,中國酒庄真正出現是從2007年開始的,2010年後,凡是葡萄酒品牌幾乎都會冠以酒庄的名稱。然而酒庄到底是什麼?從技術層面來說,酒庄要有生產場地,要符合規範,要產量有度;從意識形態來講,酒庄是一種精神,追求品質卓越,鍥而不捨,也是一種自我約束(不能透支品牌)。中國白酒可以借鑒葡萄酒酒庄理念,制定一種技術標準,做一些有個性的小酒庄白酒。

然而,隨著白酒不斷謀求「酒庄酒」這一國際化表達深入落地,推進白酒國際化發展進程,東西方酒種不期而遇,在這一形勢下酒庄發展趨勢又有哪些新特點?當白酒酒庄巧遇國際酒庄,東方品味巧遇西方精神,金風玉露一相逢,兩者之間的碰撞和啟發,又將衍生怎樣的商業智慧?

一場主題為《世界酒庄——融合還是碰撞》的中外名庄高峰對話由此展開!

南非酒王戈藍酒庄中國區負責人馬克新表示,在中國白酒多年發展歷史中,傳統酒坊模式並沒太大改變,但莊園模式的提出打破了這一傳統。同時莊園酒也有一些新特點,比如以精品酒為主,要控制產量和控制質量,這樣不僅能使白酒品牌更加集中化,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品牌凝聚力,所以中國白酒酒庄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

此外,風土和歷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對莊園酒來說,我個人認為中西方是一樣的,是結合和相通的,中國白酒酒庄可以參考這些因素,一定能在消費升級大時代當中建立新的白酒格局。」

作為本次論壇的另大一亮點,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年度風雲企業家獎及中國白酒酒庄莊主第一人」頒獎儀式。

中外酒業的不斷交融和多元化的消費趨勢,推動中國白酒莊園不斷成長。中國白酒酒庄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正直強勢生長期,其先行者功不可沒。陳太吉酒庄肇始源長,最早建立莊園白酒的標準化體系,最早開中國白酒酒庄之先河,是史料記載的打開國際市場的莊園級白酒的先行者。釀造傳承不息,堅持工匠精神,至今已歷七代,重塑與回歸中國白酒酒庄的博大內涵,而陳太吉酒庄莊主范紹輝也當之無愧被授為「中國白酒酒庄第一人」的榮譽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蓉城說事 的精彩文章:

TAG:蓉城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