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工業遺存的「文化轉身」

上海工業遺存的「文化轉身」

本報記者蔡新華 實習記者徐璐

八萬噸筒倉、1908糧倉藝術空間、藝倉美術館、龍美術館西岸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這些承載著唯美與創意的文創園區,都是由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老廠房——煤倉、糧倉、工廠等,「脫胎換骨」改造而成的。

上海是我國工業文明的搖籃。為壓縮低端產業空間、去除高污染高耗能和過剩的產能,上海近年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關停並轉了大批企業,同時也留下大量工業遺存。根據有關普查數據,上海現有工業遺產建築300多處。

對這些工業遺存的處置,原先走的是簡單地一拆了之的路,在原地新建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但同時也抹去了城市發展的歷史印記。因此,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簡單地拆除和閑置是資源浪費,工業遺存作為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見證,仍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科學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保護、傳承、發展,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它們全新的時代意義,挖掘它們獨特的建築魅力,值得認真思考。

最好的保護就是再利用

「過去這裡整日吐著白煙,是當時上海最高的煙囪了。」年近七旬的唐阿姨站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165米高的大煙囪下,領著年輕觀眾走近它,講述這座博物館的前世故事。

帶有大煙囪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是南市發電廠的工業遺存。唐阿姨在電廠工作了33年,幾年前,她曾工作過的舊廠房,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成為五大主題展館之一的城市未來館,如今又變身為一座「藝術電廠」。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負責人看來,這片重新「發電」的場館也有工業遺產改造中的堅守。「過往排污排廢的工業化裝置本身也是歷史的承載體。建築師儘可能地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形態。」內部展覽與外部世界從空間、歷史、人文角度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改造是對工業遺存的利用和活化。

對唐阿姨而言,藝術展品就像另一種發光發熱的煤炭,勾出了回憶。她說,創新利用,能夠讓更多的人追憶。以前維修汽輪機、發電機的大吊車被完整保留。工業遺產中有意義的部件被新的藝術空間所使用,從而呈現給公眾,讓他們在博物館裡看到另一種生活。

這樣的保護與再生,在上海老廠房改造中比比皆是。選址原北票碼頭的龍美術館西岸館,「傘拱」結構與原北票碼頭保留下來的構築物「煤漏斗」形成視覺呼應;龍華機場大機庫,如今成為印尼華人收藏家余德耀的私人美術館。改造中,3000平方米的玻璃大廳旁引入戶外的綠樹,老機庫的滄桑,與新建玻璃大廳的親和融為一體;春明粗紡廠變身M50藝術區;老碼頭倉庫成為上海美協創作中心東外灘藝術空間;玻璃儀器廠改為了玻璃博物館……創造性的改造利用,讓這些工業遺存煥發出生機。

挖掘每個建築背後的故事

工業遺產不僅是文化遺產,也是記憶遺產、檔案遺產,具有鮮明的符號特徵。黃浦江畔,上海船廠碼頭的鑽焊平台被改造成親水的露天表演廣場。上海濱江兩岸貫通的背後,不僅有大體量的建設工程,還有精細化的實地調研,細到每幢廠房、每根拴船樁、每棵古樹,深挖背後的故事。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系常青教授對楊樹浦工業帶進行調研,走訪每一幢廠房,對建築物的年代、用料、功能、層數等物理質量和風貌質量進行評估,通過全方位調查梳理出這一帶有價值的建築物、構築物和綠化,在現有文保單位基礎上列出一張「附加保護清單」。

調研團隊調查發現,位於上海船廠一幢不起眼的四層抹灰廠房建築,是建於1920年的東方紗廠倉庫,也是濱江帶現存建築中最早的無樑樓蓋倉庫,代表當時的技術發展水平。調研團隊建議對其整體保留再利用,並向上海市文物局推薦為文物保護單位或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據悉,目前在醞釀中的上海工業博物館,考慮在楊浦濱江的工業建築群中選址。

建於1927年的毛麻倉庫、1913年的明華糖廠、1927年的永安機房……就連第一毛條廠和上海船廠周邊的幾棵古樹,其歷史價值都被一一挖掘,列入保護清單。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保留這些陳舊的工業遺存?常青教授表示,工業遺存雖然老舊衰敗,但許多具有工業遺產價值的東西都還在。「我們的目標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構築物和綠化,對濱江進行全方位調查梳理,豐富工業建築遺產清單,解決濱江規劃中的建築、道路和環境問題,提出工業遺產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和業態分布構想。」

「文創50條」帶來轉型契機

去年底,上海出台了《關於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文創50條),計划到2030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左右;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表示,「文創50條」將對上海文創產業的戰略布局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文創園區融入時代的契機和焦點。他認為,城市工業遺存的更新與轉型,對於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創園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推動上海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態產業體系。

上海社科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室負責人表示,上海在深入挖掘工業與文明的關係、講好海派文化故事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在他看來,對工業遺存賦予新的包裝、新的創意,為城市更新改造、歷史文脈留存、區域面貌提升提供了一種「上海溫度」的解決路徑和方案,可以做出具有長遠效應和影響力的上海文化品牌項目。

重視工業遺存,是全世界的文化潮流,國外有很多將其改造為博覽建築、景觀公園、旅遊場所、文創集聚區等成功案例。金江波認為,提煉工業遺存的藝術和文化價值,進行保護與改造,可引入國際國內的智庫專家諮詢機制,拓展園區發展思路。

相關鏈接

廢棄空間的脫胎重生

上海黃浦江東岸的民生碼頭,一幢由30個大筒組成的長140米、高48米的立面建築,曾是「亞洲最大糧倉」。如今,龐大的筒倉內已不見工人的身影,聚集在此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藝術家、策展人。

廢棄的老舊糧倉,變身今天的城市空間藝術秀場「八萬噸筒倉」。共分7層的巨大筒倉里,釋放出1.6萬平方米展廳面積,展品與建築穿叉組合,重回公眾視野。

同樣是在民生碼頭,幾年前,一家畫廊的總裁張先生路過時,看見一個巨大的高四層樓的水泥框架。據張先生回憶:「在這種高價地段,居然有這麼大一個水泥框架,我很好奇,後來了解到這裡原來是煤炭碼頭,水泥框架是裝煤的倉庫。我就想是不是能夠利用起來。」

隨後,煤倉被改造成藝倉,以「藝倉美術館」出現在人們眼前。建築師打破煤倉原來封閉的空間,將其打造成內部空間大小各異、曲徑通幽的現代展館。改造中,系纜樁、高架運煤廊道、煤倉、抓鬥、船錨等實物都保留了下來,有些則成了雕塑。「我們的想法是,煤炭沒有了,藝術裝進去了,所以取名藝倉。」張先生說,廢棄的空間只要你有想法,賦予新的理念,就能煥發新的魅力。

用「綠色」重繪老廠房

上海楊浦區江浦路口有一座「樹屋」:6層高的樓房,底色是飄著白雲的藍天,中間有一根粗粗的深褐色的「樹榦」,每個窗口都布滿整齊的綠植,還有深綠、淺綠、紅褐等不同顏色,遠遠望去,生機盎然。這是上海鋼琴廠舊址改造後的全新產業園區。

已有100多年歷史的上海鋼琴廠搬遷後,空留1.8萬平方米老廠房。不久前,這裡經改造成為以綠色建築產業為主題的園區,引進了十多家建築產業鏈上的企業,其中一家文化創意企業租用了園區內部一棟兩層廠房,改造成辦公室。

設計師拆掉了圍牆,讓園區外沿與周遭街區自然銜接,成為開放空間。幾個原是生產車間的樓面和最老的廠房,則以原來面目呈現。室內還大面積使用了嫩綠與澄黃兩種主題顏色,給厚重的老廠房帶來了勃勃生機。沿街這棟象徵綠色和自然的「樹屋」,更是讓人依稀回憶起老鋼琴廠的那份藝術與浪漫氣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域百事通 的精彩文章:

石化行業推動綠色發展
穿越時空 與先賢神交

TAG:區域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