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課聽懂了,為啥做題還錯?

上課聽懂了,為啥做題還錯?

記得上學的時候讓人頭痛的就是上課明明聽懂了,但是一到做題的時候就是做不對,拿過試卷看到同類型的題目再做也是時對時錯,究竟問題出在哪呢?

表現一:一聽就會,一做就錯,在看到答案後恍然大悟。

上課時老師講的題目一聽就會了,下課寫作業的時候看著題目感覺很熟悉,就是想不起來怎麼做,看過答案之後恍然大悟,「這題老師上課講過的啊」。

表現二:會做,但總是粗心,不是抄錯題就是算錯數。

很多家長說孩子粗心,很多題目中間過程都沒有問題,就是數算錯了或者字寫錯了,馬虎失分也是很可惜。

表現三:解題過程不好好寫,每次總是說會做就行了。

很多學生都覺得只要會做就行了,計算過程並不重要,到考試時會注意把過程寫上的。

原因

總體來說,孩子在做題目時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解法,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理解消化吸收。從思想的本質上就認為只要學會了,過程演算都不重要,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此以往,形成浮躁的性格,不會的知識將會越積越多,考試分數自然高不了。

解決方法

1

成立學習小組,做完一科的作業2個人互相檢查,有疑問的題目可以交換一下意見,或者求證於老師,力爭消滅每個疑問。

2

引導孩子挑戰自己不會的題目,只有不斷地去挑戰才能不斷進步。

3

最好幫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讓孩子把每天自己做錯的題目記下來,每周都將錯題本上的該周做錯的題目再做一遍,就會對自己犯過的錯誤印象深刻,就能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養成好的學習方法

1

預習很重要

很多孩子不知道預習應該看什麼,其實就是把下節課要學的內容提前看一遍,有問題的地方標記出來,帶著問題聽講,這樣聽課效率會很高,效果也很好,貴在堅持哦~

2

聽課是有學問的

聽老師分析題目,了解老師的解題思路,拓展題型,記筆記不是抄板書,切記變成逐字稿。

3

做好錯題本

每科都製作一個錯題本,把錯題都抄錄下來,過段時間再拿出來複習,「溫故而知新」。

4

選好課外書

課外書是幫助學習的「潤滑劑」,不是課堂學習的替代,不能依賴課外書上的標準答案,深思熟慮很重要。

5

注意總結和反思

可以在書邊批註上本講重點知識點、解題方法和技巧,方便後期複習尤其是文科這些需要背誦的東西,寫個批註可以方便查找。

小總結:

總之,要想提高解題的準確率,就要本著端正的學習態度,去做一定量的有針對性的題目,在做題時認真思考,要全神貫注,不定期的總結和反思。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掌握好的方法後會受益一生哦。

從上期的鼓勵式教育到本期的聽懂知識但做題不會,小編也將不定期跟大家分享教育經驗,下一期我們將推出初中家長必修課系列之中學生必備能力篇,感謝您的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而思北京小升初 的精彩文章:

TAG:學而思北京小升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