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翰林院——真正的紀曉嵐

翰林院——真正的紀曉嵐

紀昀,字曉嵐,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雖然歷史上的紀曉嵐確實有不少的成就,但是你若以為他如電視劇里那般為官清廉和儀錶堂堂那就錯了。有清代文人曾記錄紀曉嵐「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也就是說紀曉嵐把肉當飯吃,吃飯的時候就是十盤豬肉加一壺茶。清朝的官僚俸祿很低,所以說紀曉嵐沒貪污是不現實的。另外據史書上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所謂「寢」,就是相貌醜陋;所謂「短視」,就是近視眼。時人記載紀昀「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可見紀曉嵐好色之程度有多麼誇張了,甚至於乾隆為了《四庫全書》的修纂能正常進行還送了他兩個宮女做小妾。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與乾隆相互打趣,時不時諫言獻策。而在真正的歷史上,乾隆去四庫館查看《四庫全書》進度時,和紀曉嵐談到自己下江南遊玩的事,被紀曉嵐勸諫乾隆某沉迷玩樂而誤國。乾隆大怒,罵他在自己眼裡不過如個陪客人飲酒作樂的娼妓,之後紀曉嵐「倡優大學士」的名號傳遍了朝野。

除此之外,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嚴抓考場舞弊,可到了正史上,他自己倒是個作弊高手。乾隆時規定考生的衣帽必須是單層的,文具都要拆開看,甚至入場所攜帶的口糧都要逐樣切開檢查,就是這樣的嚴格規定也難不住紀曉嵐。有一年順天府鄉試,紀曉嵐的幾個子侄要參加舉人考試,當時的主考王翰林在考前來拜訪紀曉嵐,紀曉嵐便對他說家族中家中有幾個參加考試的子侄不成器,「也」字連勾都不會畫。王翰林久經官場,一聽就明白了其中道理。此次鄉試,紀氏子弟居然同科八個考取了進士。

儘管歷史上的紀曉嵐有著各種毛病,但是這些也不能磨滅他的各種功績。在文學上,他參與編篡《四庫全書》,著有《微閱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政治上批判道學家的迂腐虛偽,其《微閱草堂筆記》中暗諷了各種社會亂象。在北京附近遭遇水災,難民湧入京城時,開倉放糧維護了社會秩序。

就此來看,失去了熒屏上各種光環加持的紀曉嵐仍不失一個值得欽佩的偉人。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倒映鏡海

排版:知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歸塵茶館 的精彩文章:

翰林院——徐志摩

TAG:歸塵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