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還不如先讓自己做一個「對」的自己

在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還不如先讓自己做一個「對」的自己

一直喜歡看書,也喜歡和愛看書的朋友交往,更喜歡和愛看書的朋友分享書中富含哲理的段落。最近,剛剛有朋友跟我分享了這樣一段話:

漲潮的時候趕海,你很難得到大海的饋贈;

退潮的時候,哪怕再海灘信步,也能見到美麗的貝殼。

 ——《激蕩十年,水大魚大》

GIF

剛讀到的這段話時候,覺得是在形容一種雲淡風輕的心態。慢慢咀嚼,又發現可以套在任何一種情況下。無疑文字的力量總是那麼強大。

新年初始,身邊有不少朋友就出現了「被催婚」的情況。你有你的風光大嫁,我有我的待字閨中。這是許多女子目前對待婚嫁的態度。我單身我快樂。也是不少男子崇尚的不婚理由。男女都好,絕對多數還是秉承著寧缺毋濫的婚戀觀,並且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和對的那個人,兩兩相望,一眼定終身。

一位朋友的媽媽自從六年前開始,就一直催促著她趕緊嫁掉。逢年過節更是搖頭嘆氣,彷彿女兒一天不嫁就無顏面對親戚朋友似的。直到今年,她媽媽發現,最初那幫早早結婚生子的孩子們,都開始紛紛加入離婚大軍的時候,她沉默了。

有時,我也有關注某些熱門的情感調解節目。當主持人問出一個問題:「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嫁給你現在的老公嗎?」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回答是:「絕對不會,當時以為嫁給他能夠躲避風雨,沒想到,風雨都是他帶來的。」我忍俊不禁。

有人說:「現在早已經不是那個車、馬、人慢;信件也慢;時光也慢的年代了。嫁錯一個人,是要賠上半條命的。」可也有人在婚姻里摸打滾爬,越挫越勇,賠了半條命有什麼可怕的?他們把自己當成了貓,貓有九命。

毋庸置疑,能和對的人一眼定終身是相當美好的。可是,真的有「對」的那個人嗎?你確定他/她也在等你嗎?而你,又是不是對方心裡那個「對」的人呢?遇見了,就一定有美好的結局嗎?

讀過安徒生童話的人都知道,總是「王子娶到心愛的公主,在城堡里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這結局迷惑了多少顆少女心?童話就是童話,現實的情況是:王子娶到心愛的公主,婚後,他們把生活硬生生地過成了「甄嬛傳」。

想要找到一個「對」的人,首先,應該讓自己先成長為「對」的人。

當然,這只是我這個生於80年代的人的個人觀點。(無關性別)

在那個全中國推崇「優生優育,生一個孩子光榮」的年代裡,多少獨生子女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王子和小公主」。爺爺奶奶父母的寵溺,毀掉了多少獨生子女?莫名其妙就被冠上「光榮」的一代,這與生俱來的優越感是從哪裡來的?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在一起的理由往往只有一個,分開的理由確有千千萬萬。以前的人,東西壞了就修,現在的人,東西壞了就丟。能夠包容忍讓對方的,眨眼間就是一輩子;容忍不了的,便華麗轉身,不帶走一片雲彩。

相愛容易相處難,幾乎所有大道理都明白得很。婚姻的基礎肯定是尊重、理解、包容、信任、扶持等等;可誰能保證在婚姻里,這些基礎要素不會偶爾被忽略?或者比重失調呢?出現了這些情況又得及時溝通,如果不及時又會怎樣?那一瞬間,你開始懷疑那個人不是「對」的人。

記得有次與某位企業老總喝茶聊天,她詢問我和愛人的感情如何?

我笑笑地比喻著:「可能每年至少有十幾次想要砍死他的衝動。可每當我出門買刀的時候,走到一半會發現櫥窗里的新衣服,覺得他穿上應該不錯;或者看到他喜歡吃的東西。突然想到晚餐就吃這個吧?然後上前詢問購買的時候,就完全忘記了他惹我生氣的事情了。」老總聽完笑了:「這是好事,繼續保持!」

在步入婚姻生活之前,讓我們先捫心自問,自己學會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嗎?試過為父母做過一頓像樣的晚餐嗎?試過自己換燈泡煤氣罐嗎?試過洗衣拖地收拾屋子嗎?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價格嗎?能不能做到經濟獨立?有沒有擁有規劃未來的能力和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嗎?是不是能把對方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善待等等……

婚姻里,在不違背大原則的前提下。真的沒有那個「對」或者「錯」的人。

在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還不如先讓自己做一個「對」的自己。

(圖片均來自網路,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謝絕對號入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叨叨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TAG:潘叨叨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