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年殲十進氣道竟與F16一樣,三次大改彰顯成飛創新精神

早年殲十進氣道竟與F16一樣,三次大改彰顯成飛創新精神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今年是殲10戰鬥機首飛20周年,殲10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爭氣機,凝聚著成千上萬航空人的心血,也是中國航空工業創新精神的體現。

今天來聊聊殲10戰鬥機進氣道的變遷。眾所周知,進氣道是噴氣發動機空氣的進口和通道,進氣道不僅供給發動機一定流量的空氣,而且進氣流場要保證壓氣機和燃燒室正常工作,所以對一架優秀的戰鬥機來說,進氣道是非常重要的設計。

圖片:殲10第一代進氣道是類似於F-16的腹部皮託管式進氣道。

殲10戰鬥機從樣機研製到定型量產,再到改進改型,先後經歷了三種進氣道設計,分別是腹部皮託管式進氣道、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DSI進氣道。

進氣道的改變證明了成飛對殲10戰鬥機動力系統、空氣流體動力、作戰性能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基礎下,進行的創新和發展。

圖片:以色列「獅」式戰鬥機使用的腹部皮託管式進氣道。

圖片:美國F-16戰鬥機的腹部皮託管式進氣道。

殲10戰鬥機最初設計是和F-16、「獅」式戰鬥機一樣,採用下腹部的皮託管式進氣道。這種進氣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重量輕,但缺點是超音速狀態下效率急劇下降。由於F-16、「獅」式戰鬥機都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機型,深受「戰機黑手黨」理論影響,強調亞音速條件下的近距離空中格鬥,所以採用了這一進氣道。

殲10戰鬥機採用同樣的腹部皮託管式進氣道,說明在研製之處,和F-16等一樣也是偏向於近距離空中格鬥的中輕型機型,而且很可能當年的發動機選擇上有美國發動機的身影。只是由於歷史原因,最終不得不選擇俄制AL-31發動機。

圖片:第一代殲10樣機採用了腹部皮託管式進氣道。

當殲10正式樣機和量產型出現後,人們看到,這時候的殲10戰鬥機已經從皮託管式進氣道變成了注重超音速性能的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這種進氣道的優點是全空速範圍內都有比較優良的進氣效率,缺點是結構較複雜重量也要重些,而老殲10進氣道上面的幾根加強筋也讓殲10有了「棍子」的昵稱。這其實說明這個進氣道曾經出現過強度和振顫等問題.

此外,選擇這種進氣道也是為了配合俄制AL31發動機巨大的進氣需求量的一種結果。

圖片:殲10量產型採用的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

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並不是一種多麼先進的進氣道結構,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中距空對空導彈性能得到極大提升後,空戰從亞音速條件下的近距離格鬥重新回到了高速作戰,雙方作戰距離也拉開了一大截,這對戰鬥機超音速性能提出了極大的要求。

一個典型就是美國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在A-D型中都採用皮託管式進氣道,而新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就換成了注重超音速性能的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

圖片:F/A-18「大黃蜂」早期型號採用的肋部皮託管式進氣道。

圖片:「超級大黃蜂」已經換成了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

當殲10B/C戰鬥機出現時,人們眼前更是一亮,一種全新的科幻的DSI進氣道在殲10上面出現。

DSI進氣道,中文稱"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又稱"三維鼓包式無附面層隔道進氣道",它採用一個固定的鼓包來模擬常規進氣道中的一、二級可調斜板,並能夠達到對氣流的壓縮,以及簡化結構、隱形的目的。DSI進氣道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阻力小、隱形等特點。

這種新型進氣道是成飛多年探索創新的結果,DSI進氣道對速度適應範圍很廣,對減輕飛機重量,提高戰術性能有極大好處。

圖片:殲10C的先進DSI進氣道。

有趣的是,如果說在殲10早年設計時借鑒了F-16戰鬥機的皮託管式進氣道,那在殲10B/C戰鬥機首創了DSI進氣道後,美國也在F-16戰鬥機上試驗了這一新型進氣道,並最終在F-35戰鬥機上使用,而中國的殲20戰鬥機也得益於成飛的創新成果,成功應用了這一進氣道,在保證戰鬥機隱身性和高速性上作出了積極地貢獻。

圖片:跟風中國換裝DSI進氣道的美國F-16戰鬥機。

從跟跑到領跑,成飛通過殲10戰鬥機研製的風風雨雨三十餘年,不但打造出了一把空中利劍,更是培養出了一個敢於創新、勇於創新的團隊,這種精神是中國航空工業難能可貴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中國裝備風靡伊拉克防務展,高端導彈戰車被土造煤氣罐炮彈包圍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核生化?其實只是孩子手上的這把AK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