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進口海豹,出口連體人,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進口海豹,出口連體人,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59-皮毛、鴉片、獵奇




作者:楚人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公元1784年,一艘叫做「中國皇后」號的帆船從

美國費城出發

,前往中國,從此拉開了這個新生的國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商貿交易的歷史。




因為

清朝政府的閉關鎖國

政策,美國人只能在廣州一地開展貿易,還要受到種種限制。

但是中國市場依然讓很多美國商人趨之若鶩

。在早期貿易中,居然出現了一些跟今天的中美交往中頗為相似的內容。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中美貿易的早期究竟有些什麼奇怪的現象。




 




爆買




早期中美貿易甚至中外貿易的一大問題是,西方缺乏中國感興趣的商品。



西方需要大量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

等,可他們卻並沒有多少能夠賣給中國的產品。倒不是說西方生產的產品不高級不先進,而是因為西方的產品超越了中國人的生活認知,鐘錶、望遠鏡等商品難以找到感興趣的買家。






為了尋找能夠賣到中國的商品,商人們可以說是絞盡腦汁。




美國商人也在這場大潮中試圖分一杯羹。一開始,他們寄希望於人參。最早來到中國的「中國皇后號」

就攜帶了

大量的西洋參

,並且全部賣出,換了個好價錢。可惜好景不長,運來的人蔘很快就過剩了。再加上中國東北和附庸國朝鮮也生產人蔘,這筆買賣很快就黃了。




西洋參,又稱花旗參




機敏的商人很快又發現了

皮貨

。中國富人熱愛皮貨,尤其熱愛美國商人帶來的中國本土沒有的皮貨——來自大洋深處的海豹皮、海獺皮等。




海豹皮主要產於太平洋的島嶼之上。為了獲得這些海豹皮,獵人們不遠萬里,到靠近南極的島嶼中獵取海豹皮。毫無防範的海豹對獵人沒有戒心,被獵人一棒下去就是一個,海豹皮的採集極為輕鬆。




一棒下去就是一個


一個一個又一個





在這些獵人的努力之下,數量驚人的海豹皮被收集起來,運到廣州,出售給中國人。據估計,從1792-1812年的20年間。

有250萬張海豹皮被美國商人運到了廣州

,並被製作成披肩、腰帶、帽子、毛毯等。






更值錢的是

海獺皮

。海獺皮被認為是最軟、最厚的毛皮,最為中國人喜愛。它主要產自今天北美西北部的海岸,在當時依然由印第安人控制。美國商人從東部出發,用一些廉價的工業品向土著居民換取這些海獺皮,然後運到中國高價出售。




這門生意堪稱暴利。據稱即使行情一般的時候,海獺皮都能賣到20美元以上,利潤高達數倍甚至幾十倍。參與此項貿易的商人們自然賺的缽滿盆滿了。




海獺




但這樣不顧後果的開發很快就付出代價。到19世紀20年代,南極附近

曾經數目巨大的海豹

已經銳減。到30年代中期,海豹皮數量已經減少到近乎為零了。甚至某些捕獵者也哀嘆如果以前他們捕獵的稍微有所節制的話,生意說不定會更加長遠。




海獺的命運也類似。最高峰時,

美國一年能向廣州運去18000張海獺皮

。結果到19世紀20年代,跌落到五分之一的水平。到了十年後也就是19世紀30年代,更是落到了300張。顯然,這個生意也沒法做了。




另一種面臨相似命運的動物則是鯨魚




於是在往來太平洋的路上,美國商人們又發現了另外一種大熱商品——

檀木

。這種帶有香氣的樹木可以被用來製作傢具和祭拜時焚燒的香料,盛產於太平洋的斐濟、夏威夷等島嶼上。




這恐怕是島嶼酋長們


第一次大規模融入全球貿易


但是

第一次就把本錢賭光了




在這裡,美國商人們跟酋長們搞好關係,用一些工業品和火器換取對樹木的砍伐權。酋長們一聲令下,全部勞動力就上山為美國人砍樹。大量的檀木就這樣從這些島嶼出發前往中國,進入地點仍然是廣州港。




當廣州人聽說這些木材來自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的港口時,便將其

命名為檀香山

,也就是

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

在華人中的別名。




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




然而幾年之後,檀香木市場崩潰,從斐濟、瑪貴斯群島一路傳到夏威夷。最為極端的是瑪貴斯群島,

僅僅三年時間

,這個群島上的檀木就被掃蕩一空。到19世紀20年代,檀木的供給也最終不可持續了。






檀香目前保護狀況仍處於易危(IUCN2.3)




這些資源枯竭之後,美國商人們跟隨英國人最終轉向了

鴉片

,以填補對華貿易中的物品不足。這最終引發了中西方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壟斷和上癮


才是超高利潤的核心




很顯然中國動輒幾億的人口規模是這些經濟崩盤的幕後推手。除非是養殖動物或者種植植物,否則任何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在與中國人的交易中總是

難免被耗盡的結局

。在中國人自己的發展過程中,這個現象也不可不察。






山寨




中美貿易中出現的不僅有爆買,甚至現在聞名世界的山寨,在當時也已經初見雛形。




美國人來到廣州以後,發現

中國的畫師水平很高

,要價還便宜。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讓他們大量仿作美國的繪畫,從而批量生產藝術品。於是他們將美國的原作交給中國畫師們,讓他們臨摹,然後把這些複製品重回美國。




當代中國也在干同樣的事情




中國畫師複製的自由女神像、清教徒登上北美大陸、列剋星敦戰役、華盛頓等主題尤其受歡迎。在這波藝術品山寨中甚至還湧現了一批

著名的中國畫家,如史貝霖、林呱、庭呱等

。這些畫家師從來到中國的西方畫家那裡,學習西方繪畫技巧,通過複製品在西方打開了藝術市場。

山寨甚至引起了

早期的知識產權官司




林呱




畫家G·斯圖爾特表示他畫作圖書館中的肖像不能被臨摹,然而僅僅一位船長就能在廣州臨摹一百份,讓畫家大為惱怒。感到被侵犯的畫家把船長和中國畫家們告上了法庭,並最終勝訴。

可這全然阻擋不住價廉物美的複製畫作進入美國的家庭中




這種山寨官司,和今天中美之間貿易也頗有相似之處。中國工人憑藉高超的學習能力和低廉的要價,在美國技術的基礎上快速、大量、低成本複製質量尚可的產品,大量進入美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左圖為斯圖爾特的原版華盛頓像


右圖為廣州畫家山寨作




即使知識產權保護程序啟動,也阻擋不了這些山寨產品的湧入。等到官司宣判,產品的生命周期甚至都可能過了,

對仿製者銷售和盈利幾乎不構成影響

。正是憑藉這種吃相不太好看的盈利模式,中國才能在歐美打開市場,完成原始積累,並走上自己的自主創新之路。






中國熱 




中美貿易還帶來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中國熱,

雖然這種中國熱帶有非常強烈的獵奇色彩。




1829年,一位美國商人在暹羅發現了一對

連體的華人雙胞胎

。於是將他們帶到了美國,並聲稱他們來自中國。這對奇怪中國人的到來轟動了美國。在此後的多年時間裡,這兩位雙胞胎在美國四處表演,最後甚至結婚生子。




大名鼎鼎的連體雙胞胎




既然有「男展品」,怎麼能少了「女展品」呢?


敏銳的商人們五年後就帶回了一位中國女士,將她稱為梅阿華梅小姐。美國商人們聲稱她是顯貴要人之女,是否屬實就不得而知了。




他們在紐約等地製作了展台——一個擺滿中式製品的房間,收取50美分的門票,讓獵奇者參觀梅小姐。梅小姐在僕人的幫助翻譯下回答遊客的提問。

正是在這裡,美國人第一次知道了纏足等中國惡習,令他們憤慨不已。




梅小姐




此後梅小姐也到各地巡展,商人們所獲不菲。中國人的「賺錢」能力讓美國人印象深刻。




相對於對中國人的獵奇趣味來說,對中國物的興趣則顯得更正常一些,而且商人們獲取這些也容易的多。




中國展覽館




早在18世紀90年代。一位曾經跟隨荷蘭使團見過乾隆皇帝的名叫胡克吉斯特的美國人就

在費城建立了一個收藏中國製品的寓所

,連喬治·華盛頓都去參觀過。




1

838年開始的內森·鄧恩展覽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內森·鄧恩是一名商人,在中國經商期間廣結權貴,結果成功地在中國收購了大量的古董珍玩。




內森·鄧恩




1838年,他在費城博物館展出他的藏品,

並取名一萬件中國藏品

。雖然「一萬件」可能有誇張的成分,但這些藏品確實是非常豐富的。各種泥人、大理石、佛像、畫像、模型、傢具工藝品佔據了53個展箱和無數的獨立展台,展示了中國的方方面面。




內森·鄧恩的豐富中國藏品




在三年的時間裡,有大概10萬居民參觀了這一展覽,另售出了5萬份120頁的博物館目錄。這些來自中國的物什大大滿足了當時美國人對中國的好奇心。








鴉片戰爭之後,廣州的壟斷終結,中美貿易的早期階段也就這樣結束了。在早期階段中因為互相缺乏理解而產生的摩擦、搶購和獵奇行為也隨著這個階段的結束而逐漸告一段落,雙方的交往逐漸進入了更加了解的新時期。




在當代的中美關係新時代中,兩者的關係已經不再是過去那樣實力一邊倒的局面,而是進入了亦敵亦友勢均力敵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過往的考察也許能夠指導我們更清楚地判斷雙方未來關係的走向。




畢竟對很多中國人來說,美國是陌生而神秘的;對美國人而言,中國亦然。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湖北漢口是如何帶動武漢的?
難民是如何玩壞德國的?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