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古詩詞不能夠重現輝煌?

為什麼說古詩詞不能夠重現輝煌?

近年來,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經典永流傳》等節目的流行,古詩詞作為優秀的古代文化代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潮。

比如前年詩詞大會上有幾個年輕人,迅速靠著詩詞成為了網紅,今年《經典永流傳》,使得一些埋沒多年的詩句,比如「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紅遍大江南北。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儘管每年都有一波古詩詞熱潮,但是熱潮過去之後,又很快歸於平靜,可以說人們對於古詩詞的喜愛之情是真的,但是這種喜愛並不能使其復興。

至於古詩詞為什麼不能復興,很多專家都總結了原因,比如古詩詞格律複雜,學起來比較困難;唐代的詩人們寫的太好了,留給後人發揮的餘地不多了;古詩詞的節奏不適合於現代社會,等等。

這些原因都有各自的道理,這裡不去討論。今天就探討一下,科技的發展和生產生活水平的改變,如何影響了古詩詞的流傳。

古代是農業社會,有很多關於農業和農民的詩歌,比如唐代李紳的《憫農二首》流傳很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像這首詩里描寫的凄慘情況在古代頻繁出現,寫出了廣大農夫的切膚之痛;而在今天,這種情況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畢竟是極少數,所以今天如果寫出這種詩就有點兒不符合現實。

當然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的節約精神還是要發揚。

又比如宋代梅堯臣的《陶者》,寫的是古代的燒瓦工人: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如今,用瓦片兒蓋房,已經是稀罕事兒了,這個職業幾乎要消失了,如果要寫出這種事來,大家都不知所云。像那些打鐵匠啊、挑糞的、賣炭的、賣油的,這些在古代盛行,但是現在瀕臨滅絕的職業,都是這種情況。

此外,交通方面也大不相同。比如李白寫《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古代交通設施不發達的情況下,「千里江陵一日、輕舟已過萬重山」還只能是想像,所以人們佩服他這種大膽的想像,但是到了今天,無論是汽車,火車還是飛機,都能夠輕鬆的實現「千里江陵一日還」,所以現在人們讀起這些詩句就沒有那麼驚奇。

又比如李白的《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今天的交通條件下,人們並不覺得蜀道有那麼難,所以只能欣賞李白在這首詩中表現的的詩歌技巧,不能對他詩中描寫的「蜀道難」感同身受。

如今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以往那些依靠想像寫月亮星星的詩歌,雖然還不失其意境,但是對現代人的說服力就少了很多。比如李商隱的《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詩歌的意境還是很優雅,但是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嫦娥並不在月球上,如果現代人還在詩里這樣寫,恐怕會被人恥笑。

所以從科技的發展,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來看,一大部分古詩詞所描寫的古代生活與現代生活差別較大,這就影響了古詩詞的流行度和傳唱度,這也是古詩詞不能夠重現唐詩輝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這一組驚艷古詩詞界的唯美句子,句句暖心入情,你有讀懂了嗎?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