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YI,今天是無肉日

FYI,今天是無肉日

無肉日的誕生

人類在食肉的歷史上奔跑了很久……

1985年的3月20日,一群美國在華盛頓組建了非贏利的公益性組織「農場動物改革運動」,

於是,「世界無肉日」的倡導誕生了。

吃肉那麼久,我想食素看看!

3月20日 Meat out 世界無肉日

拯救動物,保護環境,改善健康。

這一天,小編和小夥伴決定

暫別肉食 ,與素食為伴。

GIF

早餐:四食堂

「阿姨我要一個不加雞蛋只要黃瓜絲的煎餅果子!」

「叔叔我要一個不加牛奶的華夫餅!」

「阿姨肉夾饃不要肉不要香菜!」

「你為啥要把奶黃包里的奶黃挑出來???」

午餐:六食堂

質脆爽口的藕片,顆粒分明的玉米,香甜軟糯的紫薯,色味俱佳的香菇炒飯,回味無窮的豆芽面……

以黃、白、紅為主色調的食物們恰似一幅幅印象派畫作,抽象地訴說著食物的本味。

我們期待並忐忑著,心情細碎而微妙。

浪漫主義幻象總是被終結得很快,每一口彷彿被時間強制著咀嚼——

晚餐:教工二

小巧精緻的糕點不約而同成為我們的首選,對蔬菜的棄選使我們釐清所謂「無肉一日」輕而易舉的烏托邦。

萬物造就之始,本能就已使我們傾斜了葷與素的天平。我們原對自己有信念,現實卻總不給人留情面。

談「無肉日」體驗

有人贊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則認為,人類歷經萬年爬到食物鏈的頂端不是為了吃草來的。後者的說法深得我心。尤其是度過了油水稀少的一天以後,對蛋白質的渴望已經掌控了我的思想。雖然吃素有保護動物、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等等好處,怎奈何我的味蕾不太適應寡淡的口味。從明天起,我還是願意做一個幸福的人。吃肉,吃肉,繼續吃肉。

@mush+room

一直以為食素對於我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離不開肉的大概只是那些精神和肉體都極油膩的人。一天的素食倒是讓我認清了自己,物質和精神上自以為是的清高都很荒謬。乏力、飢餓卻沒有食慾、白飯配著寡淡的素菜味同嚼蠟,這是沒有肉的一天,每時每刻都在渴望精彩的味蕾體驗。

@香酥大油瓢

作為一個身材瘦小的工科男,一天素食的主觀難度並不是很大,狠狠心、咬咬牙就過去了,但它的客觀難度著實有些讓人抓狂。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食堂中的素食大致就那幾樣,品種太少,容易吃膩;二是有些菜肴難以辨別其素食性,表面看其符合條件,實則內部暗藏殺機(就如前文中在西蘭花中挑去火腿的我)。這些因素可能會給愛好素食的小夥伴呢帶來不小的困擾。

@陽光

體驗了一天吃素的日子,感覺一天中苦痛的來源不是那些素菜,而是那些看上去味道還不錯的,卻又可望而不可吃的葷菜。原來感覺光吃素也沒什麼,實際體驗了一把才知道肉食對我的誘惑有多大。我想如果以後有人說「肉食者鄙」的話,我會在他面前大聲地宣布:我雖然「鄙」,但我開心呀,哈哈。

@飲冰

環保養生Tips

【減少肉食攝入】能夠拯救動物不被監禁、剝削、施藥、粗暴對待和殘忍屠殺。一個人吃素,每年就能拯救八十條無辜的生命。一個人只要一輩子吃素,就能拯救六千多個動物朋友。

【減少肉食攝入】能夠保護森林、草原和野生動物棲息地免於被開發為牧場,同時能減少空氣和水中的甲烷、塵土、排泄物、和殺蟲劑。

【減少肉食攝入】能夠緩和全球變暖。根據聯合國的報告,18%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畜牧業,遠多於全世界所有交通工具的總排放量!

對於真正的素食者來說,每一天都是「無肉日」。我們希望以一日無肉為起點,將「素食」的精神帶給大家——用實際行動拯救動物,保護生態平衡,改善不夠健康的生活狀態。今天,你吃素了嗎?

GIF

南大青年

文字 | 曾昭恬

圖片 | 馮茗銘

美編 | 殳靜宜

責編 | 林瑋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大青年 的精彩文章:

一個影迷的自述:我從小看科比的電影長大
舊時新年: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TAG:南大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