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總統袁世凱為何不把溥儀趕出北京?原因很簡單,只有兩個字!

大總統袁世凱為何不把溥儀趕出北京?原因很簡單,只有兩個字!

原標題:大總統袁世凱為何不把溥儀趕出北京?原因很簡單,只有兩個字!



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迫退位。隆裕以太后名義頒布《退位詔書》:「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這也標誌著清朝統治的結束。隨後,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溥儀退位後,民國政府保留了許多皇室的優待條件,並承諾每年承擔400萬兩銀元皇室開支,遜帝溥儀仍然暫居紫禁城,保留皇帝稱號,照舊過著自在的皇帝生活。



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滿清入關以來,滿漢矛盾從來就是最尖銳的社會問題,無論是文化層面上的留頭留髮之爭,還是權力結構上的滿漢官僚之爭,可以說社會各個階層都滿漢對立。如果理解不了幾百年前的滿漢之間的問題,那打個比方,看看現在中日之間的民族情緒就可以了。想想一下被北方韃虜統治幾百年的漢族的民族情緒,那簡直就是一座壓抑幾百年的活火山。用現在的話說,在1911那個動蕩的年代,唯一確定的是,反對滿族當權者,是再正確不過的事了。


這也就解釋了孫中山「驅逐韃虜,光復中華」的革命綱領為何會有如此多的響應。


而做為一個梟雄的袁世凱,大權在握,只要他願意,完全可以順手「驅逐韃虜,光復中華」,就算不殺了罪惡的滿族當權者代表,至少也應該驅逐出北京紫禁城吧。然後,再宣揚自己是真正驅逐韃虜的偉大民族英雄,為自己增添政治資本!


然而他沒有。這是緣於袁世凱這個亂世梟雄對於時勢以及各方勢力角逐的精準把握,是最終利益平衡數全選擇。


一、當時清廷守舊派仍舊有一部分實力 ,不論在北洋內還是其他地方大員,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處置不好,會得罪許多人,為自己增添阻力; 二,南方革命黨人要的底線是退位共和,並不是趕盡殺絕;三、國內君主立憲派以士坤為中堅,又通過程德全、湯壽潛控制富庶的江浙,實力實不遜於北洋軍人與革命黨;四、流亡日本的戊戌變法名人梁啟超等人,也主張虛君共和;五、當時民主共和觀念雖有一定普及,但是弒君篡位,一般老百姓還是會唾罵的,袁順於民心也斷不敢有過激行為。


所以「妥協」二字,才是最終原因。當時的袁世凱有忽悠南方革命黨的能力、有鎮住北洋軍的能力、也有搞定清政府的能力,但是在亂世中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紛繁複雜,老謀深算的袁世凱,權衡各方利弊,為了保證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終保留了滿清皇室優厚待遇,這是確實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談史 的精彩文章:

世人敬仰,對手恐懼的諸葛孔明到底因何而死?
劉禪真的不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居然還是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