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塞西莉·曼茨:暖心設計

塞西莉·曼茨:暖心設計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






每一個人認識塞西莉·曼茨(Cecilie Manz)的原因都可能有所不同。大多會是因她近期為B&O Play設計的音箱而有印象;有些可能因為她與Fritz Hansen合作過的桌子和椅子系列而初相識;當然,死忠粉或許從她最早期的成名作Caravaggio燈具開始迷戀至今。如此多樣的邂逅方式,來自她長達20年的設計生涯。同時這亦展現出她對業界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對現世的影響。今年,她被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選為年度設計師絕對實至名歸。




>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與Fritz Hansen合作的桌子和椅子系列




972年生於丹麥奧舍德(Odsherred),她的設計基因雖然源於北歐,卻始終沒有受到「北歐明星設計師」的光環所牽絆,更別說她會被標榜「從女性視角出 發 」。不過 ,這樣形容似乎與她的設計完全扯不上邊 。從1999年推出第一件量產作品——Nils Holger Moormann 品牌的階梯椅子Ladder Hochacht開始,她的設計就有非常嚴格的理念:「我僅設計對我有意義的東西。」





>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與Fritz Hansen合作的桌子和椅子系列





因此,她的整體思路就沿著這一道簡單的路徑而行。在每一次的設計過程中,總是得尋找一個明確的論點來解釋自己所設計的東西。雖然總少不了功能性,但她覺得,如果自己都無法為新產品定下生產的理由,那最好還是不要設計它。就像她的成名作——2005年為 Lightyears 設計的Caravaggio燈——以風鈴花似的簡單燈罩,紅色織物電線和稍微雄性的金屬線為細節,當時一推出,就掀起一股北歐風格的迴流。





>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與Fritz Hansen合作的桌子和椅子系列





當然,經過多年的暢銷與大量的複製後,Caravaggio的暢銷與長青讓人忘卻了她其實在該品牌旗下還有其他的設計,同時讓人不再計較她自此就不曾設計過其他燈具。或許因為這盞燈從當年的吊燈款式已延伸出牆燈、落地燈、檯燈和兩種不同尺寸的系列,讓其擁有了百搭的功能;又或許,燈具在形狀設計上的嚴謹,通過細節足以展現出與其他類似產品的不同,從此化身為經典中的經典。





>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為B&O  Play設計的音箱





有趣的是,在Caravaggio之後,曼茨並沒有趁勝追擊,投入更多的量產計劃。相反地,她依然獨自一人在哥本哈根一個陰沉海港區內的工作室里撐起自己的事業。她認為,即便哥本哈根這座城市能夠為她提供所需的活力,滋養她的創造力,但她依然樂意每天下班後回到郊區的家中,併到花園裡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所以,她骨子裡其實就像其他丹麥設計師一樣,認為保持文明與自然之間的平衡是創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理念。甚至,她的生活方式和與家庭成員的關係也都能成為她的設計靈感。





 > 塞西莉·曼茨( c ecilie Manz)為Bang&o lufsen設計的最新款M3音





「我一直喜歡獨自工作。」遲遲不擴大工作室的她表示,「也許是因為我還沒有找到完美的搭檔?我並不太知道。我只知道我(一個人工作)可以完全對一個項目給予百分百的專註力。這正是我對於這項工作感到極致熱愛的地方。我根本無法把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交給任何人。」




在這個依然是由男性主導的行業里,她認為自己之所以獲得全然的接受,並如其他男同事般得到相同評斷的原因,是因為她表現出的決心和熱情。就算

目前她已經擁有一個小團隊,但她依然擁有最後的決定權。她解釋說:「這是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當然,我偶爾到工坊或購買工具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先入為主的見解。但這都是他們在知道我的意圖之前的事。」






>  塞西莉·曼茨( c ecilie Manz)設計的摺紙手工包



或許基於這樣的工作模式,曼茨才更懂得丹麥文化里最暖心的文化——Hygge 。在 Hygge(有共享溫馨時光的意思)這個詞還沒有走紅之前,她的設計就隱約透露出這樣的文化,尤其是在Holmegaard 玻璃品的打造上。2007年的Spectra 瓶子系列就如嵌套娃娃般可輕易收納,為小空間帶來便利;2010年的Blossom花瓶系列也為全家大小提供了插花體驗,即便是孩子隨手摘下的也大有用處。這些已被套上「北歐風格」的作品,其實在她的眼中只是「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實際生活方式」。所以她的作品中,總是不乏些明亮色彩,並且由不同深淺的灰色微妙搭配起來。






 > 塞西莉·曼茨在日本金澤市21世紀現代藝術博物館進行的展覽「每日生活」(everyday l ife)




曼茨說:「色彩是我創作過程中的一個基本元素。我總是在每個項目的最初階段開發出一個特定的色調,因為它是一種能擬定產品形象的方法。」在2012年為Republic of Fritz Hansen打造新椅子Minuscule時,她在色彩的選擇上採取了不同的考量。世界正處於經濟復甦時期,粉嫩、亮色開始迴流,她卻選擇了暗沉的色澤來搭配,彷彿在告訴人們:即使在灰暗空間里也能尋找到如曙光般溫暖的棲息之處。而那猶如英式茶杯的形態,也勾勒出了寒冷夜裡手中捧著的一杯熱飲料的情景,讓人一瞬間就會愛上的這張椅子,不管它是否為一張「設計師椅子 」。






>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

為 l ightyears設計的 c aravaggio燈




雖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為該品牌設計,但能夠獲得品牌的信任對曼茨而言依

然是有些壓力的。在採訪中,她說:「我其實與任何公司合作都會感到壓力,但都必須要保持冷靜和專註,否則恐懼感將會崛起,『嚇跑』所有的想法。」她說,在為 Minuscule 設計的時候,她畫的草圖曾一度堆疊到天花板去,製作的模型也是數不勝數。但她卻不會採用任何 3D  繪圖程式,她坦言承認自己真的非常老派。




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觀念。她的父母博迪爾(Bodil)和理查德 · 曼茨是國際知名的陶藝師,曼茨從小便會溜到爸媽在家裡設立的陶瓷工作室大玩起來。事實上,她透露自己一開始想要學的是畫畫。「今日,我依然喜歡油畫顏料的味道。」她說,當初在申請哥本哈根皇家學院時,「貪心」地將作品各送往藝術和設計兩個科系——最終,被藝術科系拒絕反而是因禍得福,不然她就不會因此就讀設計系,並愛上設計。






>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

為 l ightyears設計的 c aravaggio燈





在經過無數個草圖和模型製作後,她會努力去為設計去除多餘的元素,將重點放在基礎上,她也承認每一次追求流暢線條的要求總是會提出另一個新挑戰。她的殺手鐧就是採用所謂的「硬核測試」(hardcore testing )。她告訴我們:「當我設計一張椅子或一個勺子時,我總會把它帶回家,嘗試自己使用。這真的很重要,因為如果對我而言並不合適,那又怎麼會適合你呢?」





自2014年合作至今,她已經為Bang&Olufsen設計了多款產品,從Beolit 12和Beolit  15音箱到便攜版本的A1、P2以及最新的M3。一再推出新品就似乎有反初心,不是嗎?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設計的Mo Ko 椅




對此,她覺得產品多重推出的緣故是基於科技品逐年縮小的趨勢所做出的反應。「這是我們的工作!」她坦言,「雖然我們(作為設計師)早就習慣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冷靜和反思——這個領域裡的迅速變化並不完全是好事。與其做出錯誤的反應,倒不如站穩腳跟來觀察更理智。」




新產品原則上需要比上一個版本有雙倍的功效。與此同時,了解物品的極限也極為重要。「設計出細小得按不到的按鍵,或無法遮擋風雨的口袋型雨傘,都是愚笨的。」






 >塞西莉·曼茨(c ecilie Manz)設計的Mo Ko 椅




曼茨有一個極簡名言,就是「常識」(common sense)。這是她在長達 20年的職業生涯中,耐心磨鍊技能所得的結論,這也塑造了她成為北歐設計的主要人物之一。理所當然地,在為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設想其「年度設計師」特展時也將會以溫馨和居家的氛圍做呈現——想必,對於寒冬中爬起身到場參觀的人而言,這就是最暖心的犒賞吧。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巴爾蒂斯:從未學過一天畫,卻終成偉大的畫家
未來25個國際設計趨勢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