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決定玩膠捲
2017年12月30日,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早上醒來,迷迷糊糊中突然冒出個念頭,決定給2018年的自己準備份禮物,於是打開手機,在收藏夾里點了一個二手膠片機,下單完後,接著倒在枕頭裡睡過去了……
嗯,就是這麼隨意地決定開始玩膠捲了,雖然是莫名其妙了一點,不過也算符合偶爾奇葩思維的我會幹的事。總之,這一天的早上應該挺值得紀念的我覺得。
黑
膠 片
白
2018.03.21
雖然買相機是莫名其妙地「衝動」了一點,但是想拍膠片的想法由來已久。
首先,從小的照片就是Papa用一台老式虎丘牌相機記錄的,家裡的相冊有很多本,從黑白到彩色,所以從小就對膠片機有種親切的感覺;第一次有想自己玩膠片機,是在幾年前,把家裡的膠片機拿來想拍,結果還沒裝膠捲,快門被我玩壞了…… 這事讓我有點受挫;還有一個小的觸發點,去年,微博上關注的一個00後小演員放了自己拍的膠片照,一個很鬼馬的小姑娘,16/17歲最古靈精怪的年齡,關注她也是因為不僅演技過關,平日里也是個很有趣的人。於是挑起了我想玩膠片的神經……
還有兩個更深層的原因是:
1.我一直想在家裡的閣樓弄一個暗房,因為上學時有一次聊到理想,Papa說他年輕時很想擁有一個暗房自己印照片,這個想法我聽到時就覺得很棒,為什麼不去實現呢?!不僅可以弄暗房,還可以有一個放映室,可以在家自己放電影。
2.我畫不好人像,更怕畫人臉,很難說清楚為什麼,往常總是迴避這個問題,但這次我想試試從拍人像開始,嘗試直視人臉,尋找裡面的線條感。
所以……於是…… 就有了這第一卷黑白人像照,為什麼要從黑白膠片開始呢,因為~ 黑白膠捲比較便宜。
這是拍的第一張人像
我問可以拍嗎
鞋匠大叔爽快地說:拍吧
我一直想拍的一位賣酒釀的婆婆
她一開始正襟危坐
我說:沒關係,你笑一下吧
然後她露出了缺了牙的笑
我覺得比正襟危坐美多了
這位是理髮大叔
是第二個爽快人
看到照片我才發現
他臉上的線條是最清晰的
應該叫做:生活的脈絡
這位一開始很害羞
「不不,我不拍」
後來看見前面兩位都拍了
然後沖著鏡頭嫣然一笑
然後跟我說
「洗出來要給我看哦」
橋上的小販大叔
我路過他時他正在打盹兒
我按快門前他抬起了頭
沒有要躲開的樣子
就這麼自然拍下來了
小朋友是最不怕鏡頭的
正因為這樣
他們的眼神里只有好奇
要拍完全陌生的人的人臉,很難,多數人本能上還是會拒絕,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達到自己心裡預設的那個數量。也想過可以拍認識的朋友,可是,拍認識的人往往就沒有偶遇的那種驚喜。而且,我只想拍老人和孩子,因為這兩類人的臉部線條最自然,掩飾最少,我覺得最好看。
還有幾張偷拍的,既然是偷拍,有臉露出的就不方便放了,看看幾張不露臉的吧。
因為氣球顏色特別跳
我邀請她入鏡
她很害羞
只肯讓我拍背影
午後一位孕婦
坐在公園裡睡過去了
不知道是陽光曬的
還是她真有什麼煩心事
看到他在河邊釣魚
我舉起相機
他看過來
我很想大聲問:可以拍嗎?
可是聲音實在喊不高
於是我只好沖他笑
他什麼也沒說繼續釣魚
我覺得他應該是默認同意了……
理髮大叔的「露天門店」
這批其實曝光處理得不是太好
洗照片的跟我說什麼「過曝」、「欠曝」
沒太聽懂
所有照片我都覺得不用後期調光
除了這張
調了光
才能看到理髮大叔臉部
是我前面說的那種脈絡清晰的線條感
第一卷里最喜歡的一張,不是酒釀婆婆的那張,也不是理髮大叔的那張,是下面這一張:
小朋友看向空盤時
被抓拍下來
我還做不到用膠片機即時的抓拍,上卷,對焦,調光圈就夠費時間的了,所以能拍到不經意的一瞬,要比平平穩穩拍到一張人像,更讓我高興。
記得哪裡看到一句話,是一位加拿大攝影師說的,大概意思是,黑白膠片為什麼比彩色膠片更有魅力呢,因為有了色彩,人們的關注點會被服飾的顏色,背景的顏色吸引,而黑白人像照,弱化了色彩,於是你可以看到照片中人物的靈魂。
- End -
本來想等等第二卷印出來,再整理出一些照片,一起發,可是今天剛好321,感覺就是要接著喊:321,發!
那就發吧!
第二卷裡面,也有有趣的人,比如,經常去取快遞的雜貨店老闆娘大媽,因為一個差點丟了的快遞,和我熟絡起來,我請求給她拍照時,第一次她不讓,跟我說:哎呀呀,我沒洗頭呀,下次下次。第二次我請求拍她時,她拗不過我,於是趕緊掏出口紅給自己補了個妝(我沒告訴她,我拍的是黑白相片……)。
不等第二卷,這樣讓更多的期待在停留一段時間,膠片吸引人的地方,有一部分也在於此,每按下一記快門,都是認真的,因為它不可更改;每一張照片都不能馬上看到,它需要等待;每一次的沖洗,都充滿未知,總會有驚喜,而且這樣的驚喜,不能計劃,全靠緣分。
有趣吧!


TAG:企鵝的畫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