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南懷瑾: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南懷瑾: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經》上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能夠認識、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人,但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所行之缺點的,才是真正明理之人。子貢認為自己沒有顏回那樣聞一知十的才能,自己的才能只能聞一知二,所以他認為自己不如顏回;孔子的回答則說明孔子能夠看見別人的優點,並且敢於正視和承認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毫無疑問,子貢和孔子都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白人。

南懷瑾先生說:「能夠自知才是一個明白人,但是天下明白人很少,除了成道的人之外。佛家講成佛的人才能有自知之明,一般人都不明白自己。但很奇怪的是,世界上的人都覺得自己最明白自己,都覺得別人不了解自己,可見自知之明很難。」

一個人的強大,不在於他戰勝了多少敵人,而在於他是否戰勝了自己。智慧也是一樣,一個人是否明智,不在於他多麼善於看透別人,而在於他是否能看透自己。正所謂「知人易而知己難」,自古以來,莫不是如此。

阿奎利斯·愛克斯在《豺狼的微笑》一書中曾經這樣寫道:「認識你自己,實踐自己,就是天堂;不認識自己,想扮演別人,就是地獄。」在紅色革命的初期,我們就是因為一味地模仿蘇聯,將他們的革命模式硬生生地照搬到中國來,而不懂看清自身的國情,走自己的路,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東施效顰之所以成為笑話,就是因為她沒有看清自己,只知一味地模仿西施,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正所謂:「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都有屬於自己的舞台,適合別人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與其花過多的時間、精力去模仿別人,不如抽點時間找出自己的所能、所長去盡量發揮,所得一定會比模仿別人來得多。

心得感悟

佛說:人人都不知自已的本來面目,因此自心不明自心而不能見道。我們只有認識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與大家交流學習心得哦!學會分享,自己會學到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太上感應篇》172:懷挾外心
論語子張篇第十九 02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