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風有多痛?《黃帝內經》說像被老虎咬一樣!中醫如何治療痛風?

痛風有多痛?《黃帝內經》說像被老虎咬一樣!中醫如何治療痛風?

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海鮮、魚、肉、高蛋白食品的比例在日常飲食中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除了營養之外,還有就是各種慢性疾病,而痛風就是其中一種!而且近幾年來,痛風的患病人數不斷增長,患者非常痛苦,因此痛風也成了大家聞之色變的疾病!

根據現代醫學,痛風的原因是人體內的代謝問題,血液里的尿酸濃度過高,在四肢的關節沉積,形成痛風石等結晶,造成關節劇烈疼痛,而目前的治療方式一般是通過飲食控制,降低高蛋白食物的比例,同時使用一些藥物降低尿酸濃度進行治療,但總體來說,效果並不理想。因此,很多朋友尋求中醫的幫助,希望通過中醫藥預防或者治療痛風,那麼從中醫的角度怎麼來看痛風這種疾病呢?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中醫對於痛風的記載

痛風在中醫典籍中的記載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其稱痛風為」痛痹「,對於痛風的成因歸納為風、寒、濕三者,對痛風的癥狀,形容為疼痛在四肢骨節中遊走,好像被老虎咬一樣疼痛,所以又稱」白虎歷節風「,而且還特別說明,痛風一般晚上更容易發作,疼痛尤為嚴重。而對於痛風的治療,根據具體病因和癥狀的不同,中醫可將痛風分為五類。

痛風之痛,如同虎咬一般

中醫對痛風的分類和治療原則

1、濕熱痹阻型:這種主要是由濕熱導致的靜經脈阻塞,一般會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發作比較急,局部灼熱感,冷卻以後痛感緩解,並伴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黃等癥狀。常以舌體發紅,舌苔黃或者膩為特徵。治療應以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為原則。首選四妙白虎湯加減,方為蒼朮、黃柏、知母、生石膏、金銀花、連翹、木瓜、地龍、薏苡仁、老鸛草、川牛膝、威靈仙等。

2、風寒濕痹型:這種痛風是最常見的類型,主要原因是正氣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入人體,阻滯經絡,從而發生痛風。通常以關節腫痛,屈伸不利,或見局部皮下結節、痛風石為主證,或伴有關節怕冷,四肢沉重,麻木不仁,小便清長,大便溏稀等癥狀。常以舌體淡紅,舌苔薄而且白為主要特徵。治療應該採用祛風散寒,除濕通絡之法。可以選用桂枝烏頭湯加減,方為桂枝、白芍、生薑、黃芪、制川烏、麻黃、防己、當歸、川芎、羌活、蒼朮、防風等。

3.痰瘀阻滯型:關節腫痛,反覆發作,時輕時重,局部有硬節或痛風石為主證,有時還會伴有關節畸形,屈伸不利,局部皮色暗紅,體虛乏力,面色青暗等癥狀,常以舌體絳紅有瘀點,舌苔白或黃為特徵。這種大多是由於久病體弱,濕阻經絡,氣血不通而導致的。在治療上應以化痰散結,活血通絡為原則。可以採用二陳桃紅飲加減,方為:陳皮、半夏、茯苓、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秦艽、炮山甲、天南星、伸筋草等。

4、脾腎陽虛型:關節腫痛持續,肢體及面部浮腫等主證,也會伴發氣短乏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腹脹便溏等癥狀。多以舌體淡胖,舌苔薄且白為主要特徵。大多是由於體質陽虛,外邪侵入,損傷脾腎所導致的,可採用健脾益腎,溫陽散寒的方法。可按照附子理中湯加減調理,方為:制附子、肉桂、白朮、党參、茯苓、黃芪、杜仲、補骨脂、仙靈脾、肉蓯蓉、骨碎補、金毛狗脊等。

5、肝腎陰虛型:關節疼痛,反覆發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或關節變形,可見結節,屈伸不利等為主證。也可能會伴發腰膝酸軟,耳鳴口乾,肌膚麻木不仁,神疲乏力,面色潮紅等癥狀。多以舌體干紅,舌苔薄黃且乾燥為主要特徵。肝腎陰虛證的也是十分常見的,久病傷津,陰液匱乏,不能滋養肝腎,邪居筋骨,就會發生肝腎陰虛的痛風。可採用補肝益腎,祛風除濕的治療原則,選用獨活寄生湯加減進行調理,方為:獨活、桑寄生、白芍、熟地、杜仲、牛膝、龜版、鱉甲、菟絲子、女貞子、伸筋草等。

中藥也有副作用,我們一定要嚴肅謹慎的使用,組方和劑量要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對於自己的體質有疑問可以在留言討論,建議大家要去正規中醫院進行面診後治療,不要自行隨意抓藥治療!

中藥使用要嚴肅謹慎

原創內容,歡迎分享,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痛風反覆發作太遭罪,記住1個順口溜,尿酸降降降,痛風不發難
18歲查出痛風,只因一個飲食壞習慣!醫生:年輕人要少吃!

TAG:痛風 |